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复姓有哪些、你了解多少?
司马
目前,司马姓姓氏人口排名第549位,人口2.8万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主要存在两个源流:一是出自西周担任“司马”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二是源于陈姓、田姓,出自春秋时期司马穰苴。
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司马即成为晋的国姓。著名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司马错,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其父司马谈,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水镜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
上官
目前,上官姓的人口约为7.5万人。对于上官这个复姓的起源,则要追溯到春秋这一历史阶段。彼时,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
到了唐朝时期,上官姓氏已出现于中原的河南地区,唐太宗时期的大臣上官仪,就来自于河南地区,上官姓的名人还有上官仪的孙女、著名才女上官婉儿,宋朝则有礼部尚书上官鼎等。
欧阳
欧阳作为中国第一大复姓,据2014年统计,欧阳姓的人口约为324万。欧阳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夏朝时期的姒姓。
到了越王无疆时,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或“欧阳”。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等是该姓氏的代表名人,还有现在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欧阳夏丹。
夏侯
姓氏人口排名第560位,人口1.1万人。分布于山东曲阜、泗水一带。出自姒姓(夏朝国姓),以爵号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后者在春秋时建立杞国。
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其后代子孙因以夏侯为氏,称夏侯氏。夏侯姓的名人有西汉初的夏侯婴,三国时期魏国的夏侯惇、夏侯渊、夏侯玄。
诸葛
大部分诸葛姓由葛姓衍化而来。
相传伯益的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葛氏有一支迁入山东诸城,若干年后这支诸城葛氏有一支迁往阳都县,但阳都原有姓葛的家族的,诸城葛氏为区分于当地葛氏,遂改复姓称诸葛,即诸城迁来的葛氏。另一支为秦末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大将葛婴屡立战功,但陈胜听信谗言后而杀婴。
汉兴以后,汉文帝追念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勋,即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今山东诸城),子孙称为诸葛氏,三国蜀汉名臣诸葛亮即为葛婴之后。又一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有熊氏之后。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因齐人语讹,把“詹葛”读为“诸葛”。
东方
“东方”是个古老的姓氏。
早在远古时期,上古帝伏羲创立八卦,而他的后代孙仲,世掌东方青阳之令。古书记载,相传他出生的时候,“出于震,位主东方”,即根据八卦图推算是在震位,而震位表示为“东方”,因此,就以“东方”为姓氏。
至汉武帝年间,著名文学家东方朔,本姓张,为太昊伏羲氏后裔少昊子张挥之后,只因出世未三日,其母就病亡,而其父也已逝去多日了,邻居就根据他出生时东方天刚亮,起名为“东方朔”。因他长大后,名声大噪,东方作为姓氏又得以巩固。
历史上的东方姓名人还有唐代诗人、史官东方虬。
皇甫
一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宋国公族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西周后期,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后来公子充石的孙子南雍陲以祖父之字为姓氏,称为皇父氏。
西汉中期,嫡系子孙叫皇父鸾,把“父”字改为“甫”字(两个字在古代同音通用)称皇甫氏,后有省字简称为单姓皇氏、甫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一源于姬姓,出自西周西周太师皇甫的后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著名人物有皇甫谧,为魏晋之间医学家。
淳于
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以国名为氏。
周武王灭商后,把原夏朝斟灌国姜姓淳于公封在州邑(今山东省安丘县),建立州国,因位居公爵,世称州公。春秋时期有州公实,亡国于杞,州国公族定居于淳于城(今安丘市东北,原为州国都城),后来复国,名淳于国,仍为公爵,成为春秋时期的小国之一。亡国后,其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淳于氏。
著名人物有战国时齐国人淳于髡,口才好、说话幽默滑稽;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淳于越。
公孙
春秋时期,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大多都称为“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其他的儿子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为公孙,他们的后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
因此,公孙并非一族一姓的后人。另一源出自姬姓,黄帝姬轩辕的后裔有公孙氏。著名人物有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公孙鞅、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孙龙、汉末群雄之一公孙瓒。
令狐
源出于姬姓,姓氏人口排名第541位,人口4.2万人。
令狐本来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地名,据《水经·冻水注》载:令狐即猗氏地(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的西方),晋国大将魏颗(周文王之后)打了胜仗,晋景公把令狐一带赏赐给他做封邑,魏颗之子魏颉以封地为氏,称令狐颉,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望出太原郡。
古代著名人物有唐代大臣、诗人令狐楚,唐代学者令狐德棻,唐代宰相令狐绹。
钟离
钟离姓的源流可以直接追溯到春秋时代宋微子所建的宋国,算起来是商汤的子姓后裔。由于其始祖曾食采于一个叫作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镇东)的地方,所以子孙才会“以邑为氏”,开始以“钟离”或“钟”为姓。
著名人物有齐宣王的王后钟离春,为有名的丑女,但直谏被立为王后;钟离昧,项羽麾下将领之一。
宇文
起源于匈奴,族人为辽东匈奴南单于的后裔,在东汉晚期至三国初期形成一个部落群体。魏、晋两朝时期,北方鲜卑民族中有宇文氏部落。
著名人物有西魏将领宇文泰,其侄北周权臣宇文护,北周皇帝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隋朝将领宇文述,隋末叛军首领宇文化及,其子宇文成都。
长孙
长孙姓的来源有二个说法:
一说长孙姓出自北魏皇室拓跋珪的长子沙莫雄,拓跋珪建立北魏称帝后,沙莫雄就赐他的儿子嵩为长孙姓。该支长孙氏在隋、唐时期就已经融入汉族,称济阳、河南长孙氏系,后来多有省字改为单姓孙氏的。
二说在北魏之前早有长孙顺,大多尊长孙顺为得姓始祖。著名人物有唐初名臣长孙无忌,以及其妹唐太宗皇后长孙氏。
慕容
慕容氏本黄帝后裔,公元前206年秦汉之际因匈奴所逼而退居鲜卑山(大兴安岭山脉,今内蒙古境内),公元220—226由先祖莫护跋率部入居辽西,公元238年从魏司马懿伐公孙渊有功,拜率义王,建国于辽西棘城(今辽宁兴义县),经慕容木延、慕容涉归渐向辽东发展,至公元285年先祖慕容廆继位,向中原学习先进政治文化。著名人物有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其父慕容廆,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
太史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史这个复姓的起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以官名为氏。西周、春秋时有太史(太史令、太史丞)官,其后代以祖上官职“太史”衔为姓,称太史氏。二是出自黄帝的姬姓,周文王的孙子胡于蔡,又称蔡仲,其后人有的以太史为氏。
著名人物有三国时东吴名将太史慈。
端木
源于芈姓(源于轩辕氏),出自西周初期周文王姬昌之师鬻熊之后端木典。在端木姓氏的历史上,最具代表的名人就是孔子的徒弟端木赐。
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端木赐(子贡),历任鲁、卫诸国宰相,曾经游说吴国,出师敌齐以存鲁。端木赐是卫国人,古代卫国在今河南淇县一带,端木氏家族便发祥于这里。
西门
源于姬姓。郑国有个大夫居住在郑国都城(今河南新郑)的西门,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西门氏,后有省字简称为单姓西氏、门氏的,皆世代相传。
一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有大夫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居于城池的西门,其子孙也有以西门为姓氏者,称西门氏。
著名人物有战国时期的邺令西门豹。
拓跋
出自鲜卑族拓跋(又称托跋)部,为黄帝后裔有拓跋氏。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
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国北部地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后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时,率王族改为元姓。
著名人物有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魏太武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
独孤
独孤氏,一般认为其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部落,原为鲜卑屠各部,“独孤”即“屠各”的不同汉译。一支出自北魏时期代北鲜卑独孤浑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姓氏。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独孤改为汉姓刘姓。著名人物有北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名臣独孤信,其长女、四女、七女分别为北周明敬皇后(北周明帝皇后)、唐元贞皇后(唐高祖之母)、隋文献皇后(隋炀帝皇后)。
纳兰
纳兰是金代女真“白号之姓”中皆封广平郡的第二大支系三十个姓氏之一(又称“纳喇”、“那拉”)。满洲叶赫地区的纳兰氏,始祖本是蒙古人,姓土默特,后来,灭了女真的纳兰部,占其领地,遂以纳兰为姓。著名人物有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
清亡后,其中一部将“叶赫纳兰”简作“叶”姓,当代加籍华裔学者叶嘉莹即为这一支的族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