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
土楼王(土楼王承启楼简介)
永定全牛宴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菜肴一方情。客家人衣冠南渡,在闽西大地扎根繁衍,孕育出独特的客家菜肴和美食文化。龙岩市首届文旅“客家美食宴”大赛已于11月7日圆满结束,大赛选出了全宴奖、名宴奖、特色奖、组织奖、创意奖,其中,永定区“永定全牛宴”荣获本次大赛全宴奖铜奖和大赛名宴奖。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永定全牛宴菜品背后的故事。
“永定全牛宴”历史悠久。
据文献记载,自明成化十四年建永定县以来,在闽粤交界的湖坑,利用特殊地理位置,形成了传统的活牛交易市场,鼎盛时期,每墟交易的牛就达上百头。
永定城区夜景张炜摄
永定全牛宴,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烹出的美味佳肴品种繁多,鲜香脆嫩爽滑,样样美味好食。
“全牛宴”菜品包含:鸿运当头、排山倒海、胸怀仁德、蹄下生风、八脆醉仙、神龙摆尾、土楼雄风、福牛闹春、金牛泳浴和永定牛肉丸。
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曾经说过,以永定全牛宴为代表的客家美食,以其选料考究,工艺独特,制作匠心,完全可以比肩中国八大菜系而毫不逊色。
厨师在烹饪美食汤浩宇摄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如今,“永定全牛宴”历经数百年的技艺精进与蓬勃创新,已经占据了永定客家人的餐桌。同时,随着永定土楼的大门向世人敞开,“永定全牛宴”得以飘香四海,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在感受客家人文历史的同时,品味“舌尖上的永定”,寻找他们心中的永定味道,发自肺腑的赞叹:“永定归来不食牛!”
一桌全牛宴
满满客家情
01
鸿运当头
菜品介绍
【卤盘牛系列】
乾隆年间,每逢烤烟收成时,永定有把乾隆御制“烟魁”牌匾抬出来杀牛供奉,并设“全牛宴”的习俗。商人们争相主事并愿上头柱香,以图开市吉利。
当时,永定烟商曾广发(字鸿运),因盈利最多且其长子金榜题名,上头香时,众呼“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来咯”。
从此,“鸿运当头”此菜便传开。
02
八脆醉仙
菜品介绍
【爆炒牛八脆】
相传,八仙中蓝采和精通酿酒,常常云游四方。有次,他来到永定土楼,当地的阿婆热情地用客家米酒调制爆炒牛八脆招待蓝采和。蓝采和听说阿婆是千杯不倒的高手,便与阿婆斗起酒来,但不到半个时辰就酩酊大醉。
事后,蓝采和为了掩饰自己的酒量,便说自己没有喝醉,而是因为牛八脆的美味让他陶醉了。
从此,“八脆醉仙”成为佳肴。
03
蹄下生风
菜品介绍
【椒盐牛蹄】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先生在今永定区下洋镇中川村生活到8岁,在前往南洋前夕,外婆特意为他做了红烧牛蹄,滋补小孩脚力。果然,胡文虎吃后走路如蹄下生风,成就了后日辉煌腾达。想起家乡时,他都会叫厨师做红烧牛蹄或椒盐牛蹄。
一时成为佳话,传回老家,这道椒盐牛蹄竟成了家乡游子外出送行的必备菜,人们也美称这道菜为“蹄下生风”。
04
胸怀仁德
菜品介绍
【香炸牛胸仁】
闻名遐迩的福建土楼王“永定承启楼”,人才辈出。
话说有一天,江家少爷逃学回家,母亲卢氏对少爷说:“你是父母的宝,你逃学就像割了我们的心头肉。”事后,少爷就问母亲,啥是心头肉?刚好当天隔壁有杀牛,母亲买了一块牛胸头肉回来炸制成菜,脆爽干香。少爷吃后,悟出道理,好学成才。
从此“香炸牛胸仁”成为土楼人“劝学菜”。
05
排山倒海
菜品介绍
【红烧牛排】
民国初年,一位陈姓华侨回永定探亲,家人听说他居住在法国,习惯吃牛排,特意交代宰牛师傅在牛排骨上面留点肉,红烧给这位华侨品尝。陈姓华侨吃完后大加赞誉:“东方牛排,确实比西方牛排更有滋味。”
由此,“排山倒海”佳肴便流传开来。
06
神龙摆尾
菜品介绍
【黄焖牛尾】
永定是亚热带地区,潮湿天气,老人们容易得风湿病。当地郎中,都会教用黑豆煮牛尾巴汤,或红焖牛尾黑豆,除湿祛风,滋补强身。吃后神清气爽,昂首挺胸,健走如风,真是神奇。
慢慢地,当地人便称黄焖牛尾为“神龙摆尾”。
07
土楼雄风
菜品介绍
【牛鞭巴戟天汤】
相传有位江姓富商人,夫妻恩爱有加,年近六旬膝下无后,四处求佛拜神,寻医问药。得一土郎中药方,用当地巴戟天炖牛鞭加以食疗,果不其然,得一少爷,人丁兴旺。
这道菜也被人称之为“土楼雄风”,流传至今。
08
福牛闹春
菜品介绍
【牛肉兜汤】
牛肉兜汤,是一道经典永定客家小吃。
商贩为了便于售卖,设计了独特担子,一头是炭火锅汤,一头是碗筷,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汤柔肉滑,色似琥珀,味比琼浆。它滑嫩鲜香的独特味道,深深地印烙在一代又一代客家民众的味蕾里和心灵中。
09
金牛泳浴
菜品介绍
【永定芋子包】
永定芋子包是“福建省十大名小吃”。
明朝时期已经名扬闽西。永定盛产“六月红芋”,每逢过年过节,特别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把平安如意、健康幸福等包入“芋子包”,预示全家幸福团圆。
“永定芋子包”是游子故乡的思念,妈妈的味道。
10
同心相聚
菜品介绍
【永定牛肉丸】
古时候,建筑土楼的东家为了夯墙质量和进度,会用最好的牛肉打成肉泥,配少许地瓜粉,捏成丸子以慰劳夯墙师傅。夯墙师傅吃完爽脆香甜的牛肉丸,干得更卖力了。
永定牛肉丸,是“龙岩十大名小吃”之一。
【完】
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综合编辑:文旅龙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