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大通道的先行者,它带来的脉动效应不断增强,对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水平,适应日益增长的亚欧大陆国际贸易运输需求,释放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通道的潜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统一品牌的发布启用,中欧班列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将加速驶入“黄金时代”。
波兰,这个看上去普通的国家,实则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怀有科学、艺术与民主的土壤,孕育了哥白尼和肖邦,建立了中欧的第一所大学,创造了欧洲第一部民主宪法。更令人惊奇的是,它曾三次灭国,却又能三次浴火重生。每个国家都拥有着不同的性格,那我们该怎么来描述波兰呢?
(一)波兰的个性
波兰的关键词之一—沉重。这个沉重是历史带来的沉重,到波兰的历史遗迹,绕不开的一个地方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大约有110万人在此被杀害,有“死亡工厂”之称。
波兰华沙老城王宫广场
华沙老城在二战期间也曾被纳粹部队彻底摧毁,现在是波兰首都华沙最古老的一块城区。1980年,华沙老城中旧的遗迹及其面新建部分以“华沙历史中心”的名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波兰的关键词之二——美丽。这个美丽是自然与艺术之美。鉴于地理和气候的多样性,波兰的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川、平原以及沿海区域风光风格迥异。波兰境内共有15处世界遗产。
华沙瓦津基公园
瓦津基公园位于波兰首都华沙南部,是波兰最美丽的公园之一。这里原是波兰末代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别墅。由于公园内建有巨大的肖邦雕像,也被亲切地成为“肖邦公园”。
克拉科夫古城
克拉科夫是波兰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波兰历史上的故都。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是欧洲最繁荣强大的国家,而克拉科夫则是那一时期欧洲文化与科学中心之一。
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格但斯克
格但斯克是波兰滨海省的省会,也是波兰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城市和重要的海港。
波兰维利奇卡盐矿
位于波兰克拉科夫市郊的维利奇卡盐矿自13世纪开始开采,是欧洲最古老且目前仍在开采的盐矿之一。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波兰还是有“个性”的国家。在同人打交道时,波兰人对称呼极其重视。他们的习惯是要尽可能地采用正式的称呼。对于男士,波兰人要在其姓名前添加尊称“潘(Pan)”,对于女士,则要在其姓名前添加尊称“帕妮(Pani)”。
在波兰,最常用的见面礼节有握手礼和拥抱礼,此外在民间吻手礼也十分常见。波兰人的穿着打扮也极富个性。除正式场合要穿西服、套裙或传统民族服饰外,波兰人日常着装的最大特点是崇尚个性,讲究与众不同。
波兰人爱花,大部分波兰人会在家中庭院或阳台种植花卉。在所有鲜花中,他们最喜欢三色堇,并将其定为国花。与中国人称双数为吉祥数不同,给波兰人送花时,宜送由一种鲜花所组成的单束花,不宜送双束花。波兰人最喜欢的动物是白鹰,白鹰也是波兰的国鸟,象征波兰人民不屈的爱国精神。
波兰国徽
波兰人绝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天主教的影响无处不在。波兰与欧洲许多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一样,有不少禁忌。例如,波兰的天主教徒每星期五不吃猪肉,是因为据说星期五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受难日,也正因此,每年复活节前的星期五被定为“受难节”。
波兰籍罗马天主教皇保罗二世
那我们要怎样和拥有独特个性的波兰人打交道呢?
其实很简单,多谈谈肖邦与哥白尼就可以了。鉴于波兰坎坷的历史,波兰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极强,与其交谈时,多提及波兰的伟人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就极易给他们留下好印象。
位于华沙古城的哥白尼雕像
(二)波兰的古与今
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位于欧洲中部,领土面积约为31.27万平方公里。该国西与德国接壤,南分别与捷克、斯洛伐克相连,东与白俄罗斯、乌克兰毗邻,东北与立陶宛以及俄罗斯拥有共同边界,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截至2017年底,波兰人口约为3843.36万,其中97.1%为波兰族,此外还有德意志、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犹太等少数民族。位于维斯瓦河畔的华沙,是波兰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
波兰共和国行政区划图
说起波兰的历史,是较为古老以及坎坷的。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已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活动。
经过几个世纪的历程,波兰发展迅速,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成为抵御金帐汗国入侵的欧洲之盾,并且成为彼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16世纪是波兰的黄金时代,波兰身兼欧洲大国和世界贸易大国的双重身份。
但从17世纪中期开始,由于“贵族民主制”的弊端削弱了统一的国家意志,致使繁盛一时的波兰逐渐走向衰弱。
同一时期邻国俄罗斯和普鲁士的崛起,造成波兰在18世纪末遭到三次瓜分并最终亡国,在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年之久。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1772-1795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得以复国;但在二战中,由于地处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波兰难逃再次亡国的厄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波兰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战后波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不顺利,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中“最不安定”的国家之一。
1989年,波兰的团结工会获得了政权,在剧变的背景下实现了政治制度的改变,并极具向西方靠拢,谋求融入西方社会。1999年和2004年,波兰分别加入北约和欧盟,是其转轨过程中的重要标志事件。目前,波兰作为欧盟成员国以及中东欧地区的重要国家,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波兰于2004年加入欧盟
(三)波兰的政治与经济
波兰是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兼任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与政府分享行政权力。现任总统安杰伊·杜达(Andrzej Duda)在2015年总统大选中获胜,政府总理是马泰乌什·莫拉维茨基(Mateusz Morawiecki)。
波兰共和国总统安杰伊·杜达
自1989年剧变后,波兰经济一度下滑,后在1992年起止跌回升,并逐渐成为中东欧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2004年加入欧盟后,波兰经济再次被注入强大的活力,发展迅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如公共财政赤字持续增加、劳动人口大量流失、失业率较高等。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波兰的各项经济指标明显下滑,但仍好于欧盟多数国家,为欧盟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改革以创造就业》指出,波兰在所统计的190个国家中排名第27,营商环境优于大多中东欧地区国家。
2017初世界银行发布经济报告,赞扬波兰经济发展成就,指出其经济转型后人均GDP保持每年4%的速度增长,已有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变为高收入国家。
波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动态变化图(1991-2017)
回顾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波兰经济发展状况会发现,在经历了转轨之后,波兰的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迅速恢复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势头。
20多年来,波兰经济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依旧保持稳健发展势头,是经济转轨的成功典型。
当前,波兰的主要出口产品既有重工业产品,也有家具、食品、服装、化妆品等轻工业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是其邻国德国、俄罗斯以及其它欧洲国家,也包括“丝绸之路”另一端的中国。
(四)中国与波兰
波兰是最早承认新中国并最早与我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中波两国在建交初期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双边关系发展迅速。
2015年11月,波兰总统杜达访问中国,中波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主席访问波兰(2016年6月)
中波的经贸关系更是紧密,波兰已连续多年作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中波两国双边贸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经贸领域合作已成为双边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截至2017年末,中波双边贸易额由1991年的1.44亿美元增长至212.3亿美元。
年度
双边贸易额
变化幅度
2005
31.5
35.2
2006
46.7
48.3
2007
76.6
64
2008
104
35.8
2009
90.6
-12.9
2010
111.3
16.8
2011
130
23.8
2012
143.85
10.7
2013
148.17
2014
171.95
16.1
2015
170.1
-1.1
2016
176.2
3.2
2017
212.3
20.4
表 中国与波兰双边贸易额统计表(2004-2017)
单位:亿美元,%
除迅猛发展的货物贸易外,近年来中波两国相互直接投资额也创历史新高:截至2017年底,中国在波累计投资约3.5亿美元,波在华累计投资约2.2亿美元;此外,中国在波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5.48亿美元。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波两国的经贸合作受益于双方政策的支持以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的助推,通过中欧班列、科研小卫星发射、新能源汽车研发等具体项目的落实和推进,给两国切实带来实际收益,也为新时期两国关系的发展增添了互惠互利的实际内容。
都说波兰是废墟上重新盛开的鲜花,昨日的它曾经历过被熊熊烈火燃烧过的痛楚,但今日的它,正怀着历史,挺直背脊,走向未来。
四叔温馨提示:本系列文章系2018年重庆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项目“走进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系列社科普及活动内容。至此,我们已跟随四叔走遍了五个中欧班列的沿线国家——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波兰,接下来,我们还将举办“走进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线上知识竞赛”,赶快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参加吧~
走进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线上知识竞赛
供稿:石靖 蒲公英 潘宇洁
图片: 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