村落,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保留着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每个人的家园故土和精神归宿。每一个姓氏,都有值得自己骄傲的荣光,在广东省云浮市的腰古镇,我们看到了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民都姓村,全是著名理学宗师程颢后裔。
村里的程村长介绍,水东村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距今已有616年的历史,村内完整的保存着大量暗含理学思想的明清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据相关的资料介绍,村里共有各类古建筑588座,其中明朝的有167间(包括明徽庙1间、明朝所建的祠堂3座、明朝修建的民居163间)、清朝的有421间(包括6座祠堂,其它则是民居)。
588座古建筑物中,现存最具特色的当属明清年间建成的九座程氏祖祠,其中又以村口的程氏大宗祠最具代表,这座祠堂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水东村乃至云浮市最大的祖祠,占地1200平方米。整个宗祠为二进结构,高梁大柱,恢弘气势,石柱梁撑均有精雕细琢的花鸟神兽。
通过无人机的视角,我们从空中可以看到程氏大宗祠的全貌,第一进的院落中有一株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的罗汉松,据说已有近400年的树龄,曾有人欲出百万元买走,却被村里人一致否决,都说这是祖宗留下来的镇祠之宝。相传这株罗汉松还是外国引进的,乡亲们都觉得它特别珍贵,如今每逢过年过节,乡亲们敬宗祠时都会给这百年老松敬上一炷香。
在祠堂中,我们看到有“春风道貌,理学家声”、“渊源宗洛水,枝叶发桐林”、“理学文章留万古,光风霁月祝千秋”等多副楹联,而祠堂的里面,则有很多关于程氏家族的介绍。程氏家规家训主要内容是:一莫不孝不亲;二莫弃本逐末苛毁师长;三莫盗贼累耻先灵;四畏四知为人仁义;五远五刑莫犯刑戮;六行六政宽以调民;七躬事廉俭敦厚自裕;八勤习经艺文自饬;九用九思立德;十无忘好善。这十句话概括为知孝、尊师、守正、崇廉、尚法、仁政、修身、崇文、立德、行善。
程氏家规承袭其先祖的理学之道,体现崇文,于建筑、民风中蕴含着厚重的理学之气,成为理学文化在岭南的培植重地。在寿庵祠旁的明朝青砖两侧的砖墙上各刻有“一善”字样,家规古训告诫程氏后辈要常做善事好事,做到“日行一善”。水东村世代传承祖宗程颢的古训,多行义、礼、智、信的“善事”,达到至仁至圣。
在祠堂的墙上,还有很多关于村子先祖程颢及众多程氏名人的介绍,其中关于程颢(1032-1085年)的资料最详尽,他是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程氏一族最早居于安徽,而后迁于河南。至程颢嫡孙时,为避战乱又从河南迁至岭南,辗转延至程氏岭南八世的时候,于新兴江畔建村繁衍生息,即现在的水东村,至今已传至23代。
程颢、程颐兄弟(简称“二程”),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二程”学说以“理”或“道”作为基础,强调人性本善,提出“存天理,灭人欲”,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学文化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修心正己,奉行“顺应天理”、“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水江村除了程氏大宗祠之外,还有普泉祠、寿庵祠、涵济祠等8座程氏宗祠,这些建筑皆为砖木结构,而且都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外墙两侧高出屋面的封火墙,屋顶两旁封火墙则呈月牙形向空中弯曲。屋内外用石雕、木雕、砖雕和灰塑等装饰,主要以各种神兽、民间故事、花草图案等为主要内容。
有的祠堂上的房梁上还雕刻有静止的时钟,村长介绍说,这时钟有两个,一个是祠堂修建的时间,一个是竣工的时间,虽然数百年时间过去上,看上去有些模糊,却仍然依稀可辩。
这时程氏大宗祠门前房梁上的石雕,一左一右各有一个小石兽,憨态可掬,萌态十足,又仿佛跃跃欲动,就要跳入来客的怀中,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十分精美,其精湛的雕塑技艺让人惊叹。
600年漫长岁月,程氏在此已繁衍了二十多代,从这里走出过不少的英才,有的还搬迁去了它处,又自成一个大家族,有的则远度重洋,去了海外开枝散叶,现在的水东村已经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还被评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量的村民搬离的古村,有的去了大城市安家,有的则在边上重修了新房,现在唯有少量的老人依然在古村里坚守,或许他们觉得,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家业,有着太多的牵挂,只有这里,才是真正的家。
这样的村子对于普通的游客看来,或许他只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名村,但对于姓程的朋友而言,或许心里会有更多的感动吧?当然,这样一座历史悠久而且保存完好的古村,无论是对于程姓的朋友,还是对于社会都是一笔厚重的财富,大家觉得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