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论文)韩国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论文)韩国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论文)韩国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OCCUPATION013083热点FOCUS韩国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文/葆乐心 张蓓蓓摘 要:在国际化进程中,韩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OCCUPATION2013 0832热点FOCUS韩国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文/葆乐心张蓓蓓摘要:在国际化进程中,韩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韩国也被世界公认为“ 教育兴国的典范” 。中国与韩国同处东亚,共同受到“ 儒家文明” 的影响,我国可以借鉴和吸收韩国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经验,创办出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关键词: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特色化发展课题: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从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我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项目号Sz060304)项目成果。一、历史进程:韩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在实施本国的发展战略规划时,把本国的教育拓宽于世界教育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以及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此提高本国教育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竞争能力。教育国际化的真谛,不是教育在形式及内容方面符合某种潮流或具有某些通用的国际性,而是教育接受某些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因而具有更大更多合理性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要求人们具有超越传统的勇气和胸怀,具有改革的胆识和气魄,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各国高校要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加速高等教育的要素流动,密切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使自身快速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主流,走向世界知识体系的中心。韩国仅仅用20年时间(1960—1980)就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用15年时间(1980—199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中国家,这应归功于韩国政府百余年来实施的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在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金泳三的“文民政府”公布了4次高等教育改革方案,其中以“5.31”高等教育改革方案最为核心,这个方案既关系到“文民政府”高教改革的成效,也影响到后续政府高教改革的走向。其主要内容包括:引入弹性制报名制度;专业认证最低学分制;单独设立专业性研究生院;引入大学设立准则主义;大学招生人数自律化;研究的国际化;国际关系专业人才的培养;强化大学评价与财政支援间的联系;引入学分银行制;改善高考制度;支援高等教育机构走向国际。金大中的“国民政府”和卢武铉的“参与政府”继承了“文民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框架,推出了多项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措施,促进了韩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提升了韩国国内顶尖大学的国际排名。

2013年6月11日,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发布的《2013年QS大学排名:亚洲》权威地报告了本年度亚洲的学术水平,其中,韩国首尔国立大学(SNU)排名第3,韩国科技高级研究所排名第6,韩国浦项科技大学排名第7。二、战略选择:韩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发展美国教育社会学家伯顿•克拉克指出:“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中,千面一校的发展模式既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高校特色化发展是高校发展的一种基本竞争战略,是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寻求适合的不同于他校的个性化发展路径,是高校生命力和竞争力之所在,更是高校生存和持续良好发展的前提。根据韩国教育部2005年发布的《大学特色化促进方案》与2007年发布的《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发展方案》中对大学特色化的界定,现阶段韩国对大学特色化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大学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为基础,对相对有竞争优势的学科和学术领域集中校内外的资源重点资助,促使大学形成适合自身发展、适应地区社会及产业要

上一篇: 努力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学研究中心
下一篇: 【征文优秀奖】学在中国,教在中国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