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有个高赞回答大概是,为了之后看到三千美景时,可以脱口而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只能拍着大腿说:“我靠好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事物的评价看法也开始向着简单粗暴迈进:
吃到怀念已久的麻辣小龙虾时——“好吃!”
寻寻觅觅找到喜欢的衣服——“想要!”
直播博主都在重复着洗脑式的口号——“买它!”
……
连修饰词都好像是矫情造作。
明明汉语中有那么多美好又有意境的词。
当我们只捡嘴边最轻易最通俗的语言来表达,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口头习惯,通常就是我们说的——口头禅。
可是,学了那么多年的古文诗词,到头来却一句都用不上。
当口头禅只有无聊乏味的形容词时,我们好像忘记了,“出口成章”,曾经是一个读书人的基本素养。
一个出自古诗词中的名字往往更令人惊艳,古人起名就讲究“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
一段引经据典的论述,立刻衬得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而在传统文化浸染中成长的孩子,无形中会比同龄人多一分坦然与通透。
国学经典并不是只有“之乎者也”,也不是想象中的“曲高和寡”。
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三代不读书,便有言谈无知,子孙愚昧。
儿时摇头晃脑背诵“玉不琢,不成器”的《三字经》,“长者先,幼者后”的《弟子规》,培养的是你善良仁爱的品德,持重内敛的气度;
少时反复琢磨“德不孤,必有邻“的《论语》,塑造的是你全面的思维方式,豁达的人生态度。
体会中华文化之趣,领略华夏文字之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