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两千年古县风云,湖北黄石阳新历史人文变迁

两千年古县风云,湖北黄石阳新历史人文变迁

两千年古县风云,湖北黄石阳新历史人文变迁阳新县历史悠久,是全国有数的古县之一,地处吴头楚尾,素有“山川毓秀连吴地,人物风流耀楚天”的美誉。因为阳新历史和军事地位重要,阳新县自 西汉建县,至今2200余年

阳新历史悠久,是全国有数的古县之一,地处吴头楚尾,素有“山川毓秀连吴地,人物风流耀楚天”的美誉。

因为阳新历史和军事地位重要,阳新县自 西汉建县,至今2200余年,后逐渐演变为区域中心城市,以兴国州之名管辖周边几个县达536年,直到康熙年间才恢复县级,辉煌了近2000年。

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名人录

县名来历

阳新最早叫下雉,也称作阳辛。

下雉为古代军事要地,最早时叫子胥城。春秋时,伍子胥在此处筑城耀武。下雉古城与现在的兴国镇遥遥相对,一个在富河之北,一个在富河之南。下雉撤县后,人们把新县城称做北城,将下雉叫做南城。

阳辛地处县西南隅。沿雉水(今富水)往东不远有深潭日辛潭,邑因近潭,又居雉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名阳辛。因古“辛”与“新”通用,又含析置新县之意,故称“阳新”,意即雉水以北新置县治。另一说以治所附近阳辛山命名。

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名人录

历史变迁

西汉高祖6年(公元前221年)始建下雉 县,县城在下羊下雉潭(有说法下雉县城就在富池口)。

新莽时期改下雉县为闰光县。

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复为下雉县。

与下雉县同属武昌郡不久又将阳新一分为二,増设奉新县。

三国时属吴,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5月),孙权改江夏郡置武昌郡,分下雉县置阳新县(合今阳新县、通山县地),县城在阳辛镇(今富河上游处燕厦河与富 水交汇处,县西古镇,三国吴至隋代县治1960年1月没入富水水库)。

西晋初再将阳新一分为二设高陵县,东晋义熙八年(412年)下雉县并入阳新县。

南朝梁(526年),分阳新县置安昌县。

陈分阳新置永兴县,治所设在高陵故城。

隋开皇九年(589年),将阳新、安昌、奉新三县合并置富川县。十一年(591年富川县并入永兴县。十八年(598年)富川改名永兴,县治所迁入高陵故城。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鄂州永兴县置永兴军,属于江南西道,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省阳新县),下辖永兴县、通山县、大冶县3县(辖境相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通山、阳新等地)。宋徽宗崇宁元年(1103年),属于江西路。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兴国军为兴国路总管府,属江西行省,仍领三县。至元十七年(1280年),兴国路总管府属江淮行省蕲黄道。

至元十九年(1282年),属江西道。至元三十年(1293年),改属湖广行省江南湖北道。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克兴国,改兴国路总管府名兴国军。元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大义元年(1360年),陈友谅改兴国军为兴国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兴国路为兴国府,属湖广行省。

洪武九年四月(1376年)降府为州,隶湖广布政使司武昌府,省永兴以州治,领通山、大冶2县。

清初,兴国州仍领通山、大冶,同属湖北布政使司武昌府。康熙三年(1664年)起,兴国州不再领县,属武昌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设县,隶属湖北省江汉道。1914年因与江西兴国县同名复名阳新县,沿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阳新隶属于大冶专区,后改属黄冈专区、咸宁专区,1997年重新回归黄石市。

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的名人

西汉下雉县

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的名人

三国吴下雉县

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历史人物

唐永兴县

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的名人

北宋兴国军

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的名人

元兴国路总管府

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名人录

明兴国州

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名人录

清兴国州

历史地位

阳新自西汉高祖6年(公元前221年)始建下雉 县,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升永兴县置永兴军,作为县级单位1198年。

阳新自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永兴县置永兴军,到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起,兴国州不再领县 ,作为州府一级单位,辖周边多个县,达687年。

历史名称

阳新自西汉高祖6年(公元前221年)始建下雉 县,汉、三国、晋、梁、陈、隋、唐,历名下雉、闰光、阳新、奉新、安昌、永兴、富川。

宋、元、明、清先后称兴国军、路、府、州。

“下雉”一名从公元前201年到公元9年改名闰光,208年复称下雉县到412年废止,下雉县名使用了414年。

221年,孙权将下雉分成下雉、阳新两个县,这是“阳新”一名的开始,到589年改阳新县为富川县,这一时期阳新县名用了368年,1914年2月,再次更名为阳新县。

1376年,朱元璋降兴国府为州,到1912年改兴国州为兴国县,“兴国州”一名用了536年。

管辖范围

长期下辖县有:大冶、阳新、通山三县(管辖面积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黄石市全境+咸宁市通山县全境+鄂州市部分+九江市瑞昌市部分)

历史文化

阳新鼎盛史:

宋代是阳新最繁荣的朝代。964年,永兴县通羊镇置通山县,965年永兴县青山场置大冶县,977年永兴县置永兴军,978年永兴军改名兴国军,隶属江南西道,领永兴、大冶、通山3县。兴国古城是宋、元、明、清的历史文化遗存,始建于宋代,978年开始建城垣,1081年在莲花池边建沧浪亭,历代文人在沧浪亭咏吟诗赋,留下宝贵的墨迹诗篇。1044年建儒学,从此开创了阳新1000多年的耕读文化。抗金斗志高昂,岳飞驻境练兵、取铜铸剑;王质“挑灯看剑忽伤神”名句荡气回肠;1225年,知军李宜拒降金兵,焚其书斩其使,率将士抵抗。

阳新历史名人事件:

宋代苏东坡、王十朋、谢枋得曾来阳新或游览或居官,苏东坡留下《过石田驿》、《后赠山桃花尖乞茶栽雪堂》等名篇,王十朋留下《至兴国军》、《谋野堂》、《怀坡阁》等名篇,宋臣谢枋得自号叠山谪居兴国军四年,1576年知州杨士元在谢枋得居住处建叠山书院。孟宗“哭竹生冬笋”以行孝著称于世;王质《雪山集》入选《四库全书》,诗经研究著作《诗总闻》独创十闻之体;还有“明后七子”之一的吴国伦、被乾隆册封为“怀远将军”的蔡卜年、“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刘湛恩。鸡笼山、戎湖、三溪口有伍子胥屯兵扎寨遗址。太平天国时为西征大本营,兴国军包打洪山,刘继盛考取状元,武汉东湖“九女墩”、半壁山“铁锁沉江”摩崖等传说或胜迹都记录了那段悲壮的历史。民间还广为流传孙权和朱元璋的故事。历代俊杰辈出,晋有名士孟嘉,宋有文学家王质,明有“后七子”之一吴国伦,清有太平天国状元刘继盛,民国有辛亥革命元勋曹亚伯等。

阳新红色革命史:

阳新是一个党史、革命史大县,全县遍布红色革命时期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战场旧址、烈士就义地,无名烈士墓林和将军旧居。在土地革命时期,形成以阳新为中心由21个县组成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组建了红12军、红8军、红15军、红3师等27个团级以上工农红军,其中9个师级以上,还组建了鄂东南兵工厂、彭杨学校;1932年4月全县党支部有800多个,党员1.2万人,占鄂东南党员人数48;苏维埃政权自下而上建立,1930年5月阳新苏维埃政府成立;除了抓武装、党政建设外,还抓宣传、经济、民生、教育等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阳新组织了富河流域保卫战,阳新人民共赴国难投入到修筑野战工事和支前战斗之中,为武汉保卫战和抗日救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阳新古迹:

阳新县志古籍有《富川志》、《下雉纂》和五个版本《兴国州志》。1297年—1307年,马镛用一生精力纂写《兴国志》,死后未完稿的11卷则由儿子马涛续写完成。尽管志稿因故未能制版印刷,但马氏父子是传承文明历史的典范。光绪版《兴国州志》编纂者是三个翰林院庶吉士陈光亨、王凤池和刘凤纶,前后用了30年时间完成。这些地方历史古籍真实准确记载了阳新两千多年的地方历史遗迹、风土特产和人民生活状况。

阳新远古历史和传统文化:

阳新境内发现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8处商周遗址。经济开发较早,东汉引富河水灌田。传承至今有布贴、木雕、石雕、砖雕、民间八字门、骑马墙、屋脊画、采茶戏、舞龙舞狮民俗、传统美食等,有的是带“国”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建筑以造型别致、装饰精美著称,如漆坊“国师府” 陈光亨故居,1000余处木雕精美装饰,一人多高的抱石鼓精美石雕;伍氏宗祠木雕石刻一应俱全,一根木雕月梁长达30余米,上有人物故事连台本戏100余个;富水石角山杨家“圣旨坊”,全木结构,气势恢宏雕刻精美,是第一座明代牌楼。阳新农村“一正两厦、马头墙、门匾题字”的明清古民居,是农民自己双手制作的土产品。兴国镇、富池镇、阳辛镇、氵韦源口镇等都是千年古镇。

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的名人

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的名人

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历史人物

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名人录

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历史人物

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名人录

军事地位

阳新属鄂东南低山丘陵区,处幕阜山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地带,西北、西南、东南部多低山,且向东、中部倾斜,构成不完整山间盆地。由长江顺江而下,阳新是湖北进入江西的必经之地,军事地位重要,宋初设永兴军,并驻有重兵。

传说三国时吴国大将甘宁,就在阳新富池口驻扎练兵,死后葬于富池。(三国志载:甘宁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关羽自择精锐五千人,欲夜渡袭吴地,甘宁以一千三百人御之,羽不敢渡。“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建安二十年(215)在合肥之战受伤,不久后死亡,葬于富池)

北宋时归“兴国指挥”的,有“(朝廷)侍卫司所领步兵”,即亲兵(禁军)一营,番号“忠节”,“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选诸州厢军(地方军)之强壮者立,淳化四年(993年)增各军指挥”,“熙宁以后(1068年-)之制同”(原注:据《宋史·兵志》);有“厢兵”,建隆以来(960年-)“水军”“拣中骑射(马军、弓手)”“保节”各一支,熙宁以后统一番号“効勇”。

南宋时驻兴国的禁兵有“忠节”“武雄”各一营,厢兵有“効勇”“牢城”各一营(据王质《雪山集·兴国四营记》)。

宋宁宗嘉定末,宋廷于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创置兴国军驻扎御前防江水军、步军,以刘武俊任御前防江水军统制兼统辖防江步军。防江水军和步军的编额共3000人。

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的名人

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的名人

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历史人物

境内有不少军家必争之地:

1、西塞山

西塞山在现湖北省黄石市东25公里处的长江南岸由于西塞山崖陡水急,易守难攻,并由绵延起伏的黄荆山作依托,成为扼守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历史上在此战事一百余次。

〔孙策攻黄祖〕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冬,孙策为报杀父之仇和向西扩张的需要,发兵攻黄祖,在西塞山激战获胜,再攻夏口亦胜。整个战役获黄祖妻息男女七人,船六千余艘,财物山积。西塞山成为孙氏辖地。策湖,位于浠水县东南侧,为了纪念孙策曾在此练兵得名。

〔三国战乱〕孙策死后,黄祖又经常侵扰西塞山,孙权也三次征伐黄祖,使西塞山狼烟不断。吴人设置“铁锁横江”重点把守。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冬,晋倾举国之兵分道伐吴,晋将军王濬、唐彬浮江东下,激战西塞山后东下建业,“受皓之降”。三国分立局面终结。

〔农民起义军血洒西塞山〕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农民领袖徐寿辉设重兵扎寨西塞山,后被卜颜铁木儿摧毁。明末李自成取南京途中“兵败富池口”,后取西塞山转战鄂南。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三月,洪秀全率太平军弃武昌东下,在西塞山、道仕袱战胜清将向荣的追兵,东进南京建都。第二年太平军西征,第三年太平军与清军争夺武汉均在西塞山展开恶战。

〔抗日战争-武汉会战〕一九三八年十月八日,国民党七十四、八十二、九十三等师,在西塞山与日寇混战五昼夜,重创日军。这是发生在西塞山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

此外,晋末刘裕攻桓玄,南朝宋时萧道成战沈攸之,唐朝唐曹王皋复淮西等均在西塞山留下过血风腥雨。

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的名人

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的名人

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历史人物

2、半壁山:

半壁山在湖北省阳新县城东25公里处的长江南岸,位居鄂赣要冲,三面悬崖峭壁,扼控长江上下,为兵家必争之地。那里孤峰昂举,悬崖如削,突兀江心,屹如关隘,与北岸田家镇互为犄角,地势十分险要,是进入武汉的门户,更是古时的军事要地。但半壁山,只有高百多米,纵深不足一百米的孤立石山,又无树木隐蔽,在现代战争中并不利于防守。

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历史人物

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名人录

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的名人

1938年29日凌晨,田家镇沦陷。接着日寇又集中兵力猛攻半壁山要塞,半壁山终究没能守住,在10月4日沦陷。

3、九宫山

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咸宁市通山县境内,横亘鄂赣边陲的幕阜山脉中段。

公元1645年,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连遭重大挫折,东下的去路均被清军切断,清朝亲王多铎的部队亦从河南归德(商丘)、安徽泗州直趋南京。李自成沿江东下,向安徽一带发展的意图已无法实现,不得已只好向西南方向突围,企图穿过江西西北部转入湖南。

7月26日(清顺治二年六月初四日)李自成行至湖北兴国州通山县九宫山下,突然遭到当地的地主武装的袭击。随行的28名战士先后被杀,李自成在搏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9岁。

清康熙年间费密撰写的《荒书》记载如下:“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岭”时,山民“闻有贼至,群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败。”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赤手搏斗,程九伯不是对手,被李自成摔倒在地,并骑在程九伯身上,“抽刀欲杀之”。但刀被血渍又渗入泥浆;一时没拔出。正在这时,程九伯外甥金某,从背后以铲猛击李自成头部,即刻而亡。

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的名人

巴彦县名人录_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历史人物

巴彦县历史人物_巴彦县的名人_巴彦县名人录

历史小知识

兴国军(永兴军):自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永兴军改称兴国军。

宋代的行政区划分三级(路、府州、县),最高一级为路,路下为府州(府虽与州同级,但地位要略高于州),在军事要地还设置军,军下设县则级别相当于州。

兴国路总管府: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兴国军为兴国路总管府,属江西行省,仍领三县。

元代的行政区划分四级(行省、路总管府、府州、县),最高一级为行省,行省以下为路总管府。元于大都路和上都路置都总管府,其余各路置总管府,掌管一路行政事务。上路秩正三品,设达鲁花赤、总管各一人,并正三品,兼管劝农事,江北则兼诸军奥鲁;同知、治中、判官各一人,下路秩从三品,不设治中,而同知之秩如治中,余与上府同。上下路还各设推官、经历、知事、照磨兼承发架阁、司吏、译史、通事等员。

兴国府:明初,朱元璋改兴国路为兴国府,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通山等市县地。洪武九年(1376)降为兴国州。

兴国州:清朝初期仍然延用明制,兴国州仍辖大冶、通山二县。至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兴国州不再领县。至此,兴国州作为一个独立县级行政单位存在。

兴国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民国政府废兴国州,设兴国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又将兴国县更名为阳新县。

上一篇: 日本人姓氏的起源?为何日本人的姓氏,有山口,松下,井上这些?
下一篇: 寻根问祖:百家姓探讨第20期“百家姓之罗姓起源探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