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辉煌后的寂寥:墨家学派衰落原因

辉煌后的寂寥:墨家学派衰落原因

辉煌后的寂寥:墨家学派衰落原因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墨家曾经有过可与儒道两家分庭抗礼的繁盛时期。然而,墨家作为先秦时期如此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至汉初却逐渐衰落。通过考察史料对墨家学派的各种记载

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墨家曾经有过可与儒道两家分庭抗礼的繁盛时期。然而,墨家作为先秦时期如此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至汉初却逐渐衰落。通过考察史料对墨家学派的各种记载,可知墨家的衰落,不但有其直接原因,而且有社会历史和它自身的原因。

墨家学派衰落的直接原因

(一)长期军事作战造成的大量人员损失

墨家是一个善战的学派,虽然墨家的善战建立在防的基础上,但墨家并不因此就能制止战争,战争 带给墨家的损失也是致命的。并非所有的战争都是可以通过墨家倡导的论辩来解决问题的。墨家学派主张“非攻”,长期帮助弱小国家抵抗强敌的进攻。据《淮南子 · 泰族训》记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这就导致墨家学派不断减员,后继乏人的严重后果。

(二)“焚书坑儒”对墨家典籍的破坏

墨家重要人物_人物墨家代表什么生肖_墨家代表人物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用李斯的法家理论,而墨家与法家抵触较多,李斯认为儒墨皆“愚诬之学, 明主弗受也”。李斯也曾上书言:“古者天下散乱,莫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 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秦始皇下令烧 毁除官家藏书和秦国史书以外 所有的“文学《诗》 《书》百家语”,不烧医药、算卦、农业方面的书,禁止私人办学。当然,在焚书的过程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的墨家著作肯定是主要销毁的对象之一。 司马迁写史记时,对墨家记述不多,而以后则更少有人提及。人们只知其大概,对这一学派的真实情况,却少有了解。直到清朝初年,人们在整理《道藏》时, 才发现被误收入其中的《墨子》一书,这才有了乾、 嘉以来墨学研究的兴起,但《墨子》一书已残缺不全了。

墨家衰落的社会历史原因

(一)墨家思想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冲突

墨家思想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冲突主要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1.墨家“非攻”思想与春秋战国后期民族融合和大一统的社会发展趋势之间的冲突

墨家对不平等的现有秩序和各种侵略行径坚持 反抗和斗争,这成为贯穿墨家整个学术思想和社会 活动的一条主线。他们总是无保留地站在弱小者的 一方,成为社会既得利益集团最大的思想障碍和行 为障碍。墨家主张“非攻”,反对以武力胁迫对方而 殃及广大无辜百姓。墨家的主张只能得到被强大的 诸侯国打得溃不成军的弱小诸侯国的拥护,而四处 扩张的强势诸侯国显然是非常恼火墨家的。这也是 墨家在春秋战国后期大一统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受到 统治者排挤而逐渐衰落的一大原因。

2.墨家“尚贤尚同”思想与统治阶级的封建集权 思想之间的冲突

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君主来统治它,主张选出天下贤能之人作为天子来统治天下,再选出能够辅助天子执行清明政治的 辅臣来辅佐天子,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这种朴素的民主平等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明显缺乏社会基础,当时中国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 期,封建集权思想才是新兴地主阶级所需要的。墨家要求“尚贤尚同”,对新兴的地主阶级而言无疑是与虎谋皮,自然为统治者所不容。

(二)墨家所崇尚的“任侠”精神及其组织行为与 统治阶级的矛盾

墨家这种尚侠的思想主张与统治者需要的顺民思想大相径庭,统治阶级需要的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以便于统治,而社会上游侠的存在和藐视封建律法的“任侠”行为显然是影响社会安定的危险因素。韩非就把游侠定义为“五蠹”之一,要求严禁。因此,统治者决不能容忍崇尚“任侠”精神的墨家发展下去。

其次,墨家不仅崇尚任侠精神,同时又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格的社会团体。据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描述,墨家 就像江湖帮派一样,“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花”。墨 家的领袖叫做“钜子”,是终身制,第一任钜子墨翟是大家拥护的,以后的钜子大概是由前任指定的。墨家内部规矩非常严,具体有些什么规矩现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钜子能使任何弟子“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规矩之严,权力之集中,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虽然墨子一贯主张“兼爱”、“非攻”,但统治者必然对这样有战斗力的团体感到忧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在任何时期,统治阶级都不会放任一个有严密组织的团体在自己的统治下发展壮大。 因此,统治者对墨家必然会防范并压制,在这样的形势下墨家渐趋衰落也就成为必然趋势。

三、墨家衰落的自身原因

(一)墨子的“兼爱”思想和“尚同”思想之间的矛盾

虽然,墨家门徒,甚至包括墨翟在内,都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他们的居室,茅茨不剪,木椽不斫; 他们用土簋土碗,食藜藿之羮和极粗的高粱饭;他们的衣服,同囚犯一样。总而言之,他们在极为简朴的条件下,维持着内部绝大多数成员生活上的平等。但这种平等,只是物质生活方面的,就算墨子和后来的墨家钜子都和大家一样有着物质生活上的平等,在政治生活方面,却有着严重的不平等。墨家钜子,可能还包括一些高层成员,对内部成员拥有生杀之权。正是由于这种严重不平等,墨子死后不久,墨家就一分为三。这成为墨家理论中“兼爱”和“尚同”无 法兼容的一个活生生的注解。

(二)墨家学说在理想与实践冲突中的停滞不前

墨家代表人物_墨家重要人物_人物墨家代表什么生肖

首先,墨家的学说过于理想化,不具备实现的可能。墨家思想有着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其最根本的主张是兼爱,几乎一切观点与主张皆由此生发。兼爱这种无差别、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的主张 显然不符合人性发展的实际,也忽略了宗法制度、血缘关系的社会现实,墨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图景不可能实现。

其次,墨家的主张对人在实践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往往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庄子客观地指出:“墨翟、禽滑釐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以自苦腓无胈、 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庄子还评价墨家非乐、节葬、节用诸说曰:“其生 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墨子对于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他自己虽能做到,但无法为天下人普遍接受,所以实际上恰恰偏离了圣人之道。

最后,不能与时俱进,也是墨家学派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一种学说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地完善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学术 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其学说都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除创始人 外,还不断涌现出重要的代表人物,使本学派的理论有大的推进,如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 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等。反观墨家,墨子之后并没有出现特别有影响的人物,也没有提出超 越墨子的理论与学说。

沉寂后的新生

墨家重要人物_墨家代表人物_人物墨家代表什么生肖

墨家学派虽然衰落了,但实际上墨子学说颇为后期其他学派学者如惠施、公孙龙、孟子等人 所吸取。晋鲁胜《注〈墨辩〉叙》曰:“墨子著书,作《辩经》(即《经说》上下篇)以立名本, 惠施、公孙龙祖述其学,以正别名显于世。”此外,《墨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涉及逻辑学、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几何学),以及军事上的城守问题,具有逻辑学史、科学史与军事学史的价值。

墨家学说在沉寂了两千年后,至清代重新引起学者的重视,毕沅、王引之、王念孙、俞樾等 学者对《墨子》进行了整理与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清末学者孙诒让,对《墨子》做了全面的考校、疏解,综采诸家,撰《墨子间诂》十卷、《墨子目录》《墨子附录》各一卷、《墨子后语》二卷,为墨家之最大功臣。在清代学者工作的基础上,现代的墨家研究更加走向深入和全面。 我们研究、了解墨家学派的历史,对当代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启示意义;而消化、吸收墨家学说中的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创新发展,仍具有很强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薛涓. (2011). 墨家学派衰落之原因探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赵建成. (2016). 辉煌与寂寥:墨家学派衰落成因.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学版

上一篇: 魅力保山: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提升保山内涵品质
下一篇: 好听的历史名人名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