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的军史上,我军主力部队曾经存在过两支红28军,它们便是鄂豫皖红28军和陕北红28军,本文要提的,便是鄂豫皖红28军的领导人。
沈泽民传(沈泽民史彭元)
1932年10月,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对于我鄂豫皖苏区的“围剿”,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川陕,在这样的情况下,原留守在鄂豫皖苏区的主要领导人沈泽民、徐宝珊、吴焕先、郭述申等人遂重组新的鄂豫皖省委,鄂豫皖红28军遂应运而生。
红28军组建之时,鄂豫皖根据地被分割成了皖西北和鄂东北两个互相隔绝的地区,为了恢复组织工作,也为了壮大苏区建设,1933年1月,留守在皖西北的红军游击队伍统一合编为红28军,军长由廖荣坤担任,政委王平章,程启波出任政治部主任。
廖荣坤,1903年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罗家河湾,参加过黄麻起义,曾任鄂豫皖红军第7军第2大队队长、红11军31师第2大队大队长、红28军军长等职。王平章,湖北汉川人,参加过南昌起义和鄂中秋收起义,曾历任红军鄂豫皖特委常委、鄂豫皖省委常委、红25军政委和红28军政委等职。
程启波。政治部主任程启波,1904年出生于湖北黄安,参加过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第一、二次反“围剿”战役,历任红军25军团长、红27军79师3团团长和红28军政治部主任等职。程启波在红四方面军中素有常胜将军的美誉,他曾担任红四方面军英山独立团团长,并在苏家埠战役中击溃敌人一个旅。1933年夏,程启波率部参加七里坪战斗,因为整肃扩大化,这次战役后,他不幸遭到错杀,年仅29岁。
鄂豫皖红28军的组建,主要是为了巩固皖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而恢复鄂豫皖苏区,不过,由于敌军的不断打压,1933年春,红28军主力遂不得不转移到外线,并寻机与红25军会师。
1933年3月,敌军调集重兵尾随红28军主力到达商城县门坎山,为了消灭这股敌军,红28军军长廖荣坤做出决定,在门坎山设伏全歼敌军。
门坎山位于大别山北麓,这里东接鄂东南根据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拿下门坎山,红28军主力就可以穿越大别山,从而与红25军完全会师。
当时,敌人已经在门坎山一带设有重兵,廖荣坤、王平章为了突破主峰,率领全军不分昼夜攻击,在付出较大伤亡的代价后,红28军终于击溃了敌军,并于4月份安全转移至鄂东南苏区。1933年4月8日,红28军缩编为红25军73师,鄂豫皖红28军的第一次组建遂顺利结束。
鄂豫皖红28军主力虽然编入红25军,但留守皖西北的红82师依然使用红28军的番号,1933年10月,徐海东率领红25军一部进入皖西北苏区,红25军74师遂与红82师重新合编为红28军,军长由徐海东担任,政委郭述申,政治部主任夏云华。
鄂豫皖红25军第二次组建时,共下辖红82、红84两个师,其中,红82师的师长,由刘德利担任,政委詹大列;红84师师长,由黄绪南担任,政委周化贤。
刘德利。红82师师长刘德利,系湖北广济人,1909年出生。
刘德利出生在广济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他早年曾师从刘月弓先生学习经学,并掌握了一整套军事理论。1925年,共产党员刘汝翼到广济宣传革命思想,刘德利在耳濡目染之下,受到其的影响,遂正式参加了革命。
刘德利在参加红军之前,长期在广济领导农民运动,他不仅担任过刘陆溪地区的赤色先锋队队长,还是广济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1932年,红25军进入广济,刘德利出任红25军特务营营长,遂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核心领导。
1933年,国民党军队对我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刘德利率领红28军82师转战商南、黄安等地,在桃树岭、石八地和黄土岗战役中,他率领所部歼敌2000余人,并极大的解决了我红25军粮食短缺的现象。1934年,刘德利在阴阳山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5岁。
詹大列。与刘德利搭档的政委詹大列,曾担任过红25军244团的团政委,1933年秋,红82师转战商城等地,詹大列在转移途中因病去世。
黄绪南。红84师师长黄绪南,系湖北黄安人,1912年出生。
黄绪南比刘德利小3岁,但他打起仗来,同样勇猛无比,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转战川陕,黄绪南晋升为红27军79师1团团长,并率部留在苏区坚持战斗。
黄绪南参加过红28军第二次组建,1934年,鄂豫皖红军进行葛腾山战役和商城战役,在这两次战役中,黄绪南身先士卒,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2岁。
红28军第二次重组后,实行分兵作战:一路以红82师为主,在皖西北道委书记郭述申的率领下,坚持原地斗争,另外一路红84师,则由徐海东统率,北上进入熊家河吸引敌人主力决战。
1933年10月19日,红28军第82师在黄泥山与敌54师、47师遭遇,为了突出重围,刘德利、詹大列率领全军突入河南商城红门一带,并一举歼灭敌军宋世科独立34旅一个团。11月下旬,红82师与红84师在熊家河地区会师,两军遂扩展到了3200余人。
红28军二次组建后,虽然在皖西北地区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由于根据地的丢失,红28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获得长足发展。1934年2月6日,红军发起阴阳山战役,红82师师长刘德利不幸壮烈牺牲,梁从学遂继任为师长。
1934年4月,红28军与红25军再次在赤南县汤家汇会师,两军组成新的红25军,红28军的二次组建遂宣告结束。
虽然红28军并没有完整的恢复鄂豫皖苏区,但这支部队却为皖西北根据地的巩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34年11月,红25军开始长征,留守于皖西北的红82师便转移至安徽太湖地区进行休整。
1935年2月,红82师与鄂东北留守独立团再次重组为红28军。
鄂豫皖红28军第三次重建时,军政委由高敬亭担任,因为没有设立军长,红28军的军事、政治,遂由高敬亭一人负责。另外,红28军军部下辖红82师和手枪团两支部队,其中,红82师师长由罗成云担任,政委方永乐,政治部主任熊大海;手枪团团长先由余雄担任,后来则由詹化雨继任。
高敬亭。红28军政委高敬亭是我军早期的一员名将,他是河南新县人。
高敬亭出身贫苦,在领导红28军之前,他曾长期在黄安领导农运,并与黄安当地共产党员梅光荣结为了好友。当时,梅光荣一边组织农民协会,一边在黄安宣传革命思想,高敬亭在他的引导下,参与黄麻起义,逐渐成为了鄂豫皖苏区的核心领导。
高敬亭在鄂豫皖苏区发展阶段,担任过红军光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光山县县委书记和豫东南道委书记等职,因为其作战英勇,又粗通文墨,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高敬亭遂被留在苏区坚持战斗。
1932年11月,鄂豫皖省委在黄安檀树岗召开会议,高敬亭被提拔为红25军75师政委。在主力转移的情况下,他率领所部三战潘家河、郭家河和杨泗寨战斗,并为红25军扭转苏区不利局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5年2月,红82师与鄂东北独立团合编为红28军,高敬亭出任政委,开始坚持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高敬亭领导的红28军,是鄂豫皖苏区坚持最久的部队,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支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并投入到了皖东抗日战场之上。不过,随着第四支队在棋盘岭、刘家老围子等战斗中获胜,作为第四支队主要领导的高敬亭却犯了严重的思想错误。1939年6月24日,高敬亭在安徽肥东县青龙场被错误处决,时年32岁。
高敬亭对鄂豫皖红军创建有重大贡献,特别是在三年游击战阶段,其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77年4月,解放军总政治部重新审视了高敬亭的问题,并对其给予平反,恢复名誉。
罗成云。红82师师长罗成云是高敬亭麾下的一员猛将,红28军成立后,罗成云率部转移至霍山,1935年2月12日,罗成云在黄泥磅突围战中英勇牺牲。
方永乐。与罗成云搭档的红82师师政委方永乐,系安徽六安人,他亦是高敬亭将军麾下的悍将。
方永乐出身于一个雕塑手工家庭,其从小亦吃过很多苦头,1929年,六安独山爆发农运运动,14岁的方永乐参加六霍起义,遂正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别看方永乐年纪小,但其打起仗了,却十分勇猛,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川陕后,方永乐担任少共六安县县委书记,他率领所部向湖北黄安转移,并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
因为作战勇猛,又兼有指挥才能,1933年后,方永乐遂被提拔为皖西北道委少共书记和鄂东北道委少共书记。1935年,红28军在太湖县凉亭坳重组,方永乐出任红28军82师政委。
方永乐出任红82师政委时仅有20岁,不过,为了鄂豫皖苏区的重建,他依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前线战场中。在王庄、小界岭、桃岭和高陌岭等战斗中,方永乐配合军政委高敬亭,连续歼敌3000余人,并为红28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6年5月,红28军由长岭关转战至麻城雾露塘坳口,方永乐在这次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1岁。
熊大海。和方永乐一样,红82师政治部主任熊大海亦是鄂豫皖红军的一位重要领导,他曾参加过鄂豫皖苏区的前四次反“围剿”战役,并为红28军的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35年3月,熊大海在安徽霍山深沟铺战役中不幸牺牲。
詹化雨。红28军手枪团团长詹化雨,是新中国的开国功臣,他是红28军为数不多的开国将军之一。
红28军组建后,詹化雨曾协助高敬亭连续转战鄂豫皖苏区各地,至新四军第四支队成立时,其已位居新四军团长一职。1955年,詹化雨和其他797位将军共同被授予少将军衔。
鄂豫皖红28军第三次重建后,连续发起了梓树坪、鸡冠石、小界岭战斗和桃岭等战斗,他们开辟了几十个县范围的鄂豫边游击区,并使部队发展到了3000余人。1938年2月,红28军与鄂豫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鄂豫皖红28军的历史使命遂宣告结束。
红28军是鄂豫皖苏区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英雄部队,这支部队为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大别山区开展革命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支部队中,除了詹化雨少将一人幸存至解放外,其他八位将军皆英勇牺牲,他们都是人民英雄,也将永远受到人们的怀念和尊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