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顾姓起源——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顾姓起源——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顾姓起源——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看下上海顾氏,顾氏在近代中国影响了一代人。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蓝字”关注

顾姓的历史名人_顾姓名人及历史人物_姓顾名人

丁酉年【鸡年】六月十二

宜 忌

裁衣 嫁娶

作灶 安葬

移徒

入宅

纳畜

顾姓,古有南顾北顾之说

南顾北顾来源如下:

一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昆吾氏的子孙受封于诸侯国顾国(今河南范县),与附近的巴姓昆吾国和彭姓韦国,都是夏朝在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柱和东部的屏障。夏末商初时,顾国被商汤灭掉,亡国后的顾国王族子孙,散居全国各地,以国名为姓氏,从此中国开始有顾姓。

而另一支顾姓源自的子孙摇。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姓。

这两支顾姓,一支起源于北方,另一支起源于南方,后人便称为“南顾”和“北顾”。

这是史料之说,下面我会把史料摘抄也发上来,供大家探讨。但从现有的《顾氏家谱》上看,顾国(北顾)之传承未见有载,顾氏是从周始的。

顾姓的历史名人_姓顾名人_顾姓名人及历史人物

说姓不能不靠谱

顾姓确实也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当初顾姓没有姓,只是一个部落。后來因为傍上了周武王,参加了八百诸侯会孟津偷袭朝歌的战争,老周念他有功,封了一块地给他,以后就以封地为姓。昨晩查了数套顾氏谱,从家谱上看,就是如此。史料与家谱有时会有不同,顾氏谱如下图:

姓顾名人_顾姓名人及历史人物_顾姓的历史名人

顾姓名人及历史人物_姓顾名人_顾姓的历史名人

得姓始祖

顾余侯

《通志·氏族略》所云:“顾氏,己姓,伯爵,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是其地也,子孙以封地为姓氏。又,顾氏谱云:越王勾践十三世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汉初居会稽(今苏州吴县),亦为顾氏。”这段话就是“北顾”、“南顾”之说由来。由此可见顾姓历史悠久,且在繁衍的发展中,顾氏宗族中名人辈出。另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顾姓也是吴郡四姓之一。

顾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五。

尤以江苏、浙江等省多此姓。大概300多万人,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3位,在中国大陆姓氏人口排行第88位(2006年数据)。

顾氏字辈:

江苏如东顾氏字辈:“厚颖光川冲、上大德其甫、锦仕文艺本、谛世启夏贞、怀才用理国、登忠治寿成、维永生仁司、云良美再根。”。

江苏顾氏一支字辈:“明世泽万里安国启贤良玉福寿吉昌光荣德盛长天锡忠全成万代永远强”。

江苏盐城顾氏字辈:“预兆维立志咸思克继承纯修必广学光显自昭庭”。

再来看下上海顾氏,顾氏在近代中国影响了一代人。

顾从礼之生平,据上海《卢湾区志》载:

顾从礼,字汝由,定芳子。嘉靖巡视承天,以善书法被荐,授中书舍人,办事制敕房兼翰林院典籍,参与编纂《承天大志》、《玉牒》(皇室谱牒)和摹抄《永乐大典》,侍经筵,在内廷讲书,后官至太仆寺丞、光禄寺少卿,加四品服。归里后,置义田,助里役,济贫睦族。倭乱时,提议筑上海城墙。并捐粟4000石筑小南门城墙。又筑三里桥、五里桥、草堂桥,于城内重建抚安桥。葬日赤港北大仓(今打浦路斜徐路),王世贞铭。1993年4月16日被发掘,已成干尸,今保存于上海博物馆。百乐门作为老上海标杆,也是顾氏商人打造的。

姓顾名人_顾姓名人及历史人物_顾姓的历史名人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顾姓的历史名人_顾姓名人及历史人物_姓顾名人

顾炎武名言: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4、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5、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6、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氏,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正如顾炎武先生所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周邦虽旧,其命维新。历史和使命,贡献与奋进,同上海这座城市一样与时俱进中!

上一篇: 著名穆斯林历史学家列表
下一篇: 你曾经误会最深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