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6月23—24日,由海南良知文化教育基金会、赤峰红山良知书院、北京知与行书院主办的首届新国学教育发展研讨会在内蒙古赤峰市举行,近500名各地新式书院代表以及在书院研究领域享有声誉的专家学者参会。在开幕式上,海南良知基金会理事、新国学研究会负责人灏一先生做了精彩致辞。现将发言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本届研讨会主办方海南良知文化教育基金会、赤峰红山良知书院、北京知与行书院,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国学书院及新国学课程承办方,对在国学及书院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与会专家学者,对从事新国学和新式书院事业的与会同道同仁,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热忱的欢迎!
今天我们相聚于内蒙赤峰,在这个红山文化的发源地,在这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草原,举行首届新国学教育发展研讨会,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红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碰撞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先民就创造了具有礼制雏形的“坛、庙、冢”的祭祀建筑群和独具特色的玉器。惟玉为礼,1983年出土的大型碧玉猪首龙,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出土的时代最早的龙形玉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故赤峰被称为“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的先民应为龙的传人。在后疫情时代,在新国学教育事业的第二个十年的开首之年,首届新国学教育发展研讨会选址赤峰,从红山出发,走向全国,预示着在中华文明之源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将迎来新式书院建设和发展的春天!未来可期!
新国学教育发展研讨会是“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的成果,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以道统传承为使命,以传播新国学思想与研究、建设、普及生命科学为己任,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宗旨的前瞻性学术思想交流平台。
值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之际,俄乌冲突,中美博弈,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从政治、军事、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进行疯狂的打压,当今世界充满了动荡不安和高度的不确定性。经受了百年屈辱和落后挨打局面的中华民族,在经过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基础建设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不懈奋斗,既拥有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领先即被打压的世界老二命运的修昔底德式陷阱之挑战。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党和国家有着清醒的头脑,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上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它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2023年6月2日,国家领导人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又发表了关于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重要讲话:“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是的,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以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从而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
巍巍华夏,泱泱中华,我中华民族之所以数千年来文明不绝,历经沧桑而不断涅槃重生,始终以大国之姿雄踞于世界之东方,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有着独特而珍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及在中华文化孕育下的传承千年的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教育体系、教化体系。
回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早在唐代,中国就已诞生了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教育形式——书院。书院自唐代诞生之始发展至两宋,通过北宋五子和南宋诸大儒的推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和高潮!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紫阳书院、横渠书院等书院名闻天下,一时书院讲学成风、人才辈出。及至明代,以王阳明、湛若水为代表的心学大家,带动书院再度辉煌。当时的书院数量超过此前唐宋以来历代书院之总和,书院发展步入前所未有之盛局。有清一代,虽国势衰落,但书院仍有较大规模的发展。传统书院式教育在持续千余年的发展后,至二十世纪初,因清政府诏令将书院改为学堂,书院自此在一片盛景之下,黯然落幕!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西学东渐,随着现代工商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教育开始全面西化,中华文明的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中华本土教育(中式教育)被排挤在体制教育之外。一方面,中华文明整体上被西方文明所解构,西方文明以科学和发展的名义不断地剽窃、篡改、侵蚀和改造中华文明,西式教育大行其道;另一方面,中华文明为了自身的生存而迎合西方文明,也以西方文明之标准评判、矮化、改造自己,西式教育被冠以中国教育之名,中式教育变得不伦不类,真正的中式教育已是退无可退,名存实亡。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国力日益强盛,文化复兴呼之欲出。但中华文明由于被长期边缘化,已是命悬一线,气若游丝。传统的中式教育被处于绝对优势的西式教育严重排斥。当今之时,须以中华文明之精髓和特质来正本清源,提纲挈领,以振兴中式教育,赓续中华文脉。不还中式教育以本来面目,复兴文化就无从谈起,真就成了作秀和装扮,更遑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相比肩了。
潘麟先生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洞悉东西两种文明的根本差异,以宏阔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发现东西方文明的智慧结晶皆是人类认知发展演变的结果。西方文明从人对自然的认知中发展出了自然科学,从人对社会的认知中发展出了社会科学,因此西式教育始终着眼于自然界和社会;东方文明从人对自身的认知中发展出了生命科学,因此中式教育始终关注人本身,是真正的人本教育。只要人类繁衍、生息、存在,生命科学就不可或缺,也必然发展。只是在当前形势下,西方文明过于强势,生命科学的发展空间非常狭小,以致于人类在各种冲突、焦虑中不断质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步的意义,这反过来阻碍了人类文明的飞跃和升华。
基于东西方文明的根本差异,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体系划分,我们梳理了西式教育与中式教育的主要不同点,以期揭示出当代教育问题之根源,找回文化自信,为探索现行西式学制教育和新式书院教育并举、互为补充的新型体系,为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中国教育要从各种问题中摆脱出来,回归教育本质,重现教育价值,就要反思现行教育体系,就要准确把握不同文明的特质,厘清“中式教育”与“西式教育”之差异,通过积极探索复兴书院教育,将书院教育作为现代(西方)教育的有益补充,并达成共识,以此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
所谓西式教育,是指二十世纪初北京“五四”爱国运动以来,在全盘西化理念下全面引进并迅速推广到全国的教育体系。所谓中式教育,是指二十一世纪初,在国家提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回归”等大政方针的指引下,继承儒家书院教育传统,旁引佛家、道家等东方各家优秀教育与文明传承的珍贵经验,结合时代诸特色而形成的新中式教育体系。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要探索契合中式教育规律的中国书院,必须要看清中国本土教育已全面西化一百多年,西式教育绝对主导中国教育体制的基本现实;必须要正视中西文明的差异,正视西式教育与中式教育的根本区别,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中国解释中国”之原则,重新审视并恢复中华文化本有之教育,为中式书院教育争取最基本的生存空间。我们要不断探索用中国自己的学科体系、中国自己的学术体系、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以此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基于这一发心,我们发起了新国学教育发展研讨会。我们希望将研讨会办成:
一个充分交流的盛会。通过搭建经验交流与积累之平台,研讨会可以给全国各地新国学书院及新国学课程承办方、国内长期从事书院办学和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每年一次的交流机会。
一个加强联系、增进彼此友谊的盛会。与会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之间加深友谊,加深理解,加深协作,加深共识。道不孤,必有邻,通过研讨会,我们相信会找到更多的同道者,共同为接续中华文明,建设中国现代文明而努力!
一个以完善新式书院为己任,建立新中式教育体系为核心的专业峰会。现有的西方教育体系只能培养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才,无法完成培养生命科学人才和传承东方文明之使命,故我们在传统书院的基础上,需要摸索出一整套为东方文明和生命科学量身定制的传播与传承之组织架构,我们将其称为“新式书院”。新式书院取传统书院之优长,弥补传统书院之不足,并加入西方教育体系之成功经验,为传统书院注入灵魂和崭新之生命力。
在探索契合中式教育规律的新式书院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无数问题,诸如:新式书院该如何定位、如何落实、如何生存、如何传承、如何复制、如何拓展?如何唤醒和恢复全国各地传统书院的灵魂——道统传承?如何将传统书院式师徒授受(道统传承)与现代学院式普及教育(学统传承)有机地结合?如何将西方教育体系之成功经验加入新式书院之中?新式书院该如何恢复师道尊严?在与会期间,我们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古人云:“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与会代表、嘉宾和学者能够利用论坛搭建的对话平台,相互尊重,相互切磋,畅所欲言,擦出智慧之火花。
同时,我们也诚挚地希望,各位与会代表、嘉宾和学者为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式书院教育体系提供宝贵的意见。我们更加希望,本届研讨会能够凝聚全国新式书院和新国学课程承办方,以及在国学、书院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们的智慧,对当前我国书院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新举措、新理论、新方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昌盛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届研讨会能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