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开启了延迟数日的伟人故里中山之旅,并且参观中山故居、瞻仰伟人遗迹,对这片圣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闲暇之余,也用文字方式记录沿途所见。
实际上,笔者对中山并不陌生,笔者大约在七、八年前就到过这里,再往远的说,自民国年间以来,笔者家乡降水村及周围村落就有大批的乡民或用木船载着本地山货走西江水道日夜兼程到中山出售、或偕老带幼到中山及珠海一带农村做佃户种植农作物并在当地落籍,可以说直到今天为止还有大量的“降水乡里”在中山这块土地上奋斗,所以笔者对这里也并不陌生。
其实,笔者更愿意称呼孙中山先生为“孙文”、中山为“香山”。因为“孙文”是孙中山之本名,孙文毕其一生从未自称为“孙中山”,他只是在革命时期曾取日本姓氏化名为“中山樵”,“中山”本身是日本姓氏,所以民国时期也尊称其为“中山先生”,而“中山先生”与“孙中山先生”之称谓并非一码事,后者只是一个不太规范的称谓,后来被大陆官方采用并沿用至今;而中山,也因为纪念“中山先生”之故而定名,原来称为香山县,是一个有着八百七十年历史的古县,该县在珠三角历史上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清末孙文在给李鸿章上书时亦自称“世居香邑”,正如前人所说的那样,“始借东人氏族,此本不为典要,尤不宜以易城邑正称也”,所以笔者认为“香山”之名比“中山”更有底蕴和魅力。当然,对于这个话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丝毫不影响笔者对于孙文先生以及伟人故里中山的崇敬之情。
这天一早,笔者就从广州乘车出发前往中山,经过约三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阔别已久的中山。笔者之所以在文章开头称这是“延迟数日的中山之旅”,这是因为早在半个月前,笔者就预定好于本月十二号孙文先生诞辰纪念日之际前往中山故居参加当地举办的系列纪念活动,只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行程不得已一再推迟,直至数日后方才启程。笔者乘坐的车是到达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其实这里离翠亨村已经很近了,于是笔者再乘车出发到达翠亨村,直接在孙中山故里景区前下车,然后步入景区大门,经过测温、扫码、出示行程卡、预约门票等一系列繁杂之事后,终于进入到景区之中。
进入景区,经过一条青幽林径之后,眼前忽阔然开朗,孙文先生的故居赫然出现在眼前,这里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圣地,是象征中国旧时代与新时代分水岭的伟大建筑,笔者第一次站在它的面前,心中自然有万分敬仰之情,从它身上所汲取到的精神力量,实非言语所能表达。之后,笔者缓缓步入孙先生故居中,参观了故居的内部陈设,还瞻仰了许多伟人及其家属所留下的珍贵遗物;难以想象,笔者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一百多年前一位时代巨人生活、学习并开启民主思潮、开启为中国人争取独立自由精神的地方,我们可以抽象地形容这里就是神州大地经历了数千年专制黑暗后“太阳升起的地方”。此后,笔者又相继参观了附近的朝议第、翠亨村民俗展览馆、龙田、孙中山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公园,认真地领略了伟人故乡的人文底蕴及自然风光。
在翠亨村中,笔者流连、驻足了很长时间,最后才依依不舍地踏上归程、原路返回,但是中山之旅的所见、所闻、所得却是终生难忘的。因为这里是伟人的故里,所以这里绽放着无穷的真理光芒,只要真心真意为了国家、民族前途命运考虑的人,是会无比热爱、崇敬这个地方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