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安氏名人(一)

安氏名人(一)

安氏名人(一)安姓,是中国旧百家姓排名第79位(现第109位)的大姓,安姓源流较多。​

上方 山东安氏关注加入!天下安氏一家亲!好客山东欢迎您!

安姓,是中国旧百家姓排名第79位(现第109位)的大姓,安姓源流较多。

安焘(?~?),字厚卿,河南开封人,北宋仁宗嘉?四年(1059)己亥科刘稤榜进士第三人。安焘在11岁时,不愿意和一块儿上学的小孩玩,听说有一位老先生在家里收学生,就去拜师。先生说:“你刚刚会朗诵几篇诗,还不足以跟我学,如果要学,就当众试诗一首,选中了才收你。”安焘面无难色。诗成,在诸生之上,由此安焘开始出名。安焘登第后,初在蔡州任职,后经欧阳修推荐,为秘阁校理、判吏部南曹、荆湖北路转运判官、提点刑……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其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思顺、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

安庆绪(?—759年),安禄山次子,初名仁执,唐玄宗赐名庆绪,与兄安庆宗同为安禄山与原配康夫人之子。安史之乱的祸首元凶之一。安庆绪虽然性格内向,但骑马射箭都一流,于是成为其父麾下大将。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用一个月的时间由河北范阳打到东都洛阳,至德元年(756年)正月初一,建立大燕政权,定都洛阳,安庆绪被封为晋王。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五日,安庆绪与严庄、宦官李猪儿杀……

安国(?~1520),字良臣,陕西绥德卫人。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安国少年时为儒生,以精通春秋子史闻名乡里。后袭世职,为指挥佥事。正德三年(1508年),安国以满腔热情参加了兵部武举会试,经过三场激烈的角逐,安国荣登武进士榜首,按照规定晋升两级为指挥使。当时大宦官刘瑾“权擅天下,威福任情”,满朝文武百官的陟黜生杀,全凭他的喜怒哀乐,被人们称为“立地皇帝”,或“站的皇帝”。

安金藏(生卒年不详),武则天时期为太常工人。玄宗时擢为右骁卫将军。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他曾以自刺剖腹的壮烈行为,抵制酷吏来俊臣对唐睿宗李旦的诬陷,因而有名。文明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废掉中宗李显,改立睿宗李旦为皇帝,她自己临朝称制。实际上,李旦被幽禁于别殿,朝政完全由武则天掌管。武则天篡夺了李氏政权,引起了李唐宗室及许多朝臣、地方官吏的反对,她为了镇压反对势力,实行恐怖政策,利用酷吏……

安重诲(?-931年),河东应州(今山西应县)人,沙陀族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大臣。其父安福迁,事晋王李克用为将。安重诲少事后唐明宗李嗣源,随从征战,颇见亲信,为人明敏谨恪。嗣源即位,历仕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累加兼中书令,护国节度使,总揽政事。然不甚通文墨,又刚愎专断,不能容人,诬杀宰相任圜等,渐为明宗嫌忌。遂罢枢密使,以太子太师致仕。不久,以离间孟知祥、董璋、钱镠罪,被杀。人物生平安重诲年轻时……

安德海(1844年-1869年),清末宦官,直隶南皮(河北省南皮县)人。他在八九岁时净身,进宫后在咸丰帝身边为御前太监。由于安德海聪明伶俐,善于奉承,他很快就得到了咸丰帝和叶赫那拉杏贞的好感。咸丰死后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干预朝政,打压恭亲王等。同治八年,他奉慈禧之命,到江南采办服饰,走到山东地方,被巡抚丁宝桢擒获处决。咸丰十一年辛酉七月十七日,咸丰皇帝病死在承德行宫。遗命以皇长子载淳继承皇帝位,并……

安德裕父亲安重荣是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因举兵反叛败亡。乳母抱他跳入水中,被卫兵发现,抓住交给军校秦习,秦习与安重荣有旧交,遂将他藏匿起来,改姓秦。安德裕从小喜爱笔砚,见到文字就诵读。他少年有志,蔑视权贵,学习刻苦,通晓文史,尤精于《礼记》、《左传》、《汉书》。秦习死后,他为其守孝三年,然后改回本姓。秦习家人将家产悉归安德裕,安德裕推辞道:“这些家产,与我何干!大丈夫应自己建功立业,博取富贵,岂能屑屑……

安希范(1564-1621)字小范,号我素。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安希范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生平坎坷童年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正月十四日,安希范出生。他是安国的孙子,安如山的次子,庶出。嫡庶的名份和诸子析产……

安致远(1628~1701),字静子,别号拙石老人,清代文人,山东省寿光市纪台乡安家庄人。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博通经史,乡里间颇负才名。18岁中秀才,27岁选拔贡。后因屡试未酬,遂放弃科举,在家乡辟“自鉏园”,建“晚读堂”,与子安箕读书著作其中,以研讨文词自娱。他的朋友安丘张杞园说他:“书未尝须臾离手,倦而就卧,亦必挟册,睡去便坠枕旁,醒后复纵观”,又说他“暮年学日富,名誉日起,世皆趣(趋)而悦之……

安征夫烈士(1914~1945),原名安文弗,参加红四军改名安问卜,抗日战争爆发后,毛主席为他改名安征夫,是出色的抗战宣传鼓动家,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优秀宣教领导,八路军中擅长抗战思想政治工作的杰出抗日儒将,是九一八事变后青年知识分子投笔从戎、抗日救亡的时代典型代表人物。二战时期远东抗日有两位典型的安姓英雄:第一位是韩国、朝鲜共同的民族英雄安重根烈士,刺杀了日本驻中国东北最高行政长官伊藤博文;第二位是中国的抗日儒将安征夫……

安丙(1148年—1221年12月4日),字子文,号晶然山叟。广安军甘溪场(今四川华蓥市永兴镇)人。南宋大将。淳熙五年(1178年),安丙登进士第,历知大安军,有惠政。“武兴之变”时,与杨巨源、李好义等诛杀叛乱的吴曦,旋害杨巨源等以专功。获授四川宣抚使,累迁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制置大使兼知兴元府等职。因专权而受朝廷猜疑,改为知潭州、湖南安抚使等职。其后再遭弹劾,安丙遂辞官闲居。嘉定十二年(1219年……

安国(1481-1534年),字民泰,别号桂坡。明成化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1481年11月17日)生于无锡县西 村(今无锡市安镇)。其富可敌侯王,为“江南三豪富”之首。他原出身低微,因经商及兼并土地而成巨富。后参与地方事务,曾资助抗倭及兴办水利事业,疏浚白茅塘,开掘山庄河。涉猎经史,好古书画彝鼎,善辨真伪,广购书籍,藏典丰异,是当时有名的鉴赏家。因酷爱桂花,植丛桂于后山岗,自题住所为“桂坡馆”,……

安凤,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唐代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安凤,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与同里徐侃为友。至长安求官,十年不达,耻而不归。后于旅舍逢徐侃,叙乡里之事、阔别之情,互相作诗为别。后寄书家中,始知徐侃卒已三年。

《全唐诗》第866卷存其诗一首。

安守亮家原为河南显贵。祖父安重荣,后晋时官至成德军节度使,因举兵反叛失败身亡。父亲安德裕,为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己巳科状元。安守亮进士第一,与父亲安德裕大魁天下,仅距三年,间隔两科,被世人誉为“父子状元”。安守亮状元高第后事迹不详。……

安熙元代藁城人,字敬仲,祖父安滔,父亲安松,皆以学识品行闻名乡里。安熙承继家学,欲往容城投刘因就学,刘因不幸去世,便从刘因门人乌叔备学习,崇尚朱熹学说。他不屑仕进,居家教授几十年,四方来投师从学者,多有成就。曾在元大德、至大年间(1297-1312年)主持封龙书院,“其教人以敬为本,以经术为先,弟子去来,常至百人”。卒后,乡人为其立祠。他的学生苏天爵将其贵著编成《而虞集》。他有多首泳封龙山的诗留传于世。

安邦彦(?-1629)明末贵州少数民族人。世职水西(今贵州省毕节县,位黔西北大力县西北)宣抚使。嘉宗初,宣慰使安尧臣死,子安位年幼,其母奢社辉代领其职。嘉宗天启元年(1621年),社辉兄四川永宁(今四川省叙永县)宣抚使奢崇明举兵反明,占重庆、遵义 (今贵州省遵义市)、泸州(今四川省泸州市)进围成都(今成都市),其势甚盛。挟安位举兵声援崇明,自称“四夷大长老”,俘杀巡抚王三善。明廷及以朱燮元为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移镇遵义出兵镇压。思宗崇祯二年(1629年)与奢崇明同被俘杀。乱平。

安履贞(1824-1880),字月仙,一字廉娘,贵州威宁人。彝族女诗人。幼年丧父,由母抚养成人。其兄安履泰,字阶平,博学多才。受其哥教诲,安履贞工诗能文。由于家遭横祸,她几次决心殉身申诉,后屈从母命未果,被誉为继奢香之后的水西奇女。十九岁与余昭成婚,夫妇二人瑟甚笃,互相砥砺,时相鸣和,诗文益增其美,其诗明白如话,淡中见奇,平中赋以新意,有《园灵阁遗草》一卷传世。其中思亲吊弟伤女之作,字字血泪,感人肺腑。

安哲(1906—1934),原名安丰铎,字建亭,曾化名王德海,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安家村人。1921年春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25年8月,在邓恩铭、丁君羊的倡导下,同郑天久、陈雷(牟春霆)等在济南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少年日照学会”,学习马列主义和进步书刊,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1926年春,经丁君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赴武汉参加北伐,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年8月,从武汉回济南,任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巡视员。1928年春回到日照,与郑天久、陈雷等成立了中共日照县第一届委员会,任书记。1932年2月,日照县委改为中心县委,任中心县委书记。10月4日,在第三次县-会上,县委成立了由五人组成的鲁南革命委员会,安哲任总指挥。13日晚,遵照省委指示,分南北两路同时发起日照-,连克几十个村镇。17日,安哲率领北路队伍突围,转战至五莲山区。25日,将队伍化整为零,转入隐蔽斗争。-历时13天,经过大小战斗30余次,最终失败。-失败后,安哲辗转到了大连。1933年4月,化名王德海任中共奉天特别委员会宣传部长。6月23日,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1934年冬牺牲于沈阳监狱,时年28岁。

名人姓康历史背景_康姓历史名人_姓康的历史名人及事迹

名人姓康历史背景_康姓历史名人_姓康的历史名人及事迹

-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感谢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您的分享-

上一篇: 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下一篇: 河南杞县.霍氏家谱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