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政协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政协、省政协关于在政协委员中开展读书活动的部署要求,成都市政协把深入推进政协读书分享活动作为“书香政协”建设的重要内容。“成都政协”微信公众号荐读专栏,今日为大家分享的作品与新都有关,请大家品读。
位于成都平原核心区域的新都,境内连绵着丽元山、繁阳山、赤岸山等低山,蜿蜒着清白江、锦水河、毗河等河流,南北浅丘起伏,东西沃野平畴,自古以来被誉为成都之北大门,新都县志有记:“前望龙门,后崇石镜,左拥阵图,右环锦水。列蓉城之保障,达京畿之通衢”。
新都历史悠久,《华阳国志》介绍:“蜀以成都、新都、广都为三都,号名城”,将新都与成都和广都(双流之地)并列,合称蜀之三都,足以证明其重要地位。
锦城保障 文献名都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在蜀地实行郡县制,包括成都、新都在内的部分地方沿用古蜀之称。秦在成都设蜀郡,新都划归蜀郡管辖。进入汉代,新都县隶属于新设立的广汉郡管辖,《汉书·地理志》载,“广汉郡领县十三,新都名列第九。”至唐代,新都开始隶属于成都府,这种关系延续到清代,并至今日。两千多年间,这片土地上曾出现过新都郡、始康县、兴乐县等建制,县地时有废立,县治时有变迁。新都的治所自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都县为兴乐县时起,就一直位于现址(今新都区桂湖街道)。自唐武德二年(619年)新都县复置算起,开始一直用“新都”之名,从此不再改变,行政上也一直隶属成都。
清代道光年间《新都县志》的城池图
古代城池基本是方形,新都城的轮廓亦然。新都之城始建于隋唐,当时的城墙和同时期的城池一样,皆为泥土夯筑。明正德初年(1505年),知县张宽和百户长汤聘莘共同修砌了石城,城墙高一丈八尺,周长为九里三分,共计一千六百七十四丈。与此同时,配套修建了四座城门楼,东边叫瞻云楼,南门叫响明门,西边叫挹锦门,北边叫辉光门。城池之外,还挖了四条护城河。正德十二年(1517年)知县韩奕为增强防御性,在南门外增修了一座月城。
明末清初,蜀地经历多次战乱,成都平原上的城池皆为瓦砾。进入清代,造城运动如火如荼,修葺事宜又提上日程。新都县城在原有基础上修缮并拓展,清道光间《新都县志》有记:“国朝乾隆三十年,知县曹焜重治城垣,嘉庆十六年,知县宫鉴桂重修城楼,颜以匾额,东锦城保障,南瑞霭龙门,西文献名都,北祥凝宝藏。”这些名字意蕴深远,“锦城保障”实指新都之战略作用--拱守成都,“瑞霭龙门”指县南十五里为龙门山(此山因山下有龙门洞而名),“文献名都”表达对杨慎及其家族的崇敬,“祥凝宝藏”或指县北坐落着唐代古刹宝光寺。清咸丰年间,知县刘建恺在北门外,增修了一座高约一丈八尺的月城,整个新都的城墙共计一千七百六十四丈。
经过千年的沿革,新都之城墙、城门、城楼、护城河终于在晚清时奠定了基本格局。
街巷是城市的肌理,照顾着万户千家的生计。关于新都县城的街巷,清代县志里着墨不多,仅在城池图上可以获取一些零星信息。根据民国《新都县市街图》,可以了解昔时城内街道主要分为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小北街,以及棉花街、上陛街、魁星楼巷、圣谕亭巷、天灯巷、三倒拐、横街子等。县城外紧邻城门楼的地方,商旅往来,热闹非凡,便形成了一些街巷,比如东门外的紫瑞街,南门外的社稷街,西门外的状元街等。
县衙是古代官吏处理公务的场所。新都县衙并未“择中而立”,而是选址在城西南。其下属机构典史署(也称为厅署)建在县衙右侧,主要掌管缉捕、监狱等工作,负有类似于警察之职责,所以也被称为“捕厅”。这个地方曾经是杨升庵的旧宅。县衙左边建有一座负责传递文书的驿站,名叫广汉驿(因新都汉时属广汉郡而得名),与其相邻的驿站还有成都县锦官驿和德阳县旌阳驿等。供官吏出差往来提供休息的两座行馆均位于东街,作为慈善救助机构的养济院位于西街。
崇文重道 文风蔚然
在地方志书中,祠和庙都有供奉神灵、祖先以及先贤的含义,庙侧重于祭祀神灵,祠侧重于祭祀先贤。
除了城北的宝光古刹外,新都城内祠庙有十多座,包括圣庙(文庙)、武庙、城隍庙、文昌宫、观音阁、五显庙、大悲寺、火神庙、川主庙、龙神祠、娘娘庙、仓神庙等。文教中心--圣庙(文庙)位于县城正中,署学分列于两侧,组成庄严肃穆的庙学建筑群。“庙学合一”是古代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庙”指文庙(也称圣庙、孔庙、夫子庙等),纪念和祭祀孔子,“学”指学宫,是专供学子求学的地方。明清时期,全国的府、州、县治所在地均有文庙,文庙的修缮工作是地方官的头等大事。
与文化教育相关的建筑还有文昌宫、魁星阁等。文昌宫位于县城东南角落,里面供奉着文昌帝君。魁星则主管仕途科举,素有“魁星点斗”之说,其选址很有讲究,方位多为东或南。新都魁星阁距南门不远。书院是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四川地区书院发展到清代已经普遍化,新都也有一座始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龙门书院,最初择地于县东的二公馆,因紧邻闹市,后又“孟母三迁”般迁址于文昌宫附近。道光间《新都县志》书院图里,隐约可以看见一座被高墙半掩的字库塔,倡导读书人要敬字惜福。新都文风蔚然,历来崇文重道,仅仅县城里就建了两座仓颉祠,一座在文昌宫,另一座在桂湖池,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县人在此祭祀“文字始祖”仓颉。旧名白衣庵的大悲寺位于县城东南,寺院还兴办了用于教化贫寒子弟的学校--义学。义学一般分为蒙馆和经馆,因材施教,以教育不同年龄及文化水平的学生。
城隍庙在文庙东侧。城隍信仰自古有之,进入明代,朱元璋曾诏令全国各州县必须修建城隍庙,想利用它来“监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地方官员上任之前必须先到城隍庙谒见城隍神,以保证奉公守法。
供奉武圣人关羽的武庙在县城之西街,关公是忠义的化身,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威望。祭祀关羽的庙宇一般分三种,其一是带有官方性质的,比如武庙,武圣庙等,其二是带有民间性质的,比如关帝庙、小关庙等,其三是带有移民会馆性质的,比如陕西馆、江浙馆等。
玉皇观修建在城东门外,一般是官方崇祀天神的地方,往往也带有为民祈福的愿景,古观内曾有一口铸造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的古钟。
龙神祠位于县城东南角,县考棚前面,龙是水神,专司风雨,主管风调雨顺。位于城西的娘娘庙,供奉的极可能是“云霄、琼霄、碧霄”三霄娘娘,她们是主管生育的道教神灵,在四川民间影响很大,直至今日,四川部分地区还保留着三月三敬娘娘之传统习俗。马神庙在县衙之侧,马神主要掌管马与其他大型牲畜,主宰和保佑它们的生死肥瘦及病痛等。
杨门之盛 甲于全川
道光间《新都县志》有记:“(新都)士习秀而好文,以读书为业。举止多醇谨,不兴外事衣冠文物,犹为近古。”聊聊数十字,说明了新都历来文风蔚然,拥有好文读书的良好习俗。在明代,新都杨氏甚至“一门七进士,科第甲全川”,成为四川赫赫有名的“进士家族”。新都杨氏家族的进士分别是第一代杨春(杨慎之祖父),第二代杨廷和(杨春之子,杨慎之父)和杨廷仪(杨春之子,杨廷和之弟),第三代杨慎(杨廷和之子)、杨惇(杨廷和之子)、杨询(杨廷仪之子),第四代杨有仁(杨惇之子),新都杨家还诞生了全川唯一的明代状元杨慎,使新都成为名副其实的状元故里。四川民间将其与司马相如、李白、苏东坡媲美,并称为“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
杨慎及其家族为新都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新都县城的许多建筑景观都与他有关,比如状元桥、状元祠、“文献在兹”牌坊、桂湖等。纪念杨慎的杨状元祠在西街,后世不断重修,道光十六年(1836年)杨光海再修此祠,于祠前立了一座“文献在兹”牌坊,祠门前写“合蜀绅士公建”。县东门外一里处建有一座长十余米的状元桥,县南一里处还有杨慎父亲杨廷和所修的学士桥(杨廷和官居大学士)。
西蜀名胜 新都桂湖
桂湖全景图 图据民国年间《新都县志》
与川西其他州县相比,灌县有“灌阳十景”、郫县有“郫筒八景”等,不知何故,新都历来无“八景”之说。这座地处平坝的临水小城,虽无名山大川可称道,但也拥有一些令人流连忘返的人文胜景,比如城内西南角波光粼粼的桂湖,以及城北关外梵音袅袅的宝光寺,共同勾勒出新都美丽的人文风景。
桂湖得名与后世修缮也同杨慎密切相关。桂湖在隋唐时期有“南亭”之谓,唐代诗人卢崇道写下了“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静深人俗断,寻玩往还迷。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栖。”的诗句。在宋代,随着铺递制度的完善,南亭更名为“新都驿”,跟着来了陆游等名人题咏。经过千百年的疏浚和修缮,作为驿站附属的园林渐渐初具规模。1507年春,自京返蜀应试的杨慎住在县城西街,备考之余常来这里游玩,沿着湖边种下许多桂树,还写下《桂湖曲》送别友人--“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清风如君怀,洒然秋期同。”因湖多桂,又有诗名之,“新都驿”之称渐被“桂湖”所取代。
岁月流转,池木萧瑟,沉寂多年的桂湖已是淤塞荒芜。直到清代,经嘉庆间新都知县杨道南,道光间新都知县汪澍、张奉书等地方官员的治理修缮,桂湖才重新恢复生机,渐渐成为纪念杨慎的专属园林,也成为新都的核心景观。古时“桂”有着美好的意象,唐人把科举及第者称为“折桂”。在“新都驿”植桂数年后,杨慎于明正德六年(1512年)在北京以殿试第一高中状元,成为新都甚至四川的骄傲。
新桂湖公园是今天新都最令人流连忘返的胜景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新都桂湖至今被政府和百姓保护得很好,还维持着原有的风貌,为城市发展保存了一份珍贵档案。毕竟这里是杨慎念兹在兹的故土,更是新都城市历史的根本。如今的桂湖公园,湖水依旧波光粼粼,摇曳了数百年的桂影依旧婆娑,它们陪伴过老的新都,也在守护着新的新都。(文 杨立 | 图 冉玉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