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传承民族复兴的精神命脉,续写国学春天里的故事,再次从这里拉开序幕。
何为内圣外王之道?怎样做到国学与管理交相辉映?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3月26日-28日,数十位知名学者,300多名学员,80余名奉献者,进行了一场“国学与管理高峰论坛暨第41期企业家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简称“国学研修班”)”的文化践行盛宴。他们严格做好疫情防护,经过精心挑选学员,邀请国学研究、实践专家,用传承千年的儒释道智慧,为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解决人生和事业上的困惑和难题。
在文化自信中,践行国学;在道与术的融合中,经世致用。中南大学教授、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颜爱民精心布局课程,国学从内容上发力,践行从实用性上侧重,直面现实社会和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多维度探寻国学基础和时代智慧,将理论性、趣味性与实用性和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形成国学基础探寻、智慧研究和价值践行为一体的内容体系,让国学践行既回归传统又与时俱进。
探寻国学基础 实现天人合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3月26日国学研修班开班典礼上,湖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会长陈叔红发表致辞,他强调,国学研修班要坚定文化自信,托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尤其是在课程内容上,既与时代同行,又要为现代管理发展服务;在国学践行中,要让历史智慧与现代管理交相辉映。
遵循着陈叔红所强调的国学践行路子,国学研修班的内容在不断地变革与落地。“我们发起国学践行,是因为忧心信仰缺失、道德滑坡、传统文化传承乏人,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也必须革新内容,寻求国学践行现实需要和发展土壤。”在颜爱民眼里,国学研修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内容灌输,而是从最初的解决国学与管理的问题,到国学与公益,再到国学与管理、国学与文化自信,内容一直在动态优化。
紧跟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配合国学研修班内容改革创新,颜爱民带头革新课程内容,率先从国学基础上溯源,奠定课程内容方向。他同步开设了《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管理的哲学基础》和《循义生利: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道》两门重量级课程,同时亲自领衔践行要义,从探寻国学的天人合一基础,到容人识人、打造高效管理团队,再到“居仁由义”的企业利益观,通过构建“天人合一”的哲学源头,寻找与时代主题相关的汇聚点,致力于解决当今企业的管理问题,从而达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颜爱民的授课犹如春风拂面,带来的是文化信心和企业发展的希望。他在《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管理的哲学基础》课程内容提到,“天人合一”思想源自被誉为中国“六经之首”的《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的哲学源头,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基本出发点与立足点,构建了由“人”到“天”,由社会到自然的沟通桥梁,是中国的古代管理能有效地实现由“天理”到人心的具体操作。
探寻国学哲学基础后,颜爱民通过一堂《循义生利: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道》课程,立体化解读国学与企业管理的关联。他从企业管理和企业家的“仁”源探析,讲到居仁由义和“义利管理”。他认为,“仁”为“人”与自然万物相处之根本规则,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员工的“义”都源自“仁”,更深一步是源自于“天人合一”,所以企业的现代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之道也就是要有情有义,就是要有“天人合一”的智慧。
研究国学智慧 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
为了聚合众多学者研究探讨,攫取千古圣贤智慧服务于现代管理,颜爱民选取具有研究性和实践性的课程,邀请具有研究思维的导师授课,来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
他请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学系教授张钢,以儒家文化的研究,分享历史文化如何融合于现代的领导力之中;邀请著名学者、著名作家唐浩明,以《曾国藩的识人、用人》的智慧,解析如何与现代企业人才管理融合;邀请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萧长江,以《人道即商道:〈黄帝内经〉的内修外治启示》的探究,研究如何推动历史文化与健康管理的融合,从而完成一个企业家知识充实、内心修炼、价值升华、能量提升的过程。
作为首次莅临国学践行班讲课的专家学者,张钢的课程为本次“国学研修班”内容的革新,奉献了不可或缺的价值。他以《战略领导力的文化定位》和《新时代的创新和领导力》为主题进行授课,为促进儒家文化与领导力的融合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论证。
张钢对于历史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和领导力的讲解,赢得了现场学员的阵阵掌声。他的整个课程围绕什么是权力?什么是领导力?什么是战略领导力?传统儒家文化对领导力的影响是什么等问题展开,分析出具有文化内涵的企业领导力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张钢教授看来,文化经典既可以帮助企业自觉地反思、认同和传承文化传统,也可以提升企业家和管理者的领导力。他强调,领导力不能没有国学智慧这个源泉,而企业管理要源远流长,就必须融入到社会文化传统之中。
唐浩明研究曾国藩数十年,他在费时11年编纂、校正、出版1500万字、30卷的《曾国藩全集》的同时,构思、写作三卷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唐浩明表示,曾国藩出身农民,却凭借自己的力量闯进国家核心权力层。他一介书生,却能创办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改写历史。唐浩明将曾国藩在治军和生活中形成了一套识人用人育人的系统。他认为,曾国藩作为近代第一大儒,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过程,告诉企业家和管理者识人要以德识人、从志趣上识人、从长相上识人,用人上要广收慎用、因量器使、爱惜异才、笼络亲信、多选替手,育人上要学会提供平台、读书学习和宏奖鼓励。
萧长江将国学智慧在“健康管理”上的研究融合于课程,获得了满堂喝彩。他说人道即商道,但是两者都要讲究德。然后,他从《黄帝内经》中探秘内修之道和养生智慧,提出“治未病”思想。他建议在场的学员治人必须治思想,思想就要文以化之;要用传统文化调心态,学习儒释道,搭建心态健康的桥梁。
践行国学价值 推动千年智慧与企业家心性管理
什么是国学?国学与管理有何关系?国学如何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来?为了更好地践行国学价值,颜爱民邀请了国学大家和企业管理者现场对话、会讲,演绎千年历史智慧与企业家心性修炼的过程与成果。为此,国学研修班布局了两堂重量级的会讲课程。
《国学与管理》会讲聚合了颜爱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原院长、博导朱汉民,以及大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傅胜龙;《心明眼亮:阳明心学之企业家心性修炼与企业成长》会讲课程,汇聚了禅宗临济宗、沩仰宗传人、国内著名弘法高僧妙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副主任、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吴大兴和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颜卫彬。他们分别从历史视角、学术视角、实践性、实用性多面展开深入探讨。
国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企业管理是现代社会的新事物,朱汉民从中国企业家所面临的管理难题入手,发现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崛起,西方的管理模式 “水土不服”,需要一套适应中国文化、合乎中国人的价值观的管理方式。他说:“企业管理者需要重新思考中华传统文化,重建中华经典学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合乎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创造性诠释。”
傅胜龙讲到他和国学的感情,以及企业如何去践行国学智慧。他说,企业家要发自内心的去对接中华最传统的文化,发自内心去传播这种文化,同时也发自内心去应用到企业管理中,真正把企业做成一个教育的产品,化育人心的产品。他认为,企业家的本质是化育人心,培训工匠精神——“人格、胸怀、智慧、勇气”,只有当企业家不断提升我们的心灵品质的时候,我们就会拥有无穷的力量,克服不同的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心明眼亮:阳明心学之企业家心性修炼与企业成长》会讲时,颜卫彬结合澳优的管理方式,向与会者分享道,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模式制定有效的团队与管理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野蛮营销已去,儒商法则先行。”颜卫彬把儒家文化作为企业的基石,用儒家文化构筑“澳优法则”。进入到新的时代,为了更好地践行国际化,他提出,要建设一支“思维优、行为雅、心怀仁”的管理团队,海外团队也是如此,让管理团队真正实现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
在主题对讲中,妙华法师与其他两位老师呈现了一场现代心理学、阳明心学和企业家心性修炼的对话与践行。他围绕阳明心学进行论述,认为阳明心学强调的是人心状态的知觉与良知,强调的是达到知和行的统一。“企业家进行心性修炼,要将现代心理学和传统文化心学双管齐下,练就企业家的良知和良心,来应对国家发展、时代变化和企业竞争力。”妙华法师的观点,给现场企业家心性修炼带来了新路径。
纵观本次国学研修班的践行之路,正是在创新中前行,从国学基础的探寻,到国学智慧的研究,再到国学价值的践行,都是致力于让历史智慧与现代管理交相辉映,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
颜爱民曾说过:“中国企业需要一套适应中国文化、合乎中国人的价值观的管理方式,企业家需要明儒家民本之思想、晓道家自然之理念、施法家控制之标准,定兵家谋功之策略,通阴阳五行之系统。”这些特质都需要用国学修管理、以国学炼心性,实现管理者以个人的小生命体驾驭企业的大生命体。
究天人之际、明存亡之道、查古今之变、晓兴衰之理,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未来来。“从国学研修班的课程内容来看,正是遵循了这一理念,让沧桑变化的历史、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可以“有资于治道”,可以和现代管理交相辉映,相互迸发活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