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沈、顾、朱、吴……桐乡这些“大姓”中,有你的吗?

沈、顾、朱、吴……桐乡这些“大姓”中,有你的吗?

沈、顾、朱、吴……桐乡这些“大姓”中,有你的吗?从宋代到近现代的桐乡大姓,基本没有结构性的大变化。

名人姓顾历史有哪些_姓顾名人_关于顾姓的历史名人

大,也是一个姓。今天说的“大姓”,主要指人口数量、区域影响力而言。

大姓,小姓,是一个相对概念。以前濮院有一句话:前有贝刘燕朱,后有杨冯施岳。贝刘燕朱,是濮院历史上最早的四大姓,但其中的“燕”姓,现在好像很少听到了。

沈、顾……桐乡这些“大姓”

同一个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化,姓氏结构也在变化,但这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一般而言,除了特大自然灾难、人口峰值、大战争等因素,区域姓氏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从宋代到近现代的桐乡大姓,基本没有结构性的大变化,那时候的大姓,比如沈、赵、张、吕、范、陈、姚、顾、陆、朱、徐、钱、蔡、王等,现在还是大姓。

大姓,一般具有区域性,比如劳姓、平姓,并非中国大姓,但在桐乡,却经常遇见,历史上也出过非常多的名人。苏南浙北一带,沈氏最为常见,俗称“沈半天”,到了西北,数量就少了;顾姓,江浙沪这个区域就占了全国顾姓人口的70%。又如福建的林姓、黄姓、陈姓,皖南的汪姓、程姓,衢州的徐姓,都非常集中。这些现象,在桐乡人的家谱、家族传说中,也多有反映,比如汪姓、程姓,一般都说来自徽州;陈姓、黄姓多说来自福建。这些说法,有的是真实历史,有的只是习惯观念,不一定可信。

名人姓顾历史有哪些_姓顾名人_关于顾姓的历史名人

说桐乡大姓,首推沈氏。沈,本是一个国家,春秋时期就被楚国灭了,后世子孙以国为氏。西汉末年,沈戎从北方迁居到乌程县的余不乡(今浙江德清县乾元镇一带),从此繁衍生息,子孙逐渐分布到江浙沪,成为“沈半天”,至今还是桐乡、德清、吴江等地的第一大姓。

与沈戎同时迁到德清的,还有姚氏家族,发展迅速,也是江浙沪的大姓。沈、姚两姓的郡望都是“吴兴”。姚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桐乡姚姓,宋代已为大姓。桐乡博物馆藏有《东溪姚公墓志铭》,墓主人叫姚凤,他的八世祖姚壬六从余姚迁到崇德县沙渚塘,推算起来,姚壬六大概是元朝时候的人。这一支姚姓,后来分布高桥街道、梧桐街道(钱林),后来居上,出了不少名人。

桐乡最早的家族——朱氏

吴中朱、张、顾、陆四姓,是东汉时期兴起的江浙沪四大家族,历史悠久,而且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家风,标识度很高,《世说新语》就说:张文、朱武、陆忠、顾厚。这四个姓,两千年来一直是环太湖流域的大姓。

从文献记载的角度看,朱氏是桐乡最早的家族。从唐朝的《朱巨川墓志铭》可见,朱巨川(725—783)家族世居“嘉兴县上蔡里”,我们知道,唐朝时候,桐乡(崇德)还没有设县,时属苏州嘉兴县,嘉兴县上蔡里,大概位置在今凤鸣街道、梧桐街道的交界之处。这是有确切记载的桐乡最早的家族。

《朱巨川墓志铭》追记到他的曾祖朱伯道,官至襄州司马。朱伯道是文献记载中的第一个桐乡人,所以桐乡民间有俗话“先有朱家坟,后有崇德城”。就目前而言,桐乡还没有早于朱姓的文献记载。

张姓,《后汉书》记载:张武,由拳人。生活的时代大概在西汉末到东汉初。由拳,是嘉兴的前称,东汉时候的由拳县,包括现在的桐乡,但汉朝时期由拳县的范围比较广,我们不能确定他是桐乡人。据确切的文献记载来看,桐乡张姓定居的历史也很早,明朝初年的贝琼,有一篇《竹深处记》,他说乌镇张氏“自五代以来,阅五百年矣”,张杨园也许属于这一系。

还有石门的张氏,桐乡博物馆藏南宋《张子明墓志铭》说张子明是“曲江公十五世孙,世居石门”,曲江公就是唐朝的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他是广东人,由碑文可见,张九龄有一支后代迁入石门镇,但具体是什么时代,难以考证了,从“世居石门”一句来看,时间应该很早。

姓顾名人_名人姓顾历史有哪些_关于顾姓的历史名人

陆姓,是桐乡南宋时期的大家族,出了祖孙父子叔侄几代进士,崇德县城里的袭桂坊就是为陆家而建,所以南宋文学家刘宰就说:陆氏之盛闻天下。是南宋时期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家族。桐乡博物馆有两块南宋陆家的墓志铭,其中为《陆埙墓志铭》填讳的是范钟,宋理宗时候的一代名相。这两块碑,对桐乡宋韵文化的研究非常有价值。

顾姓,主要聚居地在湖州、苏州。三国时期,丞相顾雍的弟弟顾徽从苏州迁到海宁的皇岗,桐乡的顾氏可能与他有关。桐乡顾氏,宋元以来即为地方望族,其中芝村顾家(今属洲泉镇清河村)更为出名,明清两代,出了顾朱、顾鐔、顾濂祖孙父子三代进士,其他举人、贡生、秀才不计其数,顾氏的姻亲网络也很巨大,顾鐔的夫人就是明末阁老温体仁的侄女儿,吕留良的一个女儿也嫁在顾家。

吴、吕……这些“大姓”也很有名

桐乡大姓中,吴是非常著名的。清代石门县(今桐乡)的秀才数量,吴姓排名第一,一共363人,可见这个家族的文教之发达。桐乡吴姓,特别著名的有洲泉吴、崇福吴、乌镇吴。乌镇吴姓,定居历史应该非常悠久,陆心源的《千甓亭砖录》里,有很多南宋的碑文,出自乌镇吴洪之手,我们现在研究桐乡的篆刻史,吴洪堪称第一人,他是桐乡宋韵文化的重要人物。

洲泉吴家,南宋时就有“千年吴”之称,可见其定居历史之早,明清之际,吴之屏、吴尔埙、吴震方祖孙父子三代进士,即出自这一家。

崇福镇的吴姓,据唐朝《吴府君墓志铭》记载,这个家族在唐代中晚期定居在“嘉兴县南津乡官村”,即今崇福镇区西南不远。墓主人吴延,出生于公元788年,也就是朱巨川去世后五年,因此,从文字记载的角度看,崇福吴姓是桐乡第二个家族,其历史仅次于朱姓。

元朝时候,崇福吴家的吴英,创办了“延陵义塾”,这是桐乡历史上第一个家族性的公益学校。延陵,是吴姓的郡望,出自吴公子季札,孔子的偶像。

吕姓,也是桐乡大姓,北宋释元照《崇德吕府君墓志铭》记载,吕家世居“义禾”,吴越王时期就出仕做官,义禾,即今崇福镇,可见崇福吕家定居历史之久。后来吕希周、吕留良家族恐怕与此有关,不一定是宋代迁入的。

徐姓,崇福过去有崇胜寺,是公元945年徐家捐出来造的,可见徐姓在桐乡的历史之早。桐乡徐氏,最著名的是梧桐乡的徐家,《至元嘉禾志》记载,南宋时期,以村落而言,读书出山排名第一的,就是梧桐徐氏家族。

明朝时候,大麻徐家蔚为望族,出了不少进士、举人,这个家族最厉害的,是聘请家庭老师的眼力,其中有一位王华,在他家教书多年,他的儿子也在此读书,他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王阳明,因此,大麻镇湘洋里,明朝时有一个“阳明先生读书处”的碑。

姓顾名人_名人姓顾历史有哪些_关于顾姓的历史名人

赵,是《百家姓》第一姓,做过三百多年皇帝,人口众多,南宋时期,迁入到桐乡的赵氏皇室有很多支,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洲泉的赵汝愚家族,赵汝愚官至丞相,是桐乡历史上最大的官,《宋史》也有他的传。

金姓,分为“假金”“真金”,大麻金家,家具上写的是“彭城”,这属于假金,本来姓刘,因为吴越王时期,避钱镠的名讳,所以改姓“金”,但郡望还是用的刘姓的“彭城”,这在桐乡很多地方的金家是普遍的现象。梧桐镇上,明朝末年从徽州迁入的金家,是真金,郡望是“京兆”,是西汉名臣金日磾的后代。

桐乡的大姓,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蔡、陈、方、田、李、费、盛等等,都值得专门研究。

关于顾姓的历史名人_名人姓顾历史有哪些_姓顾名人

“风雅桐乡”栏目持续征稿中,期待您的投稿。详见→

编辑|张卓君

上一篇: 全套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电子课本大全(高清PDF版)
下一篇: 江村(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村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