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姓的来源
1、地名为姓
商朝有位君王名为祖乙,他原本把都城设在相地(今河南内黄县境),但由于河水经常暴涨,导致庄园被冲毁,生命财产遭受淹没。后来,巫贤子向祖乙建议将都城迁至耿地(今山西河津市东南山王村),祖乙采纳了这个建议。不过,他的弟弟祖丙留在了耿地(现在的山西.河津.山王村一带),并建立了耿国,耿氏就以此地名为姓。
2、以国为姓
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人再次于耿(今山西.河津.山王一带),重新建立了耿国,是为姬姓耿国。晋献公在公元前661年灭耿国之后,原耿国公室后裔逃往他国,以国名为姓氏,称为耿氏。后来,晋献公将耿地封给赵夙,赵氏后人也姓耿。
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除了由地名或国名而来的耿姓,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其他族群。清高丽人、满洲人、裕固族、羌族、朝鲜族等都有耿姓。
4、出自姬姓
耿地原为商王朝的耿国,在周惠王姬阆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吞灭了耿国。之后,周朝王室贵族被封于该地,建立小诸侯国,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作为自己姓氏者,称为耿氏。
5、迁徙分布,聚集地
耿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约有121万余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76%左右。耿姓分布广泛,逐渐散居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耿寿昌等人在汉代崭露头角,其中的耿况更是家族成员中最显赫的一位,其子孙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不少的功绩。
6、耿氏家族的另一支
东汉时期,巨鹿(今属河北省)耿姓一支以二千石官吏身份迁徙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此支耿氏世居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其中耿定、耿昌、耿国等家族成员历史上也曾留下了不少的足迹。
总之,耿姓源远流长,虽然来源比较复杂,但一直以来都有着不少的代表人物和家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