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季从南,字季节,号括苍山民,1932年生于浙江丽水。早年毕业于浙江处州师专美术系,50年代支援大西北建设移居兰州,情系西北高原,挚爱戈壁、大漠、草原风采,擅长画骆驼、胡杨、丝绸之路、西北民风等。其画取诸家之长,形成独特个人风格。画面用墨淋漓,笔力苍劲,意境隽永,具有浓厚的西部气息。晚年定居广州。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出版著作有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季从南》(大红袍)等。
广东南方卫视、香港华娱卫视、澳门莲花卫视等曾专题片报道。
请横屏欣赏
《丝绸古道万里图》30米长卷
展开昔日丝绸之路长卷,绘就今日一带一路宏观
这条闻名世界的“古丝绸之路”,东从长安(今西安)开始,穿过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跨越帕米尔高原,经过俄罗斯的乌兹别克,土库曼,达阿富汗,伊朗,直抵叙利亚和黎巴嫩。全长七千多公里,本画卷所描绘的是处于中国境内的丝路东段,占全路的二分之一,约四千余公里。此卷长三十米,高一米。作者选其重要古迹,以云山、河、石贯联,写出自己心里的所悟,所慨。就在这条古道上,作者度过三十多个春秋的艺术生涯,铁砚笔耕,把汗水和心血浇灌在这片荒漠上,也是这大漠瀚海,抚育了作者的艺术生命。
长安是中国最古老,建都朝代和历时最长的古都之一,有十二个王朝相继在这里建都,历时一千一百多年。画卷起首安西门(安定门)商队沿渭河西行。下手绘有大雁塔,是昔日玄奘保藏佛经而修建的。沿渭河翻越秦岭山脉,进入甘肃地段。
天水麦积山石窟,犹似农家之麦垛而得名。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后秦时开凿造像,它凿于悬崖峭壁,高达七八十米,层层相迭,密如蜂房,保存了泥塑、石雕造像七千二百余尊,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壁画一千三百多平方米。透过历史的烟云和宗教的迷雾,古代人民的艺术创造精神闪耀着永恒的、耀眼的光芒。
《丝绸古道万里图》-30长卷局部1
座落在甘肃甘南夏河县喇嘛教格鲁派的“拉卜楞寺”为中国六大宗主寺之一。寺内有六万多身鎏金铜佛,还藏有六万多册藏文经典和书籍。
靠近兰州的兴隆麓深处还有一片原始大森林,是黄土高原一奇观,风景宜人。据说昔年成吉思汗曾在此山中屯兵扎营,最后在这里终年造墓,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才被迁墓去蒙古。
古代兰州,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又称“金城”,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巍巍的皋兰山和北塔山是它南北的天然屏障,黄河从它的身边滚滚东流,木板浮桥连通两岸。民国初年改建成铁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开凿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炳灵寺”。——“炳灵”为藏语十万佛的意思。它位于兰州西南的永靖县境内,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瑰宝,石窟开凿于悬崖之上,石雕和泥塑有七百多身,壁画九百多平方米。二十七米多高的大佛脚下现为刘家峡水库,眼前矗立着一对姊妹两峰。
越过河西走廊的茫茫戈壁滩,经过古城武威,在古雷台出土东汉时期的铜奔马,为中国国家的旅游标志。经张掖城,这里有一尊三十四米五长,八米高的泥塑卧佛,已静卧近千年。这些景观尚未写入画卷。向西行是酒泉城,这里流传着汉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将士共饮御酒的佳话。
《丝绸古道万里图》-30长卷局部2
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下,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嘉峪关”,被称天下雄关,雄伟壮观。已屹立了六百多年,建于明代,为古代军事要地。登城遥望,明长城有如游龙,浮动与戈壁滔海之中,牢牢地控锁着方圆百余公里的地区。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建于公元三百六十年,至今已保存了十六国至元代的珍贵佛教艺术,洞窟四百九十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塑像二千多身。佛像大者高达三十三米,小者只有十余厘米,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沙漠是空旷和单调的,但在敦煌城南五公里流沙山群中出现一个银波粼粼,宛如一牙新月落地的“月牙泉”,清澈见底,周围被沙山围住,沙山在风刮人拥之后,能发出如雷的吼声,被滑落的沙,经过大风之后,又吹回升到山顶,以其神奇,曾称为神沙山,清泉与沙漠和平共处,实为天下奇观。
进入新疆,吐鲁番地段的气候炎热干旱,闻名中外的火焰山,曾称为火州,它以神话传说吸引着各国游客,孙悟空斗铁扇公主的故事就是以次山为题材的。吐鲁番地区另有艾丁湖,湖水低于海平面一百五十四米,是世界第二低地。
《丝绸古道万里图》-30长卷局部3
天池四周青山环绕,沿岸塔松成林,池水映着远处的雪山,夏日碧波荡漾,冬季坚冰如玉,相传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艾尕尔清真寺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殿宇庄严肃穆,是一座有代表性的古建筑。
在高昌、交河等故城附近有着诸多的石窟群,有柏孜克里克淍窟、胜金口、咭峪沟和奇康湖等地,历来都是引起诸多国家考察队的关注。所绘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著名的石窟之一,建于公元六世纪,佛像虽大部分已残毁,但仍相当丰富。
古丝道上常有沧桑变迁,无情的风沙把一座座古城一个个村庄吞噬,风吹沙移,又脱土而出重见天日,有许多古代驰名的城市至今保留着历史的残,触发人们思古的幽情,神游千载思接万里。那远处高高的二堵泥墩屹立在河谷中间,是交河故城的遗址,高昌王国的第二大城市。
《丝绸古道万里图》-30长卷局部4
本画卷以罗布泊西岸的古城楼兰收尾。公园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最早到罗布泊地区,在其西岸发现这座古城并公布于世,被人称为“沙漠中的庞培城”,楼兰是赫赫有名的古国,古丝道南路的商品集散地,城中原有王宫、佛寺、居民住宅等建筑物,大都荡然无存。至今这个要镇遗址还在不在?神秘的罗布泊地区的真实面貌究竟如何?这些都成为科学家和考古工作者的谜。
画卷从春起至夏入秋最后到冬。以“落日”、“明月”为长卷的“点睛”,前后呼应,包含激情挥洒出史诗般的长卷。
经塔里木盆地,跨越帕米尔高原即古丝道之西段,作者未能再作考察或研究。丝绸之路长卷实应该再有一个下卷才算完成它的全景。这仅仅是一个夙愿而已。唯叹财精力不足,德国隆杜蒙特出版社曾打算出一个介绍丝绸之路上那些重点的导游书,学者克林凯特为之著有“丝绸古道上的文化”一书,至于分别提及或重点介绍古道上的文化,民族,宗教,商贸等的文章很多,但未见以中国画长卷形式这样描绘。由于作者功力不深,孤陋寡闻,此卷仅供从艺术角度之欣赏物,切盼专家和读者指正。
《大漠魂》1100×216cm 2012年壬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