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选片段,更换人物以后情节会怎样发展?你发现李逵、武松与鲁智深的不同点在哪里?
四、小结提升
(1)总结《水浒传》人物鉴赏方法。
(2)继续阅读《水浒传》,选一个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读书笔记。
课
例
点
评
(一)整体性强。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和学生,理应把文本当作教学研读的对象,时刻注意打破文本与读者之间、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藩篱,并保持它们之间的一定张力,以拓展它们之间的多位理解空间和多元意义世界。这是新课标倡导学科核心素养大背景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美好愿景。而本节课的执教者引领学生运用思想、胆魄和智慧递送了这样的愿景。
《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历史小说,既有历史性,也有文学性。它被节选入语文教材,从文学层面阅读乃为理智之举。而对浩瀚巨著的文学意义理解是一个阅读着、赏析着、反思着的纵深体验过程,体验是对创作全部复杂性的整体的、本源的把握。
从体例上看,《水浒传》是长篇章回体架构,每一回是独立个体,又与其前后章回接榫,该授课老师择取且坚守纵向连贯性教学立场,紧扣文本内部的连贯性、作品章回话语方式与章回话语方式之间的连贯性、作品与作者之间的连贯性,使课堂教学内容呈现诠释学循环。
譬如,教学活动一的活动内容为读书名,理结构。通过对书名的理解,明确其含义,清晰其结构特点;教学活动二的活动内容为明绰号,善分类。让学生填写每个人的绰号,接着根据绰号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进而进行分类;教学活动三的活动内容为读细节,品人物。
该老师截取一些关于鲁智深的片段描写,让学生从每个片段中的细节之处分析鲁智深的性格特点,接着模仿鲁智深的语气读句子,更深一层的理解鲁智深嫉恶如仇、爱憎分明又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一方面,整体通过部分得以界定,从部分的意义理解整体的意义;另一方面,部分只能在与整体的关联中来理解,对整体意义的理解将各个部分的意义连接成为一个更大的意义”;尾声布置课后作业“继续阅读《水浒传》,选取一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读书笔记”。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对文本的回溯力和向未来的前瞻性之功效。
(二)切入点新。
文学作品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事物的单纯摹写,也不只是作者生活、情感、体验的表现。倘若仅仅根据作者的意图或者教学参考书上的“参考”来理解作品,就容易形成文学作品教学的荒漠。
然而,该老师能发现教学中的荒漠,能视那些别人觉得约定俗成、四平八稳的,当成不可思议,然后在荒漠中找到泉水,把超越雷池、新颖别致的东西,当成我们都能理解、借鉴的经验。
例如本节课的联系反馈三,先引用金圣叹的话,让学生知道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接着选用的两个事件,通过假设和比对在相同的情节下得出不同人物的表现,发现同类人物的不同之处。
问题引领:任选片段,更换人物以后情节会怎样发展?你发现李逵、武松与鲁智深的不同点在哪里?主要步骤是由鲁智深、李逵、武松所使用的兵器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人物在相同情节下的不同表现,进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方法论准。
本节课该老师综合运用活动教学模式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由三个活动、对应于三个大问题、配有若干个小而具体的问题支撑40分钟的课堂,带着“问题”去“活动”,在“活动”中探讨“问题”,实现了学生主体历时性和共时性参与,学生主体性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得以具体化、对象化,倾向性、投入性行为于“期待效应”的发酵中得以落实,整节课充溢了自主性学习、全员性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习者的思维碰撞、智慧奉献意识。
除上述所评之外,我还得到两点启示: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个不断向外敞开的过程,是一个更加常态化、更加建设性的过程;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整本书),应该像意大利学者伊塔罗·卡尔维诺说的那样:“一方面需要把经典里面蕴藏的信息读出来,读到当下的世界里来,读到你自己身上来;同时,也需要把当代的信息读进去,把你个人的信息读进去,读到经典里面去。这个当下的世界和当代的信息,这个你个人,就是你在你位置上所感受和意识到的。”
卞迎宾:
男,中小学二级教师。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9月参加工作。1次县级优质课一等奖,2次市级优质课二等奖,1次市级课题。新乡市文明教师,获嘉县优秀教师,获嘉县模范班主任,获嘉县先进个人。
教育感言:
爱吾之所爱,教吾之所知,尽吾之能。
完
供稿/卞迎宾
排版/朱永芹
审核/乔丽丽
扫
码
关
注
阅人悦己阅品格
读语读文读生活
——岳喜红名师工作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