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南宋末年,你会想起谁?大奸臣秦桧?还是精忠报国的岳飞?又或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其实南宋末年,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还有很多,他们面对金人的铁蹄,没有选择委屈求全,而是选择了名义气节,支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
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陆秀夫崖山最后一句话)
宋朝人的生活
历史也有新鲜事儿,大家好这里是2号历史会馆。本期视频就为大家讲述南宋最后的傲骨陆秀夫的故事,麻烦长按点赞给个关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评论,以供我们共同讨论,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靖康二年,金军劫走了宋徽宗,宋钦宗。北宋就此灭亡。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变”,随后赵构在南京即位,重建宋朝,就是南宋。赵构成为宋高宗,控制河南、关中地区。当时的南宋就出现了一位忠臣,中书侍郎李纲,他建议宋高宗重整朝纲,诛杀张邦昌这帮名为宋臣,实为金贼的奸臣。重新重用靖康之变前后被罢免的官员,然后组织力量,对抗金人。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就是在这时候被重用的。
张邦昌被杀后,金军以此为由大举进攻南宋,宋高宗贪生怕死,丢下百姓想要逃命,还美其名曰“巡幸东南”,连逃跑都要给自己个借口。这一举动遭到李纲的反对,拽着衣服不让他走。说:“您登基的时候不是说要独留中原吗”,以此要挟宋高宗,这就遭来了宋高宗的嫉恨,随后没过多久,就把李纲罢免了。
这时候的南宋朝堂,黄潜善、汪伯彦这样的奸臣当道,高宗想往哪逃都同意,高宗能不喜欢吗。但是逃有什么用,金兀术大举南侵,山河破碎,没多久就攻破河南开封,宋高宗又逃到长江以南。老是逃也不是事,于是宋高宗想了个“好办法”,那就是夺了抗金英雄岳飞、韩世忠的兵权,向金朝表示屈服,开始称臣纳贡得以苟延残喘。
精忠报国:岳飞
了解完南宋的大背景,我们再来看看主角陆秀夫。
公元1260年,陆秀夫登榜进士,同榜的还有爱国义士文天祥。陆秀夫被当时镇守淮南的李庭芝相中,纳入麾下。随后李庭芝向宋理宗赵昀举荐陆秀夫,陆秀夫也正式踏入仕途。而当时的蒙古,在蒙哥继位可汗之后,也开始准备南下攻宋。而宋理宗想的却是,没事,来打我吧,大不了再称臣纳贡就完事了。而当时的奸臣贾似道,也故意隐瞒军情,为宋理宗营造一个国家安全的假象。直到蒙古军队准备渡长江了,才急急忙忙地准备迁都。但大敌接近,此时迁都百姓必定认为国家完蛋了,人心混乱反而更不利于局势。于是陆秀夫等人向宋理宗提出反对意见。宋理宗无奈,只好让贾似道去求和,答应向蒙古纳贡称臣。就在这时,蒙哥突然死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开始了长达四年的争权,无暇顾及南宋,南宋才迎来了难得的太平日子。
陆秀夫建议当时的两淮制置使李庭芝把办公地点迁到扬州,发展一个以扬州为中心的军事优势地区,以振南宋军民。两淮制置使就相当于两淮地区的军区司令,李庭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在陆秀夫的辅佐下,南宋的经济、军事得到发展。南宋逐渐开始恢复生机。1264年,宋理宗驾崩,宋度宗赵禥(qi)即位,而此时的朝堂,依旧奸臣当道,宰相贾似道掌握着实权,除了两淮地区,其它人民依旧水深火热,但是两淮地区只要保住,南宋也不会灭亡。宋度宗登基第二年,已经成为蒙古大汗的忽必烈率兵南下,接着入侵南宋。其实忽必烈这么着急南下入侵,也是为转移自己没有经过大选登上可汗之位的尴尬境地。当时其实忽必烈对南宋形势也不了解,可是就有卖国求荣的人,南宋投降来的刘整对忽必烈说,“欲灭南宋,先取襄阳”,还顺手帮忽必烈打造了一支水师,用来攻破南宋。培养出这样的官吏,南宋能不亡吗?
陆秀夫
襄阳是什么地方?长江东西两边分别是山岭环绕的四川和陆秀夫一手打造的两淮重地。只有中间的襄阳城最为薄弱。而且只要得到位于长江流域中间得到襄阳,不管是往东攻打两淮,还是向西进军四川,都很方便。
于是蒙古大军迅速抵达襄阳,而朝廷竟然乐观地指派了当时驻扎在鄂州的张世杰带着5000兵马北上相救。结果自然是不敌蒙古。最终,驻守襄阳的吕文德抑郁病死在城内。朝廷这才知道襄阳危在旦夕,派李庭芝和陆秀夫一同前往襄阳支援。陆秀夫经过考虑,决定声东击西,一方佯攻蒙古军队,一方乘机带物资进城。结果由于统兵的范文虎贪生怕死,躲在三十里外驻军,导致襄阳城最终还是告破。
襄阳一丢,四川和两淮地区人心动荡,深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果然忽必烈领军抵达扬州,意取两淮之地。而这次为了解扬州之围,陆秀夫作为一个读书人都亲自上阵杀敌,指挥三千人马冲进扬州城,开始筹划扬州城的城防布局,如果扬州再丢,那么接下来南下千里平原再没有可以驻守的地方。不成功便成仁,陆秀夫组织三路兵马,从后方突袭元军。元军本来长途跋涉,想要一鼓作气攻下扬州,结果突然背腹受敌,一时竟然节节败退。陆秀夫乘胜追击,歼敌数万,一口气追到江苏楚州才停。
这次大胜让全国上下无不振奋,但是谁都没想到,后来举国上下的人才几乎都投靠了忽必烈,导致南宋水师最终在水上输给草原来的蒙古军队。当时南宋朝堂上几乎只剩文天祥、张世杰和陆秀夫三人。景炎帝逃往潮州,随后又逃往海上以避免与蒙古骑兵接触,而丞相陈宜中早就逃了。结果景炎帝还落水一命呜呼了。皇帝死了,宰相跑了,无奈之下,年仅六岁的卫王登基,拜陆秀夫为左相。摇摇欲坠的南宋终于迎来了最后时刻。这个南宋最后的小朝廷,逃到崖山后被元军围困,是个人都能看出南宋完蛋了,但是陆秀夫不到最后一刻始终不肯放弃。张世杰派人驾船来接小皇帝,陆秀夫不确定来人是敌是友,拒绝将小皇帝交付。穷途末路之下,陆秀夫把老婆孩子都赶到海里,然后对着小皇帝说:“端宗皇帝受过的委屈,陛下万万不能再受了”。小皇帝说,“一切由丞相做主便是”。于是陆秀夫背起卫王,将玉玺别在腰间跳入海中,自此南宋灭亡。
从历史上看,宋朝奸佞当道,君王昏庸,灭亡是肯定的。但是从情理上说,它的灭亡也的确是一场悲剧。陆秀夫输光了一切,带着幼主投海,但是最终保住了南宋最后的脸面,也保住了汉人的抵抗精神。这种抵抗精神,最终支撑着中国走过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所以,陆秀夫的事迹直到今天仍被世人传颂。#历史人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