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旋律电影传播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需要以人物形象为载体。传统主旋律在银幕上创造了一幕幕“英雄的神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主旋律电影不断施行商业化改革,在人物的塑造上逐渐改变了扁平化的手法,对人物的挖掘逐渐深入,使人物形象越来越贴近生活更加立体和鲜活。
如今,在新主流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区别于以往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塑造“英雄”转变为“人”,解构了以往创作中人物呈现的严肃性,淡化英雄的神话性的固定模式,人物被赋予更具真实感、多样化的性格魅力。
当前新主流电影的创作边界在不断拓展,塑造出形形色色的人物,首先是对传统的“高、大、上”的革命形象进行重塑;
其次,创作更加贴近现代生活的人物,打造更加具有时代特征的英雄——不同岗位的英雄,如机务人员、消防员、医护人员、运动员等,成为大众新的信仰;
最后,将视点下沉到城乡市井平民百姓的生活,真正重视了“人”的价值,与观众零距离对话,展现普通人对社会国家的贡献以及他们身上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主流电影通过对人物的重塑体现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即爱国与身份无关,不管平凡或高尚,只要怀有炽热的爱国之心,都可以为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立体的群像英雄塑造——“千人千面”的英雄
立体的群像英雄是新主流电影中人物区别于扁平化英雄的典型特征之一。以往的英雄人物被赋予重要的政治使命,行为动机具有模式化的特点,缺乏内在的行为动机,影片重视对集体的刻画,消解单个人物的个性。
新主流电影通过借鉴好莱坞电影中英雄形象的经验做出创新,好莱坞电影塑造英雄的方法注重表现个人主义的英雄,如《拯救大兵》中的约翰·米勒、《壮志凌云》中的特立独行的驾驶员麦德林、《勇敢的心》中的威廉·华勒。
新主流电影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创作方法,但又区别于这种方式,开拓了群像式的人物塑造模式。立体的群像英雄特点表现为:
首先,影片依然强调中国传统电影中集体的力量,避免落入好莱坞电影中一人力挽狂澜的模式,其次又区别于以往千人一面的扁平化的人物,表现为群体中不同人物在性格上的差异性,且不刻意回避性格中的缺陷,呈现千人千面的特征;最后,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每个角色都能充分彰显个性,在影片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这种人物形象的立体化、多层次的群像呈现,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观众的审美趣味,兼顾艺术和商业的需要。近几年很多新主流电影中对英雄人物的塑造都是立体群像人物塑造的方式,并且对人物的刻画非常注重细节的呈现。
如《红海行动》以撤侨为题材,人物为蛟龙小队8位成员,在职业上各自擅长:领导者——杨锐、爆破手——徐宏、机枪手——“石头”、观察员——李懂、狙击手——顾顺、女机枪手——佟莉,8人分工合作共完成五次任务,在不同的任务中既展现了个人的特色,又展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共同组成了蛟龙突击队这一英雄小组。
在表现蛟龙小队英勇形象的同时,影片也毫不避讳显露出不同人物的性格上的脆弱之处,如:需要吃糖缓解紧张的“石头”、犹豫胆怯的李懂,还有承担压力也表现出很大焦虑的队长,随着剧情的发展,每个成员在团队的关怀下互相帮扶,各自突破和成长。
如:李懂最终在顾顺的鼓励下实现自我突破,成为狙击手;而恐惧战争的“石头”敢于挺身而出为团队英勇牺牲;作为通信兵的庄羽,为小队能够继续完成任务无惧死亡,用生命连接上通讯器。
在女性角色设定上也有所突破,表现出女性角色兼顾谋略,同时又不失女性柔美的特点,塑造佟莉和记者夏楠两位有血有肉的人物,蛟龙小队各具特色又有血有肉,带给观众良好的观影体验。
《湄公河行动》以缉毒为题材,塑造了沉稳老练的高刚、机智勇敢的方新武、忠义英勇的公安部长、冷静专业的女医护多个角色,在打击缉毒犯罪行动中,观众既可以看到每个人单独行动中散发的魅力,也可以看到通力合作时展现出的集体的力量。
展现出中国警察英勇顽强的高尚品格,影片和《红海行动》一样,立足国际视野,展现中国军人的力量。
《烈火英雄》讲述了油管爆炸引发的大型火灾事件,主要人物队长江立伟是一个背负重大失误的战士,在家庭中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人物最终面对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命,勇敢重进火场,承担起“8000转”的艰巨任务,完成人物的蜕变;
王璐和徐小斌是一对情侣,灾难发生时正在拍婚纱照,接到任务后,二人毅然脱下婚纱参与任务,不幸的是徐小斌在任务中牺牲,王璐难以压抑极度的悲伤,镜头细腻地表现了她得知这一消息时的细节动作,使人物富有情感;
还有一位准备退役的消防员,最后为了拯救队友选择牺牲自我。再如影片《长津湖》《八佰》《金刚川》等,使用群像英雄的手法塑造出一个个革命英雄,令人可歌可泣。
新主流电影中塑造了大量有血有肉的英雄,每个人物都有情有义,他们面对国家的大爱与个人的小爱时都选择了国家,选择人民、选择保护他人。
新主流电影通过塑造这些人物,能够更好的将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等主流价值观传递给观众,同时,在人物塑造中怀有一种基本的伦理关照,又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人间的温情。
职业化英雄——承载信仰的新形象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是人类最持久、最稳定、排他的一种精神力量。
在革命年代,革命者的目标是自由与解放,革命英雄是人民信仰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以往主旋律电影塑造了一批让人民顶礼膜拜的人物形象,包括革命勇士和国家领袖的光辉形象,成为人民的精神信仰和榜样。
新时代中的人们更希望拉近自己与英雄之间的距离,建立起自己与英雄之间的联结,在这种背景下,人民渴望在生活中存在可以崇拜的英雄,但又不愿让英雄高不可攀。
在电影中,观众的这种心理影响了观影的最终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新主流电影塑造英雄形象要既陌生又熟悉,不仅要兼顾拯救人民生命、保护国家财产的崇高使命,又要在现实中有迹可循。
近几年新主流电影在塑造革命英雄传统上,开始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的英雄,电影市场上出现了根据“川航3U8633航班紧急迫降事件”改编的《中国机长》、根据解放军救援队救援故事的《紧急救援》、根据“大连716事件”改编的《烈火英雄》、表现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工作的《中国医生》。
这些影片分别塑造了中国机组人员、解放军人、医护人员、消防员的英雄形象,填补了现代社会中承载信仰的载体缺失的问题。
在影片中,没有突出个人的贡献,而是塑造了某种“职业”的伟大,当观众走出影院,在心中记住了机组人员、医护人员、解放军、消防员的伟大,无意识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这些职业的工作者联接在一起。
剧作家罗伯特·麦基提到:“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都用在工作上,但影片很少看到他们的工作场景。原因很简单,大多数工作都是乏味的,也许工作者不感到乏味,但观看他们工作却是乏味的事情”,因此,麦基强调进入人物,需要问询他24小时的各个方面,展现他的工作内容。
反观新主流电影,银幕上对职业化英雄的塑造方法是通过了大量镜头展现他们工作的内容,并呈现给观众他们工作中无法接触的部分(如医护人员救助病人救助的过程、机长驾驶飞机的真实状况等),满足观众好奇心,提高观影欲望。
最后,观众了解了人物工作困难,体会到角色在救死扶伤过程中的艰辛,感受到作为医生、机长、解放军、消防员等职业的崇高性,一种肃穆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将这些人当作大众信仰的新寄托。
新主流电影通过对某种职业中工作人员的塑造,弥合了这个时代观众与英雄的距离,创造了给予观众寄托信仰的载体,满足观众渴望崇拜英雄的心理需求。
通过对不同职业工作内容的细致描述,使英雄的形象逐渐丰满和深刻,通过英雄形象身上展现出的坚韧品格和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电影观众。
实际上,社会中每个职业都为社会主义服务,都值得深度挖掘,未来新主流电影对“职业化英雄”的塑造充满无限可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