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破晓 安哲
作为湖湘文化的精神之所,岳麓书院的千年历程却鲜为人知。前不久,国内第一部以岳麓书院为题材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岳麓书院》问世,并已于9月22日在湖南卫视晚间730黄金档,芒果TV及金鹰纪实卫视同步播出。
该片依托于岳麓书院的方寸之地,通过与书院相关的人和事,以点带面,让湖湘精神、书院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实质化的体现,并“以文化人,以史为鉴”,让成风化人的岳麓书院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谱写全新的篇章。
以故事片手法再现岳麓书院
跨越时空与历史文人对话
唐末五代战乱中,许多儒生苦苦寻找读书之处,所以智璇二僧购书建屋,初建学校。到北宋开宝九年,太守朱洞响应读书人的呼吁,将其建成一所正式的学府。一代代皇朝建立又瓦解,一门门豪族兴起又衰落,只有这个典雅的庭院被保留下来,凝聚着读书人的梦想,既古老又常新。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岳麓书院》以故事片的手法,将这所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岳麓书院的“千年文脉”进行现代化表达,以再现中国文化的千年历史,唤起大众对传承中华文化的热情。
以五代期间二僧办学为始,历朱张理学、王阳明心学、王夫之船山之学,至曾左彭胡,杨昌济毛泽东,再到当下,《岳麓书院》共分为源流、正脉、传道、经世、新变、求是六个篇章,以人为线,梳理千年文脉,展现爱国、济民、济世、求是等故事内核。同时,《岳麓书院》又以场景模拟、角色出演、自然风光呈现等方式,使观众沉浸在岳麓书院的文化底蕴之中,感受其传承千年的文化魅力。
比如,在第一期《源流》中,来到潭州半月的朱熹写信给好友,称“敬夫爱我甚笃”,这里的“爱我”者不只有张栻,还有广大的湖湘学子。后世曾用“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来形容朱张二人讲学的场景,可见其学徒之多。当然,在悠悠岁月长河中,他们也为文化传承千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正是朱熹的讲学,才开启了不同学派在岳麓书院的自由讲学之风,湖湘才渐渐形成自由与包容的民风。
《岳麓书院》用故事串连文脉,让存在于典籍中的岳麓书院“活”在大众眼前,又让屏幕中的《岳麓书院》重回历史长河之中,就此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让现代人感受传统文化的悠远魅力。
还原湖湘气质与文化底色
透过书院看千年历史变迁
岳麓书院坐落于历史名城长沙,历经千年风霜洗礼和历代大儒坚持,逐步演变成为湖湘文化的源泉,成为湖南人的精神圣殿。而作为湖湘文化的标志,即使在新时代背景下,岳麓书院仍旧肩负着文脉传承的重任,那么,如何才能重现它的历史底蕴?并穿越千年,让其在现代语境下闪耀新的精神光芒?以岳麓书院传统学院教育的教与学、思与辩、毁与建,及围绕这些事件与人物折射出的东方文明“传道以济斯民”的社会教化理念、“经世致用”的文化气质为基础,《岳麓书院》从育人实践入手,以人物故事连接时间与空间,“再造”千年前的书院氛围,从而呈现其孕育出的湖湘气质与文化底色。
据悉,为了在现代语境下,讲好岳麓书院最本真、最完整的一面,主创团队历经7年精心策划和3次全国性研讨,并组建了一支国内顶级的学术顾问团队,整理相关研讨文本30余万字,最终为纪录片的呈现撰写学术台本30万字。
在《岳麓书院》开播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台长、总编辑龚政文曾表示,“完整展现岳麓书院的千年文脉,并将之推进到新时代的高度,是我们的表达重点;再现岳麓书院庄重典雅、文气充沛的高贵气质,是我们的美学追求。”
总导演金铁木说,虽然《岳麓书院》表现得是一个静止、固态的空间,但因为在历史上,岳麓书院与国运密切相关,所以并没有把它当成简单的书院来拍摄,而是通过一座书院,看一千多年的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国运的变迁。“必须将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属性表达到位。”该片在艺术表现(影像表现)上,特别强调叙事和写意的平衡,“纪录片不讲故事,或者故事讲不好,没有悬念,观众很难看下去,代入感不强,但是如果只有叙事,陷入情节之中,文化内涵和思想性就无法表达到位。”
所以,《岳麓书院》完美地取得了二者之间的平衡,既有千年文化该有的厚重氛围,又搭建了与当代人交流的共情渠道,同时又折射回新时代,让传统文化仍有经久不衰的精神注脚,称得上是一场历史文脉的经典展现。
以湖湘文化为切口
湖南卫视用中国故事诠释文化自信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独具特色、又居有重要地位的地域文化。岳麓书院千年办学的历史过程,也是湖湘文化形成、发展并形成特色、创造辉煌的过程。由此,岳麓书院积淀的学风,成了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岳麓书院的学术创新,成了湖湘文化的核心文化;岳麓书院培养的人才,更体现出湖湘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龚政文曾用“举旗帜”“兴文化”“展形象”关键词概括出湖南广电打造纪录片《岳麓书院》的初心和决心,他表示,“岳麓书院是湖南一张响亮的名片。为这所伟大的书院量身打造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是湖南广电的宿愿,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作为一部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之深、气质之美的纪录片,《岳麓书院》中精致精美的画面、意味深长的故事、古典唯美的基调,称得上是国学集大成者,其中的“国风与国潮”也深受年轻人喜爱。事实上,这是湖南广电一贯的追求。曾在去年播出的纪录片《中国》讲述了自春秋至盛唐,对今日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和故事,并通过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再现中国历史群星的个人选择及闪耀瞬间,向大众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纪录片的制播方面,包括《中国》《岳麓书院》和即将于今年底播出的《中国》第二季在内,从选题策划、拍摄创意、后期整体包装等,均以年轻化为目标,致力于给广大电视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做好正能量引导。
不论大项目或小选题,湖南广电出品的纪录片不断挖掘出新时代的鲜活故事,也呼应湖南卫视青春昂扬、创新至上的气质,做到了“小大正”,为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创造与奋斗提供风向标。金铁木曾表示,“《岳麓书院》是我们国家复兴、民族复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因为在这里的英雄和人物,那些曾经的中国人,他们的担当精神值得现代人学习。”《岳麓书院》是湖南广电对于“古为今用”的全新回答,更是其作为主流媒体,对于梳理千年文脉、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进以文育人的责任与担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