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中国诗词大会》吗?这档以中国古诗词为题材的节目,就像综艺界的一股清流,激发了大家心中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情怀。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冠军,来自上海的16岁选手武亦姝更是一时“霸屏”朋友圈,让更多观众了解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天,这场“国学热”也刮进了杭商大学首期精英董事长班的课堂。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何俊,向学员们介绍了“宋明理学”的两位代表人物朱熹和王阳明,与学员们分享传统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之间的联系。
导师名片
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全国朱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朱子学研究会会长。
为什么“国学热”兴起?
何俊说,有关国学的这些内容大家可能接触得较少,但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愿意专门拿出时间学习传统国学?
从企业自身来说,就像办企业一样,不管企业做大做小,总是有基本的定位,企业是在哪个行业,在行业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市场是怎样细分的,想解决市场中的什么问题,提供什么产品,总是要这样考虑,思想家同样如此。
而很多国学思想与管理企业也是互通的,比如,我们要求员工要“敬业”,“敬业”就是“持敬”,朱熹思想的核心概念。
还有一句话叫“做事凭良心”,我对你好,你对我好,你的活做到几分都是凭良心的活。而“良心”二字就是阳明思想的核心。
而从大环境来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也有一波文化热,但很快就偃旗息鼓了。为什么?上一波的文化热完全是学院里的学者,可以说是先知先觉,或者说有一种远见,有一种关怀,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因为没有社会基础。
但现在这一波的文化热是由社会所需求的,不完全是自上而下,而是长期的民间积累的欲求。我认为这个文化热非常重要,请大家了解国学,不能够只是停留在表象过程当中,要多多少少触摸到内心的东西。
什么是“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第二次开花。在汉代汉武帝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以后,儒家思想变成了主流意识形态。可在汉代后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本土的信仰热衷佛教。宋明理学是中国文化面临佛教的长期冲击之后,在它的消化基础上,儒家的再次复兴。所以,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我们讲朱熹是“第二个孔子”。
宋明理学和先秦儒学有什么区别?第一,先秦儒学更多的是经验性的表达,理论形态是不那么清晰的,当然它需要理论,但理论比较散,更多以经验体现出来。但是,宋明理学非常有体系,非常理论化。
第二,先秦儒学是对上古文化的传承创新,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体现在吸收佛、道思想,完成对宇宙、自然的思考,使儒学成为可解释万事万物的哲学。
何俊今天介绍的就是“宋明理学”的两位代表人物朱熹和王阳明,一起分享他们的核心思想。
朱熹
何俊说,学习朱熹思想就是要学会认识事物的道理,这是朱熹思想的核心部分,这部分也是朱熹哲学对宋代以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重要奠基。
理气混合一元论
理气混合一元理论是中国文化的宇宙观、自然观,古代就有这个思想,但是到宋代以后就更为明确。中国人认为整个世界是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形成,这个基础是什么?就是气。气是什么东西呢?大气的“气”、空气的“气”,这个字在中国的繁体字里有米,不仅是物质,还有能量,所以整个世界就是一股气。
朱熹认为每个事物都有理,事事有理,物物有理。现在格物是要穷这个理,了解这个理,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总有那么一天,会豁然贯通。这是他们的思想基础,理气混合的观念就在这个基础上。
朱熹的理气混合一元论,就是想告诉我们,虽然生活当中面对的现象,所有事物表达出来形形色色,但背后都有一个道理。要了解这个道理,才能成为行动的自然,才能成为人生的方向。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管是面对老板、中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有时会觉得沟通很累,甚至觉得对牛弹琴。为什么?因为他们不认识这个理,也没有这样的认识。
所以,企业管理者们要花时间读书,提高自我认识水平,也要让你们的中层干部和基层员工接受培训学习。要想组织真正强大起来,就一定要变成学习型的组织。
中和说
什么是“中和”?中和就是恰好。
“性者心之理”,我们讲理是道理,天理落到人身上就是性,气落在人的身上就是情,心是统性情的。所以,怎样让情的活动能够围绕着性,并且使性变得丰满,这是关键,这就是中和。
比如,做茶杯的企业,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如果只是固守在这个地方,产品质量不改变,技术不提高,即便已经很熟能生巧,但某一天企业也会面临死亡,因为你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企业的生命在于不断改造,为市场提供永远新的产品。就算只做茶杯,也要增加茶杯的个性化,提高技术含量等,还可以做茶托,要做茶叶等延伸产品。这就是性情的丰满,处理好性情的关系,就是所谓的中和。
心说
何俊认为,朱熹表达的是“人的心主宰身体,精神是身体的领袖”。它和主气相区别。如果企业的发展和变化总是因为外人的影响而变化,就是所谓的“客气”。所谓主气,就是要有主体性,有自己的目标、意愿响应。
格物致知
致知在格物,天下的事物都是有道理的,只是因为对道理没有把握清楚,所以知识就不完整。《大学》开始教育人的时候就一定要让人了解天下的事物,通过已知的道理了解未知的道理,一点一点用功久了,有一天自然豁然贯通,无所不达。这也是朱熹学问的着力点。
王阳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阳明学的思想就是三个核心: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外无物
什么是心外无物?首先解释“心”,心是精神,可是到阳明这里,不是,心是一个本体。“本体”是哲学概念,本体是万物存在的基础,是万物存在的依据,是万物存在的源头。
企业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好像是市场要求你提供,但反过来,企业家也可以理解到是你们的产品在引领这个市场,引领人家的消费。所以,他的思想“心外无物”的核心就是让人的主体精神挺立,人成为自己的主宰,不再是浑浑噩噩的。
知行合一
阳明思想“知行合一”的重心就是磨炼。他要求人在事上磨炼以后,让精神能够专注,从而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够定。请大家注意“定”,就是要守得住,要能把控,不能心急浮躁,一有风吹草动就出问题了。
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
一个真正拥有传统文化修养的人,一定也是一个拥有世界胸怀的人,一定是有当代意识的人。
对传统的精神习得,并不是一定要穿一件长袍,也不一定要穿一件汉服,最重要的是在传统当中体会它的用意,然后用这个精神丰富自己,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许许多多的思想系统,来应对当下的世界,创设出结果,创设出你要发展的东西。
我们看马云,马云的成就,他所谓的新商业模式就是对人需要的满足,因为人们有这样的需要,现代的技术恰恰又实现了这个可能性,他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开发出新的产品、新的平台、新的服务,一点点的延伸出去。
所以,这就是王阳明讲的“心是万物之原”,说到底,这个世界是人创造的,就是用他的精神去感悟、去引领。所以,学习阳明心学,实际上就是让我们自己认真体会在生活当中认为有什么需要,如果你能出一个服务的工具,那你就成功了!
学员互动
学员提问1:我想多学习一点关于阳明心学方面的知识,针对我们学习时间少、专业知识有限等实际问题,能不能推荐一些可行的学习方式和形式,或者是媒介?
何俊:作为一个普通的现代人要了解传统,要了解儒家思想,最切实的读书,其实就读《论语》。在中国的著作里,如果只让我推荐一本书的话,那就读《论语》。它有几个好处:第一,它是一句话的形式。今天读一句,明天读一句,不一定要连续读完。第二,《论语》的文字比较易懂,现在有很多的注释本、白话文,要简单理解意思是没有问题的。第三,《论语》这个书可以时常读,时时体会。就像古人讲,年轻时候读和老了以后读体会完全不一样,可以随着自己的实践和自己的人生阅历增加,就会更有体会。
学员提问2:您如何看待马云和宗庆后的虚实之争?
何俊:我认为,两个不同时代,不同企业家,从自己的角度强化自身的重要,这本身完全是对的。任何的经济市场,不可能只有线上没有线下,事实上马云也不是只有线上没有线下。简单地讲,淘宝买了东西以后,至少还要送,不可能只是点击,还要有物流。物流还有产品到家里,这肯定是依托在线下的。
但回过头来讲,从中国哲学来说,从气的角度,阴阳之道,虚实相和才是正道,才是王道。如果只是实,没有虚,就不能发展,也缺乏未来的空间。如果只有虚,没有实,那路也走不长。
学员提问3:您如何看待马云提出的“为市场立心,为商人立命,为改革开放继绝学,为新经济开太平”?
何俊:关于为市场立心,市场已经由来已久,不是因为马云才有。“为商人立命”,作为企业家和商人,也许马云希望为今天的商人注入新的责任感。《周易》里说“利是义之合也”,利是建立在义的基础上,不可能没有道义的利存在。所以,企业家要思考的是怎么为市场提供好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只要有了好的产品,有了优质的服务,根本不愁没有回报。
所以,我认为马云套用张载的四句话,表达了今天中国企业家和商人有一个群体性的自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之一,也符合阳明先生讲的“主体精神的挺立”,无可厚非。
学员提问4:如今,一些家长将孩子送到纯粹学习传统文化,背诵经典的私塾,等到一定的年纪,再将孩子送到专门的学堂。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何俊:这种现象引起了很多的关注。现代的教育当中的确存在问题,是知识导向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结合在一起,变成了非常刚硬的方式。它的特点是强调知识,而不太强调人的德行培养。
但让孩子完全游离于现代的教育,这样的尝试可能会培养出一个特立独行、温文尔雅的理想君子,也可能是一个失败的结果。作为一个家长,我大概不会走这条路。我觉得,教育孩子只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当中,适当增添一部分内容,比如一部分传统的知识。
总体来讲,我强调多元性,千万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读“四书五经”了,那是不对的。还是应该在世界的眼光里看中国,我很想让被教育者成为世界中的中国人,就是要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
学员提问5: 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争议?
何俊:为什么是“存天理,灭人欲”?关于“天理”,就是要努力去做,这是人要追求的东西。"灭人欲"并非要禁绝七情六欲,要灭的是贪欲,也就是"非分之想"。所以,这是理学家的宗旨。从这个角度来讲,理学家的目标和方向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问题是理学家们,在过程当中有时候方法、做法上显得不通人情。另外,许多讲理学的人,他们并不能够像朱熹、王阳明那样躬身实践。所以就显得理学家们好像口是心非,但我觉得,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但他讲的这个道理对不对又是另外一回事。
记者 沈旭辉
图文编辑| 0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