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傅姓家族名人
傅天镇,字继屏,一代名医。生于明世宗嘉靖32年间(公元1554年),通经史,因当时播州宣慰使杨氏禁读书,不应举,他一意于医术,有一七活人之妙,名满滇、黔、秦、蜀间。著有《增补金镜录》、《手验方》各若干卷行于世,卒于清顺治十年(1654年),年百岁及终。其著作由川抚刘某为其印行。
傅元和,字商梅,傅天镇长子。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拔贡,四年(公元1624年)副榜。(按:《遵义府志》载“万历辛酉拔贡,甲子副榜”)授广西桂平县知县。教士爱民,振兴学校,赋役均平,邑人祠祀之。迁云南云州知州,时流寇乱,四川督师王应熊以全川人才第一荐,晋升贵州督粮道监军,加布政司参议,四川叙、马、泸、永兵备道九年,迁云南按察使兼理布政使。崇祯皇帝敕书有云:“先着祖鞭,九载独擐,甲胄旋膺,周翰三军。共仰威名。”令桂平时,教士爱民,振兴学校,赋役均平。邑人祠祀。诰封通议大夫,康熙八年卒,入乡贤祠。
傅元勋,字鼐铭,傅天镇次子,邑武庠。明朝天启年间,因奢贼破城,慷慨从戎,设计破贼,以守备召见,上嘉其功,钦授山海关总镇、三团营副总兵,诰封光禄大夫。
傅元鹏,字图南,明经任四川永宁道道台,崇祯年间卒葬四川古蔺县丹桂镇松桂上,诰封中宪大夫。
傅元泰,字澄台,明崇祯年间任四川涪陵教授。卒葬桐梓马鞍山下山头。
傅尔性,,崇祯年间任云南知县。
傅尔远,字自迩,崇祯年间任湖南参将,刺授武义将军。
傅尔玄,字澹方,亦名尔元,崇祯(公元1628-1644年)中拔贡,四川提学钱邦芑评他为蜀才第二。祖傅天镇,以名医闻。尔元“具经世才,足迹半天下,预两滞京,讫无所遇,旋际沧桑,归隐乡里,奉事重巾韦,以诗酒自娱,而忠义之心往往流露,卒年三十五岁,不尽其才。”
明亡随师钱邦芑隐于余庆蒲村。修家谱一册,著《居易堂诗》五卷,为钱所选,仅留残篇。《文》、《制文》各集。久轶,郑珍初搜一绝入《播雅》,尔后邑子赵旭搜得其集诗200余首,并为之作传,荐载《黔诗纪略》50首。《诗选》选评6首。
傅尔讷,字若木。邑庠生,崇祯岁贡,官镇远知县,游惠政。寻归授徒,七十三为赞,书毕而逝,入乡贤祠。《临终自赞》:“明有逸民,名曰尔讷。虽仕潕溪,彭泽不足。归休于家,诗书自淑。傅与儿曹,怡然以殁”。著有《春秋讲义》。入选《黔诗》。
傅尔才,字笃生。崇祯岁贡,官湖广会同知县,多惠政,民号慈母,事祥志乘。其悼诗为《哭识先尔默弟殉难》:“梓里无端忽即戎,势难两立敢称忠。伤余以后成孤子,让尔当先作鬼雄,”载入《耆旧诗》。
傅尔默,字识先,诸生,奢崇明途径乱,随父带队以御奢贼被俘,死于孝。尔才为之作悼诗。天启拔贡,崇祯庚子(1630年)副榜,学使涂囗品为蜀中十才子之一,累官至贵州布政使,著《蜀十才子》兵燹亡失。傅尔谦,字六吉。邑岁贡,官任湖广永州溆浦县,有惠政,升兵部主事。
傅之奕,字嗣期,,明兵部主事傅尔谦之子,傅尔元之侄。清康熙癸巳(1713)恩科举人,时迈五秩,官江南上元知县(今南京市域)到任即卒。传入民国《县志·人物志》文苑清代第二。
傅之亮,康熙戊午科举人,由教授推升湖广永州溆浦县知县。
傅之玠,明四川泸州训导,改授贵州龙里训导。
傅之吕,明庠生,四川渝州经历司。
傅之励,明任四川广安眉州学正,升江西吉安府经历司。
傅同形,字鹤亭,傅之奕次子,清乾隆庚子(1786)举人,年九十而终。南北行省,游览殆遍,所至咏吟。著《雪鸿草》及《续雪鸿草》,积数千首,现存诗28首,自序两篇。《播雅》载18首,有评“语意温和,自然蕴籍,足能嗜响”。自诩“我写我情,我适我性。”体物寄意,发已悠思。
雪鸿续草自序
予北游归,杜门不出近二十年矣。壬午冬,驰驱出门,经太白迁谪地,过汉竹王城,登峻岭,渡大江,越五日始抵南平。得见老瀛诸胜,即刘望之所云“山盘四十八面险,云暗三百六旬秋”处也。遂有南平舟中望瀛山诸作。又越二日,抵渝州,泊海棠溪上,偕友人渡龙门,登涂山,因得神禹之迹而纵观之,即“禺娶涂山氏启四日”地也。周览缙云:徘徊字水.又有客渝作。归拣行箧,得诗百首,遂合夜郎诸什,都为一集,题曰《雪鸿草》,盖取苏长公“人生到处知何事,有似飞鸿踏雪泥”之句以颜之也。去年冬,至磁城,于季弟兼斋宅云上晤砚云高先生,道款之余,剧谈风雅,书舫斋头,殆无虚日。盖砚云高先生以江南名宿,浮沉宦海者近三、四十年;名山大川,足迹几遍,其阅历也真,故其发为诗歌也切。每有所作,即素和章,亦得诗百有余首,命子侄辈录出,题曰《雪鸿续草》,犹前意也。然予何敢言诗,不过借以志予就正有道之岁月云耳。观者幸勿以工拙律之可也。
傅宗俊,乾隆丙辰科举人,任平远州(1683年设,1913年废州设县,1914年改为织金县;今毕节地区织金县)学正。
傅代铎,傅之奕孙,字牖堂,乾隆癸卯(1783年)第11名举人,家贫,馆于外,忽心动,驰归,父病方剧,割臂疗之。后官山东青州临朐知县,清慎自持。在任三载,改教职。归,买田纳学,为邑人录遗费。著有《牖堂诗钞》亡失。《播雅》选载8首。有评:“平易近人,不失风旨。”《诗选》选评一首。
傅代珏,生于乾隆28年(1765年)乙酉岁,自幼聪慧好学,乾隆恩贡,进京朝考一次,任直隶(今河北)汾州正堂,仕老归里,卒于道光27年(1847年),年82岁。
傅师瞿(约生于1818年),字又淳、恕庵,乾隆四十五年(1780)庚子科举人,任印江教渝升安顺府教授,嘉庆二十三年(1818)授直隶定兴县知县。以性耿直,为上官所厌,未一年即解官。八十岁时精力尚壮,能自理生活。道光年间卒于湖北松滋,仅行李破书数箧而已。著有《四梧轩诗集》。
傅予涵,清嘉庆癸卯科武举人,任古州汛千总,升名洞营右军守府。
傅崇节:字万义,生于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戊申岁,原籍江西瑞州府高安县珠湖塘,于明正德十年乙亥岁(1515年),偕妣黄氏,携希宣、希化二子宦游进川入播,卜居播州府播川驿上街(今遵义桐梓县魁岩栈),是为桐梓县魁岩傅氏始祖。
傅天镇:字继屏,遵义桐梓人,一代名医。生于明世宗嘉靖32年间(公元1554年),通经史,因当时播州宣慰使杨氏禁读书,不应举,他一意于医术,有一七活人之妙,名满滇、黔、秦、蜀间。著有《增补金镜录》、《手验方》各若干卷行于世,卒于清顺治十年(1654年),年百岁及终。其著作由川抚刘某为其印行。
傅元和:字商梅,傅天镇长子,遵义桐梓人。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拔贡,四年(公元1624年)副榜。(按:《遵义府志》载“万历辛酉拔贡,甲子副榜”)授广西桂平县知县。教士爱民,振兴学校,赋役均平,邑人祠祀之。迁云南云州知州,时流寇乱,四川督师王应熊以全川人才第一荐,晋升贵州督粮道监军,加布政司参议,四川叙、马、泸、永兵备道九年,迁云南按察使兼理布政使。崇祯皇帝敕书有云:“先着祖鞭,九载独擐,甲胄旋膺,周翰三军。共仰威名。”令桂平时,教士爱民,振兴学校,赋役均平。邑人祠祀。诰封通议大夫,康熙八年卒,入乡贤祠。
傅元勋:字鼐铭,傅天镇次子,邑武庠。遵义桐梓人。明朝天启年间,因奢贼破城,慷慨从戎,设计破贼,以守备召见,上嘉其功,钦授山海关总镇、三团营副总兵,诰封光禄大夫。
傅元鹏:字图南,遵义桐梓人,明经任四川永宁道道台,崇祯年间卒葬四川古蔺县丹桂镇松桂上,诰封中宪大夫。
傅元泰:字澄台,遵义桐梓人,明崇祯年间任四川涪陵教授。卒葬桐梓马鞍山下山头。
傅尔性:遵义桐梓人,崇祯年间任云南知县。
傅尔远:字自迩,遵义桐梓人。崇祯年间任湖南参将,刺授武义将军。
傅尔玄:字澹方,亦名尔元,遵义桐梓(原桐梓县城东魁岩栈,今桐梓县娄山关镇工农路)人,崇祯(公元1628-1644年)中拔贡,四川提学钱邦芑评他为蜀才第二。祖傅天镇,以名医闻。尔元“具经世才,足迹半天下,预两滞京,讫无所遇,旋际沧桑,归隐乡里,奉事重巾韦,以诗酒自娱,而忠义之心往往流露,卒年三十五岁,不尽其才。”明亡随师钱邦芑隐于余庆蒲村。修家谱一册,著《居易堂诗》五卷,为钱所选,仅留残篇。《文》、《制文》各集。久轶,郑珍初搜一绝入《播雅》,尔后邑子赵旭搜得其集诗200余首,并为之作传,荐载《黔诗纪略》50首。《诗选》选评6首。
傅尔讷:字若木,遵义桐梓人。邑庠生,崇祯岁贡,官镇远知县,游惠政。寻归授徒,七十三为赞,书毕而逝,入乡贤祠。《临终自赞》:“明有逸民,名曰尔讷。虽仕潕溪,彭泽不足。归休于家,诗书自淑。傅与儿曹,怡然以殁”。著有《春秋讲义》。入选《黔诗》。
傅尔才:字笃生,遵义桐梓人。崇祯岁贡,官湖广会同知县,多惠政,民号慈母,事祥志乘。其悼诗为《哭识先尔默弟殉难》:“梓里无端忽即戎,势难两立敢称忠。伤余以后成孤子,让尔当先作鬼雄,”载入《耆旧诗》。
傅尔默:字识先,遵义桐梓人,诸生,奢崇明途径乱,随父带队以御奢贼被俘,死于孝。尔才为之作悼诗。按:胡宾夏,字尚忠,天启拔贡,崇祯庚子(1630年)副榜,学使涂囗品为蜀中十才子之一,累官至贵州布政使,著《蜀十才子》兵燹亡失。遗诗《挽傅识先尔默秀才》,是诗缅怀傅尔默抗击奢崇明叛军死难之惨烈:桐城两次失,君有两次复。功或他人歌,丧先吾子哭。射虎心固雄,为猿意莫卜。三年苦尝胆,一朝惨飞肉。胜败兵之常,生死命所局。本拟文章报,何期头颅戮。终军身虽亡,南越数弥促。男儿生世间,两伦殊难笃。尽孝复全忠,疆场原是福。入庙享蒸尝,骑箕作星宿。恩泽尚待颁,竹帛已早握。聊用纪松筠,可备刍一束。
傅尔谦:字六吉,遵义桐梓人。邑岁贡,官任湖广永州溆浦县,有惠政,升兵部主事。
傅之奕:字嗣期,遵义仁怀人,明兵部主事傅尔谦之子,傅尔元之侄。清康熙癸巳(1713)恩科举人,时迈五秩,官江南上元知县(今南京市域)到任即卒。传入民国《县志·人物志》文苑清代第二。明兵部主事傅尔谦之子。著《双梅堂诗集》四卷,毁于火。《志》评:“和平安雅,宗法元白,与李晋齐名”。《耆旧诗》、《仁怀厅志》和《族谱》共辑诗57首。《播雅》选入15首,并评:“甘贫耆学,读《敝裘篇》,其品可想也。”《诗选》选评3首。
傅之亮:清朝遵义桐梓人,康熙戊午科举人,由教授推升湖广永州溆浦县知县。
傅之玠:明朝遵义桐梓人,四川泸州训导,改授贵州龙里训导。
傅之吕:清朝遵义桐梓人,庠生,四川渝州经历司。
傅之励:明朝遵义桐梓人,任四川广安眉州学正,升江西吉安府经历司。
傅同人:字子野,遵义桐梓人,雍正甲辰(1724)举人。父之岩,字来筑,贡生,以学行称。诗文人争传诵。同人孝友端谨,言行必以礼仪。一日,在馆闻继母病,驰归。至中路,遇一虎,语之曰:“当食则食,不当食则去。”虎垂头去之。《播雅》搜遗诗一首,评“以学行称于野”。《诗选》选评诗《水仙花》是“向往清高之志向。”《水仙花》:南园雪后一花无,独伴仙人风韵殊。琴在为弹东海操,月来如赠汉皋珠。小书玉版问相对,文石磁盘信可娱。樊弟梅兄知忆否,凌波罗袜正清癯。
傅同形:字鹤亭,傅之奕次子,遵义桐梓人,清乾隆庚子(1786)举人,年九十而终。南北行省,游览殆遍,所至咏吟。著《雪鸿草》及《续雪鸿草》,积数千首,现存诗28首,自序两篇。《播雅》载18首,有评“语意温和,自然蕴籍,足能嗜响”。自诩“我写我情,我适我性。”《诗选》选评2首咏物诗。《种竹》:“种就两三竿,摇来千万个。西窗风雨寒,清绝子猷坐。”体物寄意,发已悠思。
傅宗俊:遵义桐梓人,乾隆丙辰科举人,任平远州(1683年设,1913年废州设县,1914年改为织金县;今毕节地区织金县)学正。
傅代铎:傅之奕孙,字牖堂,遵义桐梓人,乾隆癸卯(1783年)第11名举人,家贫,馆于外,忽心动,驰归,父病方剧,割臂疗之。后官山东青州临朐知县,清慎自持。在任三载,改教职。归,买田纳学,为邑人录遗费。著有《牖堂诗钞》亡失。《播雅》选载8首。有评:“平易近人,不失风旨。”《诗选》选评一首。《四月初十日出临朐署偶成》:伸眉一笑脱笼樊,自顾才疏愧理繁。官去真如重胄免,身轻始觉敝裘温。诗教久废缘为吏,书喜重看欲课孙。莫道归休无长物,传家犹有砚田存。
傅代珏:遵义桐梓人,生于乾隆28年(1765年)乙酉岁,自幼聪慧好学,乾隆恩贡,进京朝考一次,任直隶(今河北)汾州正堂,仕老归里,卒于道光27年(1847年),年82岁。
傅师瞿:(约生于1818年),字又淳、恕庵,遵义仁怀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庚子科举人,任印江教渝升安顺府教授,嘉庆二十三年(1818)授直隶定兴县知县。以性耿直,为上官所厌,未一年即解官。八十岁时精力尚壮,能自理生活。道光年间卒于湖北松滋,仅行李破书数箧而已。著有《四梧轩诗集》。
傅予涵:遵义桐梓人,清嘉庆癸卯科武举人,任古州汛千总,升名洞营右军守府。
傅承衡:遵义桐梓人,清末秀才,民国初年任桐梓县参议长。来源:西南傅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