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兰封会战(兰封县在哪里)

兰封会战(兰封县在哪里)

兰封会战(兰封县在哪里)璿经公号“重析抗战史”授权转载兰封会战(兰封县在哪里)摘要:笔者以前研究兰封会战时,这个疑问一直纠结良久。随着近年来接触越来越多的日方联队史和档案材料,以及日方官报的统计结果,理论上应该更为清晰才对,但是由于日方各种数据相互矛盾,笔者反而更加困惑。笔者以

经公号“重析抗战史”授权转载

兰封会战(兰封县在哪里)

兰封会战(兰封县在哪里)

摘要:笔者以前研究兰封会战时,这个疑问一直纠结良久。随着近年来接触越来越多的日方联队史和档案材料,以及日方官报的统计结果,理论上应该更为清晰才对,但是由于日方各种数据相互矛盾,笔者反而更加困惑。

笔者以前研究兰封会战时,这个疑问一直纠结良久。随着近年来接触越来越多的日方联队史和档案材料,以及日方官报的统计结果,理论上应该更为清晰才对,但是由于日方各种数据相互矛盾,笔者反而更加困惑。

日军各种档案和联队史中实际出现了三种伤亡数字:

第一种称14师团是战死625人,伤亡总数在3000人左右,

第二种是战死740人左右,加上战伤死约850人,伤亡总数约4000人,

第三种是战死近1200人,伤亡总数在6400人左右。

哪种最接近真实数据,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

首先来说说第一种日军损失数字来源:

档案《上奏写第14師団長井関隆昌》(C11111039200),该档案为侵华日军第14师团1940年1月时任师团长井关隆昌中将所写的第14师团侵华作战期间的情况报告。其中附表详细记录了各次战斗的损失情况以及1937年至1939年底回国前该师团总损失情况。

根据该份档案P41-42页所列附表中数字,该师团参加整个徐州会战(中方称该部分为兰封会战)期间,总计战死637人,战伤2225人。这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官方,而且出自部队内部的一个数字。但是笔者根据这份档案附表粗略计算了一下,附表中总计统计的战死者约为1687,和文中所描述的,侵华期间(1937-1940年)战死,战伤死,战病死总计3200余人,有近一半的误差。

是因为战病死人数众多,还是该档案的附表统计数字偏差大?这个疑问在这份档案中想来是无法得到解答。只能从该师团下属部队史和其它原始档案中寻找答案。

话说该师团下属各个步兵联队史比较齐全,此外还有《宇都宮輜重史》收录了该联队下属辎重第14联队的内容。

看到各个步兵联队史却让笔者大吃一惊。几乎每本联队史中都提到一个数字,该师团在徐州会战中总计伤亡6400余人(也就是本文提到的第三种数字)。这和1940年那份该师团长归还报告附表中的数字相差甚大。

例如,《日本陸軍の精鋭第十四師団史》一书中P253就提到“经历了26日的各种恶战苦斗最终达成了占领开封城的作战目标,根据师团副官部的调查,师团伤亡人员达到了5917人。”

当然还有另一个相近的数字,例如《宇都宮輜重史》P130中,从5月12日开始持续26日战斗,整个兵团伤亡总数达6400余人,而该师团在37-40年侵华战争中伤亡近万余人,兰封周围的损失达总损失半数以上。

而《野州兵團奮戰記》中所记录得更为具体,如《野州兵團奮戰記》P531页记录,

曾在第14师团司令部勤务的麻生长司,保存有记录:

当时第14师团副官部的调查,从(1938年)5月12日的黄河渡河作战到6月5日占领开封,(第14师团)各联队的伤亡如下:

水户步兵第2联队战死者270名,战伤者951名;

宇都宫步兵第59联队战死者271名,战伤者980名;

高崎步兵第50联队(实为第15联队)战死者360名,战伤者1760名;

松本步兵第50联队战死者320名,战伤者1005名;

4个步兵联队战死者合计1221名,战伤者4695名,伤亡总计5916名。

再加上师团司令部、宇都宫野炮兵第20联队、骑兵第18联队、辎重兵第14联队、水户工兵第14联队、司令部直辖部队及配属部队的战死伤者,这样推算下来第14师团的战死伤合计应该在6400名左右,也就是笔者所提到的第三种数字。

另外,根据《敵包囲下に於ける衛生勤務例(蘭封陣地突破作戦に於ける第14師団衛生勤務)昭和17年6月支那事変衛生史編纂準備室》(C13120618400),在兰封会战中,第14师团战死765人,战伤2996人。

列表中,第2联队战死130人,战伤622人;

第59联队战死181人,战伤981人;

第15联队战死216人,战伤652人;

第50联队战死137人,战伤624人

再根据日本官报《战地其他死亡者》,兰封会战期间(从1938年5月12日至6月5日),日军第14师团战死739人,战伤死112人,病死8人,计859人。

其中统计为:第2联队战(伤)死:158人

第59联队战(伤)死:190人

第15联队战(伤)死:243人

第50联队战(伤)死:174人

和前一份日军卫生史中统计的第14师团战死人数比较接近,考虑到官报实际多出来为战伤死的112人,可以认为官报和卫生史中数字大致是一样的。

笔者又根据《水戶步兵第2連隊史》统计了该联队在5月12日至6月5日期间各个战斗总损失,总计战死164人,战伤542人。如果加上1938年前几个月的损失,总计战死249人,战伤790人以上。

《高崎歩兵第十五聯隊史》P482记录为徐州会战中,该联队战死250余人,战伤1760人。这个数字很是有趣,战死数和该师团副官部统计的相差近百人,但是战伤数字却相同。此外,该联队在6月25日进行了侵华战争以来的第四次慰灵祭,记录的战殁人数为324人。实际该次战殁者的时间区间为1938年初至徐州会战结束。

在根据该书附录的战殁者名册,5月10日至6月17日间,战死,战伤死约253人,和该书前文记录的徐州会战该联队战死人数相吻合。而1938年初至6月17日战殁者名册统计总数为358人,接近那份副官部统计数字中该联队的战死者人数,虽然和第4次慰灵祭数字有一定相差,但也在10%误差范围内。

通过多方对比,笔者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猜测:

时任第14师团司令部勤务的麻生长司所保持的那份该师团副官部损失数字,时间区间应该是1938年初至1938年6月近半年期间,第14师团侵华战争中的总数字,而非兰封会战第14师团的损失数字。

而日军卫生史中那份《敵包囲下に於ける衛生勤務例(蘭封陣地突破作戦に於ける第14師団衛生勤務)》档案里死伤3700余人的数字更有可能为第14师团整个兰封会战的损失数字。

很遗憾,翻阅过大量日方档案和联队史以及友人们的辛劳帮助下,居然将第14师团自报的损失给缩小了。但这就是在抗战史研究中不得不艰难面对的现实。当时中日双方差距是全方面的,不仅仅是工业,钢铁产量一类,而是从上到下。日军侵华战争中,中日双方大战役损失的差距便成为了这全方位差距下的缩影,也更映衬出当时抗战中中国人铸成血肉长城的惨烈。

【最后特别感谢好友Jin提供的日军官报详细数据,对于微观抗战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Jin的抗战史】

上一篇: 吴起的功过论(吴起论功文言文翻译)
下一篇: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卡罗莱纳长尾鹦鹉任务完成不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