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杭州。
一大早,警卫人员就匆匆走进来,用异常激动的心情,告诉了毛主席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蒋介石死了!”
曹聚仁简介(曹聚仁的子女)
毛主席很平静地听完了这五个字,不但没有想象中的兴高采烈,神情竟然还变得有些痛苦。过了一会儿,他才淡淡地说了三个字:
“知道了。”
这一天,毛主席粒米未进。
当时没有人知道,蒋介石的死,为什么会让毛主席难过。
这背后,藏着毛主席的一个巨大秘密:
和统台湾!
抗美援朝结束以后,毛主席发动了“九三金门炮战”和“八二三炮战”等一系列夺台战役,但因为美国舰队的阻扰,始终未能拿下台湾,反而促使美国跟台湾签订了《中美共同防御条约》。
毛主席深感武力攻台难以实现,又敏锐的察觉到,蒋介石坚守民族大义,一直不同意美国提出的“一中一台”分裂思想。于是调整对台政策,开始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1955年,在毛主席的授意下,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向世界表明态度:
“中国政府愿意坐下来和美国政府谈判,缓和远东紧张局势,特别是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
此后,周总理又在全国人大,首次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思想。并积极筹划第三次国共合作。
这些,都是在向对岸的蒋介石释放“橄榄枝”信号。
1956年,在毛主席和周恩来的安排下,一封写给蒋介石的密信,从北京出发,送往台北。
由于两岸隔绝交流,无法通信,所以,必须找一个人亲自把信带过去。
选定的信使名叫章士钊,在国共两党都担任过高官,享有崇高声誉。他先到达香港,将信转交给了《香港时报》的社长许孝严。
许孝严是毛主席亲自挑选的中转人。
首先,他是章士钊的同乡和挚友,比较信任可靠;
其次,许孝严曾是蒋介石的秘书,国民党高官,有了这层身份,才能接近蒋介石;
最后,许孝严的爱国之心,深得毛主席赏识。
果然,毛主席没有看错人,这封信顺利送到了蒋介石的手中。
得知是毛主席送来的信,蒋介石非常重视,他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看,当看到最后一句:
“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
蒋介石差点潸然泪下。
奉化是蒋介石的老家,他败退台湾已经多年,一是思乡心切,二是深恐母亲的墓被炸掉,一直耿耿于怀。
当得知不但祖坟没事,连家里的一花一草都被保存完好时,他怎能不被毛主席的大度所感动?
蒋介石唏嘘不已,默然半晌,渐渐平复了心情。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物,他不动声色地说了六个字:
“辛苦了,你走吧。”
虽然委婉的拒绝了北京伸来的橄榄枝,但毛主席的这份心意,却留在了他心底。
一年后,在许孝严的建议下,蒋介石决定派宋宜山秘密去一趟北京。
宋宜山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宋希濂的胞弟。宋希濂被解放军关押在战犯管理所,宋宜山可以假借探亲之命,探一探大陆高层的口风。
得到消息的周总理,在东兴楼饭店接见了宋宜山。
善于交际的周总理,首先盛赞了宋希濂在抗日战争中的功劳,打消了宋宜山的戒备心理。然后,敞开胸怀,满怀善意,提出了两岸和平统一的4点意见:
1、两党可以对等谈判。
2、台湾回归后,高度自治。
3、台湾地区仍归蒋介石领导。
4、美军必须撤出台湾海峡。
宋宜山将这些话带给了蒋介石,并在他面前不断美言大陆。这让蒋介石非常反感,怀疑宋宜山被大陆洗脑,对他产生了不信任感。
不久后,大陆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右斗争”,一些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被错误批判。
蒋介石对此惶恐不安,担心回归以后自己的遭遇,于是关闭了和大陆的谈话之门。
但是毛主席并没有放弃,为了和平收回台湾,他仍在孜孜不倦的努力着。
1956年,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访华,周恩来等主要领导人前去迎接,但是毛主席却按兵不动,他在等另一个神秘人物。
这个人叫做曹聚仁。
曹聚仁跟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关系非常好,且担任过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记者,又和陈毅、叶挺等人是至交。
这样一个“两面通吃”的关键人物,无疑是两岸秘密谈判的最佳人选。
毛主席肯定了蒋介石在历史中的一些功绩,并希望两岸和平统一,再次握手。
然而,生性多疑的蒋介石,仍然不为所动。
次年,受蒋介石委托,曹聚仁再次来到大陆,到奉化去探访蒋介石老家。他将照片寄给蒋介石,并特意附言:
“尊府院落庭园,整洁如旧,足见当局维护促使之至意。”
蒋介石喜怒不形于色,对此不置可否。第三次国共合作,仍然看不到眉目。
随着美国不断插足台湾事务,蒋介石越来越想摆脱美国人的掣肘。
1965年,远在美国的李宗仁回到了大陆。
李宗仁是国民党的第二号人物,曾经担任过代总统,后被蒋介石排挤,远赴美国定居。因思乡心切,回归祖国。
李宗仁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热烈欢迎,这大大触动了蒋介石。他觉得,毛主席是虚怀若谷的,共产党是可以接纳曾经的敌人的。
毛主席趁热打铁,再次提出国共合作,希望祖国统一,回归家园,蒋介石父子终于心动了。
蒋介石亲自派人把曹聚仁从香港接到台湾,向他说了和平统一的六个条件,大抵如下:
1、蒋介石率旧部回到大陆,仍任国民党总裁。
2、蒋经国任台湾省省长,除交出军事和外交权力外,其他自治。
3、台湾不得接受美国任何援助,由北京负责支援。
4、台湾陆军缩减为4个师,海军和空军则交给北京。
5、厦门和金门合并为一个自由市,作为大陆和台湾的缓冲地带。
6、台湾现有官员的级别和待遇不变。
曹聚仁把这六个条件带到北京,毛主席看后,表示可以全部接受,并热情邀请蒋介石来北京详谈。
然而,天公不作美。
1966年,众所周知的“十年动乱”开始,尤其是一些被批斗的极端消息,吓得蒋介石再次断绝了来大陆的念头。
到了70年代,中国加入了联合国,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
而台湾则被赶出了联合国,孤悬海外,处境凄凉。
此时的毛主席,已经是一位年近八旬的垂暮老人。伟人暮年,壮心不已,为了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他重烧冷灶,再次派人去跟蒋介石谈判。
此时,曹聚仁已经不在人世,能为两岸来回奔波的,只剩下前面说的章士钊。
此时的章士钊,已经90岁了,毛主席考虑到他的年龄,于心不忍,但他的作用实在是无人可以代替,只得答应了他请缨出战的要求。
1973年,毛主席派专机秘密把他送到香港,周总理更是关心得无微不至,派出了医生、警卫、秘书、厨师、保镖等,在生活上满足章老的一切需求。
由于章士钊在国共两党崇高的威望,以及广阔的人脉,他的积极奔走,顺利打通了与台湾的联络通道。
国民党方面,也热情邀约他前去商谈。
章士钊兴奋不已,派人答复毛主席和周总理,和谈很快就能成功。
然而,因香港水土不服,再加上奔波劳累和兴奋过度,他突然病倒。
周总理得知消息,派出专业医疗团队十万火急奔赴香港,然而一落地,就听到了章士钊已经病逝的噩耗。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2岁高龄,仍然在为祖国奔波效劳,让人不禁敬佩唏嘘。而他在香港的一系列政治活动,也引起了远在台湾的蒋介石注意。
蒋介石此时已经88岁,自知时日不多,落叶归根的想法越来越强烈。而此时台湾越走越艰难的处境,也让他萌生了主动跟毛泽东谈判的想法。
1975年春天,蒋介石秘密接见了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希望利用他在香港的秘密通道,以及元老身份,把传递信息到北京:
希望毛主席出访台湾!
陈立夫果然神通广大,北京很快就知道了台湾递过来的橄榄枝。
这让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激动不已,从来都是我们苦口婆心去跟他们谈判,没想到这次他们主动来谈,大事可成矣!
然而,此时毛主席已经82岁,周总理也已经77岁,且都是重病缠身,再也经不起去台湾的舟车劳顿。
毛主席只得把这一重担交给了另一个重量级人物——副总理邓小平!
毛主席亲自把邓小平叫到身边,一再叮嘱:
“你这次代我前去台湾造访,希望两岸能抓住这一特殊历史契机,尽快实现‘三通’!”
邓小平向毛主席拍胸脯担保:必将不辱使命,完成访台任务,争取早日和平统一!
为了表示大陆的诚意,毛主席还做了一个重要决策:释放国民党重要战犯!
当时的公安部长华国锋,整理了一份《关于第七批特赦战犯的报告》,呈给毛主席,说,有13个重要战犯是不能放的。
并补充建议:继续关押,以观后效。
毛主席说:都放了算了!
在华国锋愕然的同时,毛主席思考片刻,又道:
“不但要放,还要请他们去饭店吃一顿饭。再给他们安排工作,再发100元的路费。愿意留在大陆的,我们承认他们的公民身份。愿意去台湾的,我们不要阻扰,总之来去自由。”
这些,都是毛主席在晚年希望台湾和平回归而想尽一切办法所做的努力。
而台湾方面,确认了邓小平即将访台的消息后,陈立夫欣喜若狂,立即写了一篇《假如我是毛泽东》的文章,侃侃而谈:
“欢迎毛主席、周总理来台湾访问,同老蒋重开谈判之路,以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造福人民!”
就在两岸高层正在秘密筹划这次访台行动的时候,对岸传来一个爆炸性的重磅消息:
蒋介石死了!
所以,现在我们能够体会到,毛主席听到这一消息时,不但不高兴,反而有些痛苦了。
因为毛主席知道,无论蒋介石有多反动,但至少有一条,他是坚持民族大义的,是坚决维护中国统一,不允许搞分裂和独立的!
在这一点上,两人一直都保持着默契,是最有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
蒋介石一死,这么多年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和平统一的难度无限加大,只能留给后人了!
自己是再也看不到台湾回归的这一天了!
一年后,毛主席也与世长辞。
互为宿命的两岸领导人,最终谁都没能看到为之奋斗的理想,照进现实。
历史的进程,有遗憾;
统一的步伐,却从未停止;
复兴的大业,我们一直在传承!
终有一天,台湾会回归,祖国会统一。
而且,这一天,已不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