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大力宣传2021年度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成效,中共贵州省委改革办近期从各地各单位报送的全面深化改革材料中精心筛选出79篇综述文稿,于2022年5月5日起在《贵州日报》、“贵州改革”微信公众号、天眼新闻APP等平台陆续刊载推送。今日推送的是《蹄疾步稳抓改革破浪前行促发展——平塘县2021年度全面深化改革综述》和《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奋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三都县2021年度全面深化改革综述》,供各地各单位学习参考。
蹄疾步稳抓改革破浪前行促发展
——平塘县2021年度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贵州省有多少个县(贵州省有多少个县市区)
2021年,平塘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对标对表、统筹推进、突破难点,不断将改革推深做实,牢牢掌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对标对表,系统谋划,改革脉络更加清晰。一是布局谋篇,顶层设计。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州委深改委会议精神,紧盯改革方向、节奏和重点,明确县级改革任务,召开5次县委深改委会议安排部署工作,紧紧围绕发展大局谋篇布局,做到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协同推进。二是立制有体,施治有章。制定改革工作要点、改革任务清单,将10项改革列入年度改革工作要点,明确9项重点任务加强调度。三是督促检查,推进有序。实行“月跟踪、季调度、年考核”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及时部署推进改革督查,适时听取改革进展报告,确保改革事项按时推进并落地开花。
精准聚焦,重点突破,改革措施更加有力。一是经济体制改革颇有成效。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平塘县深化园区高质量发展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打造白龙综合工业园区。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加速“放管服”改革和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度新增省外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42.76亿元,引进企业10家,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二是社会体制改革惠及民生。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规范化管理工作体系,努力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打造居住新环境、社区新服务、发展新动力、宜居新生活、文明新风尚。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7个,搬迁群众22764人,新兴安置区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美丽安置区”。三是警务机制改革纵深推进。近年来,平塘县严格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中国天眼”的系列重要指示,按照省州的具体要求,在全力保障“中国天眼”周边环境安全上持续发力,以“三化”“三强”“三网”全面深化警务机制改革,转变警务服务模式,推动“中国天眼”及周边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实现安全“零事故”、警卫“零差错”、访客“零投诉”的工作目标,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赞誉。
强化结果,突出效率,改革成效更加凸显。一是强化改革宣传。多层次、多渠道推广全县改革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我县改革的影响力,持续不断向社会传递改革信息,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全社会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拥护改革。二是强化信息报送。2021年,共编报改革专报报省委、州委改革办120期,其中经验类文稿获州委主要领导批示1期,获《贵州改革情况交流》采用1篇、《贵州改革工作动态》采用5篇。三是注重成果转化。《平塘县深化警务机制改革保护“中国天眼”安全运行》在《贵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推广。
勇于创新敢于尝试
奋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三都县2021年度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2021年,三都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改革决策部署,把改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和各环节,积极探索符合三都实际的改革创新之路,改革推动发展蹄疾步稳、勇毅笃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奋斗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统筹谋划,绘好“路线图”
认真统筹谋划,精心制定改革“路线图”。全面梳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领域发展难点、痛点,将全面深化改革同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密联系起来,坚持从焦点、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确定8类48项改革任务,明确县党政领导班子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领衔推进17项重点改革任务,并把每项改革任务明确到各专项小组、责任单位,确保年度任务逐条分解细化、责任精准落实到位。2021年,召开县委深改会5次,出台改革方案35个,一些改革方案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全县改革工作蹄疾步稳、有力有序。
创新破题,勇闯“深水区”
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大胆干、坚决改、勇于试。创新“12345”工作模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后续扶持工作,共搬迁劳动力2.88万人,实现就业2.77万人。抢抓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发展机遇,充分利用72.47%森林覆盖率生态优势,探索“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菌、林禽、林药等林下经济产业,完成林下经济发展面积20.3万亩,实现总产值4.5亿元。探索建立“145”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在31个村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试点,合作社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九阡镇石板村合作社试点分红452万余元。建立“跨省通办”合作机制,与4省17个地区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打破事项属地化办理限制,为三都籍外出务工群众提供政务服务共3406件。建立村(社区)党组织软弱涣散“绿黄红”三色灯倾向预警机制,成功创建黔南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用好护林员、寨老、网红等力量,建立“组管委”“寨管委”等基层自治组织共983个,村民自治不断取得新成效。
锐意进取,发出“好声音”
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原则,聚力重点、攻破难点,探索形成可推广、有特色、有亮点的经验做法,及时向省、州推送。2021年,《三都县推行“民生5件套”办理集成改革》在《贵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得到州委领导肯定批示,获评2021年度贵州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三都水族自治县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助力乡村振兴》在贵州省委办公厅《工作情况交流》《黔南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得到省、州领导肯定批示。《三都县强化五举措抓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贵州调研》《黔南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2021年12月在省委民族工作会议上,三都作经验交流发言。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串点成线、积厚成势,有力发出三都好声音、展示三都好形象,向全省全州展现了开放、创新、奋进的三都精气神。
来源:中共贵州省委改革办、贵州改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