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问题我觉得一般还是大致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同名历史人物较有意义,尤其是彼此之间有一定牵连,最好还因为同名而发生过某些特殊的事情,那就更有趣了。我先来说四个。
1、朱元璋的岳父滁阳王郭子兴VS朱元璋的大舅子巩昌侯郭子兴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朱元璋的岳父是滁阳王郭子兴(1302年-1355年),他是元末红巾军领袖。
其实元末明初还有个郭子兴(1330年—1384年),他是明朝开国功臣巩昌侯。
巩昌侯郭子兴是濠州人,明初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其弟为武定侯郭英,妹为郭宁妃。元末天下大乱,他投奔占据濠州的红巾军首领郭子兴,后跟随朱元璋征战,屡立战功,洪武初得封巩昌侯。洪武十七年病逝,追赠陜国公,谥宣武。后因与胡惟庸案有牵连而被削爵。
《万历野获编》说:“子兴之得封,在洪武三年,系开国功,在英封武定之前十余年,殁赠陕国公,谥宣武,袭爵至孙,以无嗣国除。子兴既与滁阳王同名,其绝祀亦同。”
元末明初的这两个郭子兴经历、结局有很多关联、相似之处,比如二人都出生于江淮濠州一带,元末时,都在红巾义军旗下,且都与朱元璋有密切的关系。一个率先举义,一个前往投奔;一个是朱元璋崛起的关键性人物,一个为朱元璋夺取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一个是朱元璋的(义)岳父,一个算是朱元璋的大舅子。二人最终的结局也都是绝祀。
2、权阉王振VS翰林王振
正统十四年同明英宗一起作大死搞出土木之变的权阉王振想必很多人都认识,其实在同时期还有一个翰林院的王振,两人因为同姓名也是有一定牵连的。
翰林院的王振是我老乡,湖广荆州府公安县人,宣德五年的进士,后选为庶吉士,正统年间为翰林院官。杨溥曾高度评价他“吾乡之士能守孔子四教文行忠信者,王振一人也”。
《万历野获编》“正统戊辰庶常”条记载“修撰王振,即王恂,后以权榼同名改焉”,“改名被疑”条也记载“古人因事改名者甚多。本朝景泰中,翰林编修王振,因与内宦同名,土木之变,改为王恂。”
“王振”这个的名字本来叫得好好的,就因为当时出了个祸国殃民的权阉“王振”,土木之变后谁还敢叫这个名字啊,“王振”两字喊出来,搞不好能被愤怒的官员当场打死,于是不得不改名为王恂。
《明英宗实录》有他的小传:
景泰四年九月癸酉(九月二十日),国子监祭酒王恂卒。
恂,湖广公安县人。初名振,后以姓名与中官同改今名。由宣德五年进士选改翰林庶吉士。正统四年,除翰林检讨,与修《宣宗皇帝实录》。十三年考满,升修撰。十四年升大理寺右寺丞,巡抚贵州。景泰二年,改右春坊右庶子,管国子监司业事。四年升祭酒。未几得风疾,卒于官。初为庶吉士时,从学于学士杨溥,溥曰:“吾乡之士能守孔子四教文行忠信者,王振一人也。”及升祭酒,能布列教条,弟子皆顺服不敢违。至是卒,诏遣官致祭,给官舟归其丧。
3、忠义之士袁彬VS在鲁王朱阳铸府中淫乱的军人袁彬
土木之变后一直守护在朱祁镇身边鞍前马后的袁彬,肯定很多知道,他在朱祁镇复辟后,被其宠信纵容的掌锦衣卫事都指挥门达给整得很惨。
好在他晚年过得不错,官至都督同知,活到了弘治年间,这些就不提了。其实在差不多同时期的成化年间,还有一个军人袁彬。同样叫“袁彬”,这位就比较惨了,成化十六年在闹市被斩首。
当时是第四代鲁王朱阳铸,他为人荒淫放纵,尤其嗜酒,节令时候经常聚集外人同王妃张氏一起喝酒,男男女女厮混在一起,酒醉了就变成了淫乱party。
其中宫女朱花荣与军人袁彬以及王妃之兄张时举等人一起淫乱,还有诸多僭越礼制、害人的不法事情,于是被鲁王朱阳铸的嫡亲姊妹栖霞郡主向朝廷告发。结果一干人等被宪宗治罪,其中军人袁彬被斩于市。
鲁王阳铸嗜酒,时节聚外人暨妃张氏同饮,男女溷淆,遂致宫人朱花荣与军人袁彬及妃兄张时举等淫乱,并僣分害人不法等事,为栖霞郡主所发。
王亦奏仪宾冯佳奸占乐妇等罪。
命官核实,至是诏革鲁王禄米三之二及张氏妃号、郡主、仪宾禄米、职名,斩袁彬于市,张时举、朱花荣并绞,其余发充边卫军,长史而下定罪有差。
赐王敕曰:
栖霞郡主奏尔与妃张氏不法重情,其罪凡十。尔之所为,虽市井小人尚顾廉耻,不肯为之。尔为一藩之长,享有爵位,乃蔑弃礼法,恣意妄行,如此邪淫。本当革尔王爵,行取赴京,以彰大法。但念亲亲,曲加宽贷,止革禄米、削妃号,薄示惩戒。其余内外人犯,俱重加处治。尔其痛加省念,改过自新,庶保名爵。如或执迷,法难再宥。
4、兵部尚书于谦VS监察御史于谦
注意!我这里说的都是明朝的于谦!不是现代这个讲相声的!
据《明英宗实录》记载,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于谦在天顺元年正月二十二日被杀害,其后附有于谦的个人小传,其中提到了一件事:
正统年间,权阉王振掌权,当时有一个叫“于谦”的监察御史弹劾王振。结果王振张冠李戴给弄错了,以为是后世我们所熟知的那个明朝名臣“于谦”,于谦因为这事被下狱。
谦字廷益,浙江钱塘县人,永乐辛丑进士,......正统间,王振用事,有御史与谦同姓名者忤振,振疑为谦,因事下谦狱,久之得释,左选大理少卿,罢巡抚,.....个人公众号:【明天明史明实录】
翻译、解读《明实录》,长期连载更新!
以及研究以明朝历史为主的各类文史问题,分享个人所收藏的各种电子资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