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视域下幼儿礼仪教育的策略研究
[摘要]为了促进幼儿礼仪教育的发展,解读“国学”视域下幼儿礼仪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提出唤起社会各界深入重视、督促幼儿园国学视域下幼儿礼仪教育的顺利开展等有关策略建议。
[关键词]国学;幼儿国学礼仪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04-02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各界人士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精髓的学习与传承,引起了“国学热”现象,但在国学与幼儿礼仪教育的结合中存在一些争议。3~6岁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在幼儿期开展礼仪教育对其发展具有独特价值。“不学礼,无以立”,通过国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提高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往能力,为其一生的礼仪素养奠定基础。
一、国学与幼儿礼仪教育的内涵
国学即一国之学,区别于西学,从古流传下来,其内容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不是所有的都值得被采纳,需选择适合幼儿的国学内容进行学习和研讨。笔者认为国学以古书典籍为载体,是从古代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及智慧的结晶,是优良的传统美德及道德思想。
礼仪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交往准则的总和。幼儿礼仪可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对人友好,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来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综上所述,幼儿礼仪教育是指教育者针对3~6岁的幼儿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期望其能在幼儿园、家庭及社会中遵守基本行为规范和交往准则的教育活动。
国学视域下幼儿礼仪教育指人们从国学的视角出发,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将国学的精华部分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提升幼儿文明礼仪素养的教育活动。
二、国学视域下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指南》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中国以文明礼仪之邦著称,其礼仪教育思想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学礼仪教育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品格,利于幼儿在成长关键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幼儿的礼仪文明素质高低影响着国家的整体素养水平,小到关乎孩子的精神面貌、为人处世方式及人生幸福,大到关乎整个社会风气及民族命运。所以,以国学为依托加强国学中礼仪文化精髓的挖掘与传承,重视、探究和实施国学视域下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深远。
三、国学视域下幼儿礼仪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唤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1.政策的倾斜
由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出面,带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国学研究者、学前教育家等专业人士根据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国学的精华,促进幼儿礼仪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比如,整理归纳幼儿礼仪教育的国学内容,以《纲要》或《指南》的形式下发给各幼儿园,要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
2.环境氛围的营造
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精神环境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便于幼儿文明礼仪的培养,可以在公共区域绘画有关国学礼仪方面的图片,如《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展现在幼儿面前,加深幼儿记忆,融入其精神层面,使其学以致用;亦可以用这些优秀的国学经典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传唱大街小巷,丰富幼儿的精神环境;坚决打击社会上披着“国学”外衣的辅导机构,国学教育不是复古,不是身穿汉服,更不是诵经及国学经典的背诵。
3.现代科技的应用
3~6岁的幼儿喜欢生动、逼真、夸张、有趣的形象,可以从国学中选择一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容,制成有关幼儿礼仪教育方面的视频,在观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幼儿礼仪。
利用电视、网络、抖音、西瓜小视频等现代科技手段,制作一些有关幼儿国学礼仪的公益广告或片段循环有序地播放,在潜移默化中可对幼儿、家长乃至整个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或建立幼儿国学礼仪教育的资源共享平台,为愿学、想学的各界人士提供学习平台。
4.幼儿教师的培养
(1)注重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
职前培养是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首要环节,注重未来幼师国学素养的培养,关系到幼儿园国学礼仪教育的持续发展。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学校积极与本区教育主管部门协作,把国学特别是礼仪方面的内容加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编制国学课程,促进国学理论与专业发展的融合。
如某师范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和教育部门的号召,在校内掀起了学习“国学”的浪潮。一方面,校长牵头带领着语文教研室和学前教育部的教师共同编写了《国学经典》《中职国学读本》《国学选读》等校本研修教材,并积极引导教师申报国学有关的课题研究,深入探讨国学理论与未来幼儿教师的国学素养;另一方面,经常聘请国学教授为全校师生做报告或带领学生参观国学馆,充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国学实践,提高未来幼师的国学素养,为其以后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
(2)统筹规划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
省教育部门在调研全省学前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聘请国学理论专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系统规划培训内容,通过现场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幼儿教师国学素养的提升,为幼儿教师如何选择国学礼仪教育内容和策略指明方向。
(二)督促国学视域下幼儿礼仪教育的顺利开展
1.园领导加强对国学礼仪教育的重视
幼儿园所有员工尤其是园领导应重视国学,明确其内涵,选取利于幼儿礼仪和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国学精华为教学内容,团结协作,促进幼儿礼仪教育的发展。
通过幼儿园问卷调查发现:有的幼儿园会定期开展关于国学促进幼儿礼仪教育的集体教研活动,集众家之长,提升了整园教师国学礼仪教育能力;有的幼儿园开展关于国学促进幼儿礼仪教育的同课异构和公开课评选活动,激励园内教师积极研讨,促进全园教师国学礼仪教育的发展。
2.提升教师国学礼仪素养
哲学家张岱年曾说:“我们常讲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何判断传统文化的优良成分和腐朽的成分,依我看来,优良传统占1/3,腐朽的东西占到2/3。因此,我们要分清多与少、大部分与小部分的关系。”比如,某些国学读物过度重视群体、君臣、社会价值等,否认儿童的个体价值,过度束缚人性,压制人的本能和天性等。以《弟子规》为例,讲述了儿童在家、对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需恪守的行为规范,可里面存有愚孝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辩证地对待国学内容。教师可多查阅国学礼仪方面的书籍和网络资源,如“国学馆”“育灵童国学教学资源系统”“弟子规公益网”等,丰富国学礼仪知识,增强国学素养,时刻谨记所教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实际,尝试开展国学礼仪方面的主题活动和幼儿体验活动,让幼儿感知和实践礼仪。
3.创设国学礼仪教育环境
幼儿教师应鼓励幼儿参与国学礼仪教育,创设特色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潜移默化达到礼仪教育的目的。在空间上,可在班级的墙面、通道、走廊等区域布置适合幼儿国学礼仪教育的古诗词、图画或图文结合的作品,吸引幼儿注意力,如孔融让梨、一诺千金、荀巨伯远看友人疾等。在内容上,环境创设不是一成不变的,应与教学活动相适应。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计划,统筹规划礼仪教育的内容,如定期结合幼儿实际分别布置生活、学习或公共礼仪等国学专题。在材料上,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多提供适宜、变化、操作性的材料,小班多提供成型的、功能单一、便于操作的材料,中大班尤其是大班多提供些半结构化的、功能多样的、相对有挑战的材料。
4.丰富国学礼仪教育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注重幼儿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和互动中获得国学礼仪教育。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体验情境、扮演游戏、操作实践、故事或动画欣赏、榜样示范等全方位地促进幼儿内化国学礼仪教育。
某园教师利用自己的穿着打扮、环境布置、古饰品等,打造出一个“古色古香”的班级环境,让幼儿扮演国学礼仪教育中经典中的角色,如程门立雪、孔融让梨、黄香温床等,在情景和榜样示范中加深对角色的认识,通过操作,感知幼儿礼仪教育的具体内容。如从《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国学读本中挑选礼仪教育精华方面的内容,与奥尔夫音乐、舞蹈、手语、儿童剧、体操等相结合,促进幼儿对国学礼仪教育内容的理解;亦可在幼儿餐前、饭后、起床等零碎的等待时间播放礼仪教育方面的国学音频和视频,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礼仪行为。
5.重视家长和社区的配合
为了避免产生“5+2=0”的礼仪教育结果,幼儿教师可通过国学礼仪教育专场活动、讲座、幼儿国学礼仪评价表等多种活动与家长沟通,激发各群体学习国学礼仪知识的积极性。幼儿教师要深入了解家长,如某家长是国学理论的爱好者,可以请其开展国学礼仪教育的专题活动,发挥家长优势,促进幼儿礼仪的发展;有的园会定期安排一些亲子活动,如共度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在开心愉悦的节日氛围中渗透国学礼仪教育;有的班级让家长记录并及时反馈幼儿在家的礼仪表现,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礼仪教育。
幼儿教师应注重联合社区,在社区开展习国学知礼仪、国学礼仪教育专题讲座和儿童剧等活动,吸引社区人员参与,让其知礼、用礼,传承国学礼仪教育,规范幼儿的礼仪行为。
[注 ]本文系2017年度安徽省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学’视域下幼儿礼仪教育的探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JG17027)的研究成果。
[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西师范学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