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披着散文情怀外衣的央视人物传记

披着散文情怀外衣的央视人物传记

披着散文情怀外衣的央视人物传记披着散文情怀外衣的央视人物传记

《黄金时代》:披着散文情怀外衣的央视人物传记

唯一打动人的,还是贫穷中的爱情。

萧红作为女性来讲,是不合格的。但她作为艺术家来讲,是满分。敏感到神经质,残忍,把玩文字的天赋,勇敢,孤独,情感之上……艺术家的特质她一样不落。我喜欢她,羡慕她,佩服她。羡慕萧军那么爱她而潇洒,羡慕她为了写作和爱情可以奋不顾身。两人走投无路时,在那个寒酸的小餐馆吃饭的时候,我想,这是理想化了的所向往的爱情。我们都接受彼此的贫困,我们苦中作乐,我们乐在其中。没有任何掩饰,爱情生发于艺术,升华于贫穷和饥饿。

只有这一个片段,我愿意细细咀嚼,其他的,只有用力回想才记得住了。

从人物塑造上来讲,荧幕上的她欠了些火候。回想起萧红,我们想到坚强,爱萧军。其他的呢?甚至连根本属性文学灵气与孤独,都没有表现的很到位。萧红被汤唯塑造的太过于柔美,阴郁够了,可是缺了力道。还是有王佳芝的印记在,不过也许和汤唯的个人风格有关。从萧红的文字中看出,她是绝望中有淡然,但也有一点狠劲的。你越绝望我越不怕。电影里唯有她在躺在码头睡了一觉的段落稍微体现出了这一点。其他的都易混淆于民国其它的文艺女青年。

萧军更是,性格强调得不够。塑造感不强,不信现在你想像一个词来概括他,有明确的答案吗?最后与萧红的分手交代的太过仓促与混乱,知道导演是想创新,想还原不同的史料让观众自己判断。但也要同时把故事讲好,平行结构它不能乱。值得一提的,冯绍峰真帅,抽烟的时候凝视的时候皱眉的时候。萧军就应该是这样的,潇洒风流,男子气概,爱才。(虽然看他传记上的照片和冯绍峰像得半毛钱都不到)

但郝蕾饰演的丁玲很好,几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她告别萧红时坚毅并且上扬的嘴角,在丁玲身上有一种革命的味道。其他人走马观花,像我这种对萧红的认识只停留在她文章层面的人,基本也记不住几个了。相信大家记住的都是鲁迅的那句拧巴的“密斯许”。至于东北人肯定觉得沙溢的东北话绝对过关,其他的便不再赘述。很多人物都是泛泛而过,一个镜头印象特别深刻。袁泉刚刚出场时镜头从下向上缓缓移动。摄影师使照到她小腿上的阳光惊艳柔美,使她的小腿透过嫩绿色旗袍的遮遮掩掩显得一种朦胧的圣洁。很漂亮,惊鸿一瞥。

必须要提这部电影的摄影。给摄影师涨工资好吗。每幅画面定格一下都是一幅绝美的风情画。稍微浓重一点的油画色调,很沉稳。但由于演员的服装搭配和色调,在很多场戏却使人物显得有些虚幻单薄。场景师也很棒,每个场景都布置得有味道。只有那次萧红和她弟弟在咖啡馆的时候,两人和背景墙的画面有些不协调,不在一条轴线上,整体布景像左下偏移,看着很别扭。不知是导演的疏忽还是刻意安排。

接下来说电影本身。如果没有那么丰富的镜头表达,这电影几乎和纪录片无异。导演用了一种新的镜头形式,把电影和话剧结合起来,让演员时而抽出身来直接对着镜头说话,让几个当时的当事人来分别回忆。但影院毕竟不是小剧场,能理解导演想营造的那种感觉,可不是很成功。每个演员开始对着镜头说话的时候,十分突兀。这水准真的不如央视加的同期声。说到镜头语言,导演真的太吝啬时间了。演员说完台词,镜头停了一秒就马上切至下一个,其实再多停留几秒,真的会让意境更悠远,让观众再细细感受台词中的情绪,或许这停顿的几秒,也再某种程度上弥补一些台词的单薄。

剧情,导演想让电影变成一篇散文,可失败在太贪心,使它仍然是人物传记。是很散,是有一根线在里面,不过线没有绷直。给观众的感觉是,许鞍华导演把她看得史料全铺在观众面前了。萧红的每段历史,详略把握的也不是很好。该舍弃的没有舍,反而让人记住的更少了。很零散,现在回忆着,也还是这种感觉。

(另外,个人认为萧红和萧军的名字来源值得一提,毕竟两人的爱情也是主线。有人说是因为谐音的“小小红军”。不知道是导演觉得不值一提还是疏忽掉了。)

最后想就文学方面说说,我们上学期上了近代文学史,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份书单,三四本萧红的书,却没有一本是萧军的。不过今天看完这个电影,忽然想找来萧军的书看看。影片里说萧军文学上的深刻是后天的勤劳换来的,萧红的文学修养是天生的。确实,《呼兰河传》,《生死场》,看的时候有些烦闷,但看完后会禁不住回想,再看一次便觉得荡气回肠。她的作品总是强调顺其自然,不要争着生,不要畏惧死,一切自有天命。这,可能是她跌宕孤独的一生中感触到的哲学观。而像萧军这样的男人,写出来的东西想必是浓烈豪迈,凌云壮志的吧。他所形容的爱情,会不会也浓重却也飘渺如烟?哪天一定要找来读一读。

综上所述,3分,一分给场景师和摄影师,一分给罗大佑的那首《只得一生》,一分给电影海报的情怀与诚意。嗯,没法再多了。

上一篇: 水浒传人物评析之林冲
下一篇: 呆板又呆萌的Q版人物形象~萌化人的画法!附教程说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