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国学教案20篇中班.pdf 25页VIP

国学教案20篇中班.pdf 25页VIP

国学教案20篇中班.pdf 25页VIP国学教案20篇中班.pdf,国学教案20篇中班 《国学教案20 篇中班》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 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国学教案 20 篇 中班!

国学教案20篇中班《国学教案20 篇中班》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 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国学教案 20 篇 中班!(1)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狐假虎威》含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 趣。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活动准备: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2、《语言》下P.5.活动过程:一、说说狐狸和老虎--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 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第 1 页 共 25页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三、想想其中的道理--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活动反思:《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 狐狸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 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

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 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大胆的表现。同 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 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 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 度太大。(2)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望梅止渴》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成语故事“望梅止渴”的含义,理解故事内容,理 解词语“望”“止”“沉思”的含义。2、通过故事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3、初步体会成语的结构特点,对成语感兴趣。第 2 页 共 25页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 的乐趣。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梅子每人一颗。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44、磁带/CD。【活动过程】一、品尝梅子,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师:你吃过梅子吗?你感觉吃梅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请幼儿品尝梅子,说说自己的感觉。)师:你听过有一个成语,叫做望梅止渴吗?我们一起来听 一听这个故事。(如果有幼儿知道这个成语,可以鼓励他说说自 己对成语的理解。)二、教师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师:究竟什么事望梅止渴呢?—教师再次进行讲述故事,边讲述,边提问,帮助幼儿进 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播放故事 CD,请幼儿看着图书,进一步理解故事。—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看着图书,试着说一说望梅止渴第 3 页 共 25页 的故事。三、通过讨论,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师: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它是什么意思?四、拓展经验,进一步了解成语。1、鼓励幼儿积极说出自己知道的成语以及含义。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教学反思: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 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 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 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 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3)中班语言优秀教案《蹦蹦跳》含反思【教材分析】诗歌《蹦蹦跳》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小诗,符合中班幼儿的 理解水平。诗歌语言简练,富有节奏,通过简短的几句,把小 动物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整首诗歌读来朗朗上口,从中 可感受到生动的游戏趣味,带给幼儿一种活泼美好的精神感 受。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并理解诗歌,并能用恰当的语言、动作表第 4 页 共 25页 现自己的理解。2、鼓励幼儿模仿诗歌句型说一名话,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 己的想象。3、培养幼儿乐意倾听别人讲述的习惯。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 的乐趣。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 语言描述图片内容。【活动准备】1、电脑课件《蹦蹦跳》。2、青蛙、白兔、袋鼠、麻雀头饰若干个。【活动过程】一、谈话入课题。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介绍它 形象的动作特征。师:“小朋友,听说你们都很喜欢小动物,是吗?那请你 与好朋友交流交流,你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会做些什么动 作?”二、欣赏诗歌。结合播放课件,让幼儿理解、感受诗歌。1、播放课件“蹦跳”中“青蛙捉虫”的一段。(1)看!谁来了?在干什么?它是怎样捉害虫的?(2)启发幼儿模仿青蛙蹦蹦跳动作,边学说“小青蛙,蹦第 5 页 共 25页 蹦跳,捉害虫,吃个饱”。2、播放课件“蹦跳”中“小兔采蘑菇”的一段。(1)师:“小白兔,蹦蹦跳,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大 胆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情景。(2)让幼儿仔细观察,小白兔跳到山前干什么,跳到山后 干什么?(3)师幼一起学做小白兔,边念边跳“小白兔,蹦蹦跳, 跳到山前采蘑菇,跳到山后吃青草。

”3、师:“看,还有谁也在蹦蹦跳,它们蹦蹦跳在做什么 呀?”。播放课件“袋鼠、麻雀蹦蹦跳”的一段。(1)唷,原来是谁在蹦蹦跳?(2)教师模仿小袋鼠头一伸一缩,让幼儿说说大袋鼠袋袋 里的小宝宝在干什么?然后模仿练习“大袋鼠,蹦蹦跳,袋袋里的小宝宝,探头 又探脑。”(3)小麻雀,蹦蹦跳在干吗呢?请个别幼儿模仿练习“小 麻雀,跳到枝头唱个歌,跳到地上做做操”的动作,然后集体 模仿练习。4、播放“儿歌”钮内容,借与儿歌相关的四个动物画面, 帮助幼儿记忆儿歌。引导幼儿边看动画边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第 6 页 共 25页三、儿歌表演。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戴上,说到哪种动物,就 请戴该头饰的幼儿进行表演。根据幼儿兴趣,可互换角色头饰 再继续诗歌表演。四、仿编活动。1、会蹦蹦跳的动物还有好多好多,你知道还有谁也会蹦蹦 跳呢?在幼儿讨论后,播放“动物”钮的内容,让幼儿观看。2、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以蹦蹦跳为线索,编一 句与该动物有关的话。3、请幼儿自由组合四人合作,模仿所学《蹦蹦跳》仿编诗 歌,并进行交流。五、开放活动。1、播放“游泳”钮的内容,让幼儿观看这些动物在干什 么,是否可用蹦蹦跳来讲它们的动作,让幼儿思考该用啥恰当 的话来描述它们的活动内容。

2、请幼儿大胆说说自己仿编的有关游泳的诗歌,教师给予 肯定和鼓励。六、延伸活动,激发幼儿继续进行仿编的热情。大自然中的动物,它们有的会蹦蹦跳,有的会游呀游,有 的会飞,有的会爬,小朋友们可要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根据它 们的动作,为它们编出好听的话,相信小朋友都是很能干的。第 7 页 共 25页【活动评价】本次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诗歌内容演释成形象生动 的动画,使教学内容的声、情、意、色直接作用于幼儿视听器 官,使儿歌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它既符合幼儿喜好鲜艳动态 画面的特点,吸引其注意,又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 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了。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得轻松、愉快、 积极,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该活动既具有领域的特色又突破了领域的局限,活动中 “看看”、“说说”、“做做”自然相连,让幼儿在多种感官 的互动中获取经验、理解诗歌,并用恰当的语言、动作表现自 己的理解,模仿诗歌句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从游戏化的 趣味活动中,带给孩子们活泼、美好的精神感受。附诗歌《蹦蹦跳》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虫,吃个饱。大袋鼠,蹦蹦跳,袋袋里的小袋鼠,探头又探脑。小麻雀,蹦蹦跳,枝头跳跳唱个歌,地上跳跳做做操。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

上一篇: 国学热别走偏了,实质是要弘扬中华文化
下一篇: 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