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铭 著
大象出版社
撰写 / 李静 游苏宁
●●●
近日我们有幸拜读了《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张耀铭先生所著的《学术期刊与学术创新》一书,不仅收获良多,而且获益匪浅。这部50万字、逾500页的著作是我国期刊界较为少见的个人学术文集,分为上、中、下3编,汇集了35篇作者近10年发表的精品力作。其中,上编主要围绕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媒体融合、期刊评价、学术使命等议题开展论述,中编主要涉及当前学界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如学术评价、学术创新、人工智能以及数字人文等,下编则收录了近年来作者所撰写的序、书评、随笔、评论等,从中可瞥见作者学术之路的点滴印记。
身为社会科学名刊的总编,他长期聚焦解决难题,并在工作中阅读了大量有关当前学术期刊各种问题的著作。因此,这部结集出版的著作中也有较多篇幅涉及到学术期刊的发展。我们认为,张先生长期从事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不仅学术造诣深厚,阅读兴趣广泛,而且其文章立意高远,所阐述的学术思想宏阔,对科技期刊的办刊人亦非常具有启发性。有鉴于此,我们相信有必要择其精华与本刊读者分享,以发挥其扩宽视野、他山之石之功效,同时简述了作为科技期刊办刊人的阅读感悟。
01 媒体融合势在必行
作者在本书的开篇即介绍了媒体融合的来龙去脉。媒体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媒体融合又被称为媒介融合,它分为技术融合、内容融合、产业融合、规制融合4个方面。2014年是中国的媒体融合元年。媒体融合中的技术融合是整个媒体融合的基础,最重要的技术体现在数字和互联网技术,它们在传统媒体和新技术的结合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驱动作用。从根本上讲,技术融合源自技术改变和新技术的出现。媒体与新技术的融合,并不单纯是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它带来了信息传播和利用方式的深刻变革。
今天已进入无限传播的时代,在大众传播领域,深入转型、深层融合、深度洗牌正在传播和传媒行业不断上演,传统主流媒体面临腥风血雨,前景堪忧。传统学术期刊是短缺传播时代的产物,传播渠道单一,采用的是线下物理性质的发行和营销模式。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期刊的信息载体、传播介质和营销渠道日益丰富和多元,读者的阅读方式、期刊的营销模式、编辑的工作方式也都在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记者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写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组,使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的意义,并使其转化成知识内容系统的融合,这也是媒体融合的核心。
但在学术传播领域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是新瓶装旧酒,二是对内容和部分学术期刊,把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加工的环节都打通,再附加上一些互联网的微博、微信,这样修修补补、敲敲打打地内向融合很难改变整体格局。如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下读者消费的已经不再是媒体,而是媒体所承载的内容,内容融合的实质是内容产品形态的数字化融合。作者认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包括:
数字化已经成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新方式;
开放获取成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优先数字出版成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新潮流;
微信公众号成为拓展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新平台;
预出版成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新方向;
私人订制成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新形态;
集群化发展成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新途径;
跨界融合成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国际化成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新走向。
02 互联网思维的不可或缺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变得面貌一新,我们必须看清中国学术期刊与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才能寻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作者倡导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编辑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原始定义是指由众多点相互连接起来的非平面、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可用连接、平等、开放这3个关键词来表达。连接包括内容的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各种有价值资源的互相整合;互联网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而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状态,平等是其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治理需要互联网思维,其包括坚持用户至上、开放平等、快速迭代、口碑传播及多元合作等5种思维。
作者指出当前学术期刊人应该聚焦的重点包括:
一、从数字化、集约化到分众化、个性化的挑战。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从靠用户规模、用户红利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了分众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发展阶段。《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线上知识付费使用的知识和内容,其主要类型为频度低、跨界度高、精粹度高及场景度高的内容和知识。从体制与特征上看,学术期刊或许并不具有内容付费的基因,但可以走捷径入驻其他新媒体平台,凭借平台的技术与经营理念,四两拨千斤,实现内容付费转型:
(1)线下以纸质期刊为依托,线上以新媒体为平台,提供优质的专业内容,满足用户刚需;
(2)布局新媒体平台,增加学术期刊的社群化和社交化运作,实现内容传播的最大化,提升用户的黏度和依赖度;
(3)注重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并将品牌影响力延伸至新媒体平台,建立一种共生共荣的生态关系;
(4)线上与线下融合,线上扩大影响,线下固体强基。
二、从“内容+渠道”到“内容+平台”的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浏览器衰落,App盛行。渠道运营商已不具有核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平台运营商。平台不生产内容,只是各种已有内容的聚集场所,即将不同的用户数据库有效地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内容被重新打包和组合,最终被消费者购买和享用。至于学术期刊,要么自建平台,要么入驻他人平台,除此之外别无生路。然而,与新媒体平台竞争并得以生存是所有App开发者面临的难题。在高度同质化、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能真正赢得用户消费和口碑的,只有观点独到、内容原创且专业者。对于产业链上游的学术期刊来说,只有与平台型媒体和衷共济,才能完成这样的目标,才能全面领先单打独斗的狼群(他们曾经是传统媒体中最优秀的人才,逐渐从兼职、业余转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自媒体作者)。内容需要用户来消费,期刊需要在平台上求新生,用户需要内容来锁定,平台需要广告来变现,这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今日的平台与期刊无疑是唇亡齿寒的利益相关者。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互联网不相信眼泪。传统媒体如果不能明辨转型的方向,就很难实现自我救赎和基业长青。长此以往,即使是金字招牌,也只能成为墓志铭。
在Web2.0时代,移动化和社区化是2个最重要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期刊可以尝试打造社区化的用户交流平台,让更多用户深度参与期刊的办刊过程,任何用户都可作为成员为刊物贡献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设性的意见。此外,还应激发用户参与期刊的学术传播和互动,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自媒体,通过用户的关注、评论、转发,可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度。
从信息聚合的方式来看,国内主流的平台型媒体不外乎门户类、社交类和个性化内容分发类3种:
(1)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龙源期刊等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它们依靠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较早建立了期刊数据库;
(2)以微博和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化聚合平台,其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目前社交媒体已超越搜索引擎成为互联网第一大流量来源;
(3)以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等为代表的个性化内容分发平台,今日头条共有4万多台服务器进行运算,来保证以秒级速度收集海量信息,对用户特征做出反应并推送信息。
作者指出,数据库作为一种文本形式和数字媒体,改变了学者阅读与检索、分析与研究、写作与传播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数据库改变了学术也言不为过。但我们在使用、依赖这些性能各异的数据库和平台的同时,也对伴随的挑战充满了焦虑。
首先,数据库不断扩张,重复无序,互相独立,壁垒森严。各个数据库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互不买账,这与数字人文理想上应有的开放、多元、协作的学术氛围相悖。
其次,部分专题数据库数据不完整、数据更新慢、冗余、共享不给力,已经成为“僵尸库”和“负面标签”,亟待升级转化为关系型结构化数据库。
第三,部分大型数据库的出版商通过垄断学术资源的数字出版权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极强的优势。把带有公益性质的数字学术资源进行纯商业化运作,并且采取差别定价、不断涨价、不公平高价的做法,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使学者(也是作者)们深感切肤之痛。
03 学术期刊肩负的使命和职责
作者认为,学术共同体主要包括学术期刊系统和专业学会体系,其主体是具有共同信念、价值及规范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这是学术共同体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与组织的主要特征。学术期刊对于学术共同体的产生及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学术期刊划定了学术共同体的边界;其次,学术期刊无疑是学术评价的平台;最后,学术期刊成为凝聚学术共同体成员的中心。一本有生命力的学术期刊背后必定拥有一个思想活跃的学术团体的鼎力支持。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绝不仅仅是漂亮的装帧、华丽的文字和著名学者的署名,最重要的是期刊编者所肩负的使命和铭记的职责,透过内容的价值营造和学术语言的表达,体现出一种特色、一种传统、一种境界、一种情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术创新力、学术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作者指出,没有创新精神的学术期刊是很可悲的,一个社会不能包容研究者犯错就更可悲。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必须引领并大力提倡创新研究,就是要提升刊物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发表学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学术功底深的文章,既考验了我们的胆识,又检验了编者的眼力、判断力和洞察力,更锻炼了队伍。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还必须引领学术潮流。编辑的工作是开辟学术专栏、策划学术争鸣、选取和加工稿件,客观上就是规范学术走向,引领学术潮流。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必须扶植新秀、造就新人。学者之所以成为学者并得以著名,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创新观点为社会所承认,而编辑在社会与学者之间扮演的中介角色不容忽视,尤其是被社会公认的著名编辑和权威性学术期刊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青年学者是学术研究的生力军,尽管他们的观点还显得稚嫩,他们的论证还不够严谨,敢不敢给他们提供版面和平台,对学术期刊是否能成为培养人才的园地也是一种考验。
作者呼吁学术期刊的主编,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放弃眼前利益,让学术期刊成为一个奖掖新人、鼓励新说的学术平台。期刊要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至关重要的有2点:首先要秉持编辑和出版的独立性,坦荡无私,保持主见,敢于挑战权威都是应有之义;第二是具有思想性,学术期刊不仅是学术与知识传播的平台,更是科学智慧的载体。办好期刊最重要的是主编,主编是期刊的一面旗帜,要敬畏学术,理解学术,服务学术。优秀学术期刊的主编必备的素质包括:编研并举,互为促进;长袖善舞,广结人脉;扶植新秀,造就新人;无论新旧,兼容并包;引领学术,创建学派;经世致用,学术救国。
掩卷遐思,就长期从事科技期刊编辑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学术期刊的编辑应该敬畏学术、服务学者,学者也应该理解编辑、视为知己,两者是良性互动的互助关系,互为倚重,和谐共生。科技期刊的编辑只有关注学术动态,搭建学术平台,才能给更多的学者提供展示其学术成果和科研思想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
04 重建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我们知道,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期刊则是学术成果最重要的传播平台。所谓期刊的“权威性”,更多指向学术期刊发布的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是指期刊发表的学术成果的学术意义或贡献令人信服。“公信力”则更多地指向学术期刊的运作过程的公平、公正乃至公开。近年来,学术氛围、学术风气出现了种种弊端,导致公信力的丧失、人文情怀的缺失、学术批评的弱化,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学术期刊权威性和公信力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天中国的学术期刊虽不至于沦为私器,但毋庸讳言,已陷入学术利益的泥沼之中。
学术期刊的权威性,体现在倡导学术创新、引领学术潮流、鼓励学术批评、营造独立风格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能获得学术共同体的普遍认可和读者发自内心的信服和尊重。如何重建学术期刊的公信力?作者认为其要义当然是修复公信力趋于断裂的现状,而改革不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学术期刊体制和学术评价体制首当其冲。在此基础上,逐一清除导致学术乱象的根源,使学术期刊真正回归学术,为学术研究服务,重新确立起其在作者和受众心目中公平、公正、公开、开放的学术平台地位。尽管愿望良好,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改革是一个荆棘密布且复杂无比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学术界和办刊者勠力同心地携手努力。
回眸近几年国家的政策导向和一系列具体措施的落实,我们欣慰地看见了重建学术期刊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曙光初现。首先,国家主管部门对学术期刊进行了资质认定,并进行相应的扶持。其次,教育部门也出台了严肃处理高校学术不端的通知,明确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范围。随后是加强了编辑出版行业的自律。学术期刊应如何构筑起防止学术不端的“防火墙”,更好地重建学术公信力?
作者认为,首先要以管理为抓手,一是严格执行双盲的同行评议制度,实现公正选稿;二是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的备案制度;三是建立出刊后审读制度,健全对编辑的制度监督;四是强化惩治措施,尤其要加强编辑自律,提升其综合素质。鼓励编辑敬畏学术、理解学者、服务读者,甘当园丁,厚待青年作者,不能“行大欺客”,更不能有权就任性!科技期刊的办刊人一直认为,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是期刊各项工作成果的综合体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重塑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必须加强编辑队伍建设,进一步培养出爱岗敬业的办刊人,严格执行审稿制度,并且制定出版经营制度,确保文章取舍不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
总之,虽然作者长期从事的是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张先生在毕生编辑出版实践中的深切感悟和智者哲思,必将有助于我们科技期刊编者的办刊实践,值得有识之士开卷一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