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诡计多端造句(诡计多端造句10字)

诡计多端造句(诡计多端造句10字)

诡计多端造句(诡计多端造句10字)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周恩来曾高度赞扬他说:“蒋先云是军校中的高材生,是个将才、奇才”。他的人生极为短暂,就像一颗划过夜空的星辰,急速地一闪而过,却充满了耀眼的光芒,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为革命者照亮前行的道路,用自己的英勇诠释

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周恩来曾高度赞扬他说:“蒋先云是军校中的高材生,是个将才、奇才”。他的人生极为短暂,就像一颗划过夜空的星辰,急速地一闪而过,却充满了耀眼的光芒,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为革命者照亮前行的道路,用自己的英勇诠释了那个时代青年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

蒋先云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新田县,他父亲是位秀才,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撒手人寰。作为家里老幺的他,上有五个哥哥,两个姐姐。蒋先云的大哥蒋先烈,大他17岁,是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和黄兴的得力助手。都说长兄为父,蒋先云的聪颖活泼,让大哥蒋先烈非常喜欢,每次回到家,总会抽出时间教这个最小的弟弟读书认字,引导他长大之后做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在这种家庭氛围下熏陶成长的蒋先云,从小就展现了天资聪明一面。

有一年过春节,蒋先烈从长沙回到大坪塘村陪家人过年,吃饭时,蒋先烈对蒋先云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即将成功,革命成功后,需要大量的人才参加建设。你要入学堂读书,掌握本领,长大后,要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诡计多端造句(诡计多端造句10字)

诡计多端造句(诡计多端造句10字)

充满童真的蒋先云听后,立刻放下手中的筷子,站到凳子上,对大哥和家人说:“我一定要努力读书,学好本领,像家门前的树一样,长得很高很高。听大哥的话,做一个有出息的人。”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蒋先烈夹一块肉放到弟弟碗里,赞许地望着小弟:“多吃饭、多吃菜,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一个骑马挎枪走天下的将军。”

在家住了几天,繁忙的蒋先烈就要赶回长沙工作,离家前他语重心长地对蒋先云说:“腐败的政府处处镇压我们老百姓,害得老百姓生活困苦,我之所以放弃去日本深造的机会,加入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果我死了,你要继续革命,完成我的遗愿。”

小小年纪的蒋先云听到大哥说到“死”字,眼里忍不住泛起晶莹的泪花,他牵着大哥的手,依依不舍地说:“大哥不会死,长大了我跟大哥一起干革命。”

蒋先烈摸着满弟弟的头说:“要干革命事业,就要有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大哥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果接到我的死讯,你不要难过,要坚强!”

蒋先云含泪点点头,紧紧握着大哥的手,沿着村里的小路陪着大哥走了很远很远。而这一别,竟成了两兄弟的诀别。

11岁时,看到蒋先云如此热爱读书,母亲向亲戚们借钱,把他送进了本村保合小学读书。握着母亲递来的学费,想想母亲躬耕务农的辛勤身影,蒋先云深知学费来之不易,所以读书特别用功。

蒋先云每一次考试都是拿第一名,深得老师们的器重。四年级高小一毕业,老师就让他直接报考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17年,年仅15岁的蒋先云不负众望,跳级考入了三师。进到三师读书后,蒋先云如饥似渴地学习,期待自己能成为像大哥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

有一次,老师以“月”字为题,要学生造句联对。蒋先云思绪连连,想到当下社会的腐败没落和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挥笔而就,写下了“残月西斜,漫洒人间;日出东方,大地红遍”16个字。国文老师为他的思想境界赞叹不已,当即写下批语:“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含义深厚,超脱异常。传阅。”

除了努力学习,蒋先云也非常关注社会时事政治,积极参加学校里的社会团体。1919年,蒋先云就任湘南学生联合会首届总干事,同夏明翰等人一起发动组织了湘南25县的学生罢课运动;发起成立了学友互助会,当《岳麓警钟》月刊的主编;还创办革命组织心社,是湖南革命组织的开端。

青春的蒋先云,带着激进的思想和蓬勃的力量,坚定地走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

思想活跃、年轻有为的蒋先云,在湖南一系列的组织活动,也受到了毛泽东的关注。1921年,毛泽东参加党的“一大”回到长沙后,得知蒋先云的出色表现,立即赶往衡阳,在别人为其介绍蒋先云时,毛泽东亲切地用湘潭话说:“你就是蒋先云?蒋先烈是你大哥?”

蒋先云点点头:“大哥在我10岁时就牺牲了,他在就义前还给我写了封信,鼓励我长大后继续干革命。”

毛泽东叹口气道:“先烈已成先烈,是我们共产党人学习的典范。他是为了救国救民而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他牺牲的时候,只有29岁,和我现在的年龄相仿。他未完成的事业,需要我们共产党人继续完成,我们要永远学习他舍生忘死的精神!”

毛泽东又问蒋先云当前的革命工作进展得如何,蒋先云朗声答道:“润之先生放心,我们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销售量比早两个月有所提升。”

毛泽东望着眼前地小伙子,赞扬道:“你为国际五一劳动节起草的那篇《告劳动者》我看了,对全国各地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同年10月,在毛泽东的推荐下,蒋先云与夏明翰、蒋啸青等6人一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湘南地区的第一批共产党员。

1922年,20岁的蒋先云从三师毕业了。刚毕业的他就被党组织派遣到了安源,和在安源的李立三、刘少奇一起从事工人运动,被人并称“安源工运的三根撑门柱”。

蒋先云很快便进入了工作角色,通过开办工人夜校、成立工人俱乐部,很快就把矿工们组织起来,由李立三任俱乐部主任,蒋先云任文书股长。

看到路矿工人工作不辞辛苦,却朝不保夕,收入甚至不能果腹的悲惨日子。为了改变现状,经过周密的筹划,他们发动17000多名路矿工人,举行了震惊全国的大罢工,在工人们的坚持和国内上下舆论影响下,迫使资本家答应了工人提出的13条要求,取得了罢工斗争的巨大胜利。

在并肩筹划工人罢工活动的过程中,蒋先云思维活跃、领悟力强,又是一表人才,与他共事的李立三有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想法,特地把他介绍给自己的胞妹李祗欣,希望共同追求革命理想的他们,可以比翼双飞、共同进步。两年后,蒋先云和李祗欣喜结连理。

1922年秋,蒋先云受中共湘区委员会指派,从安源到常宁水口山矿开展工人运动。有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工作经验,开展工人活动对于蒋先云来说,已是得心应手。在他的精心策划下,当年11月就公开成立了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接着,成立了中共水口山党支部,由他担任支部书记兼俱乐部主任。在蒋先云的不断宣传下,12月时机成熟,蒋先云发动了3000名工人参与的水口山地区矿工大罢工。

这一次罢工遇到了很多料想不到的困难,前后坚持斗争达23天之久,但都被蒋先云和工人们一一克服了。

为了保证罢工的顺利进行,工人俱乐部选出“十代表”、“百代表”,由蒋先云作为罢工全权代表,直接同矿主开展面对面谈判。

黑心的矿主使用阴招,先是以500两白银收买凶手,企图行刺蒋先云;继而又以伪军营部的名义张贴布告,悬赏捉拿蒋先云。

然而,蒋先云在广大工人群众的保护下,每次都转危为安。众人拾柴火焰高,诡计多端的矿主面对万众一心的工人,最终无计可施,才不得不答应工人提出的18条要求,使工人最终赢得了胜利!

后来这次罢工得到了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邓中夏高度评价:“水口山铅锌矿罢工,其雄壮不亚于安源路矿!”

蒋先云策划的大型工人罢工取得的巨大胜利,让他的领导才能得到了展现,从而名声大震。但对于后来进入黄埔军校的他而言,这不过才是初试锋芒而已。

黄埔军校自创校之后,可谓是人才辈出,但是第一个可以称得上文武双全的学霸就是蒋先云,在黄埔军校无人能及。

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倡导下,效仿苏联经验,国共进行合作,建立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的黄埔军官学校。军校由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凯任党代表,依靠国共两党的地方组织,招收革命的军官和青年。毛泽东得知消息之后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蒋先云。

推荐只是进入黄埔军校的第一步,要成为黄埔军校的学员,首先在地方上进行初试,初试合格的人再去上海、重庆等地参加复试,通过复试的学员,最后集中在广州进行了综合考试,只有最后通过综合考试的考生才能成为黄埔军校的正式学员。

入学考试科目包括汉语、数学,历史和地理,在参加初试的1200名考生中,蒋先云斩获头名,通过复试后又以综合成绩第一的成绩进入了黄埔军校。

从此,黄埔军校第一名似乎被蒋先云申请了专利似的,再也没有旁落他人之手。在就读黄埔军校期间,所有考试第一的位子都是属于蒋先云的,其他考生只有去争夺第二名的机会。

蒋先云的优秀创造了黄埔军校历史上“后无来者”的奇迹。加上蒋先云是黄埔军校有名的一支笔,因“蒋先云的笔”而全校闻名,“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陈赓的腿”后来也成为“黄埔三杰”各自的金字招牌。

这些超越常人的才华使得他在黄埔军校具有超高的人气和众多的崇拜者。

1924年8月初,蒋先云在黄埔军校筹建成立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并担任第一任书记。在他宣导下,优秀学员徐向前、左权、周士第等80多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蒋先云的横溢才华和卓越能力,不但令周恩来分外赏识,也深受蒋介石的喜爱。有一次,蒋介石在全校大会中公开说道:“待革命成功、吾解甲归田之后,手下的龙虎之师唯有蒋先云才能统领!”

1925年黄埔一期毕业时,蒋先云又一次凭实力考了第一名,这个第一名可不简单,因为黄埔军校毕业考核除了文化知识考核,还要考专业军事技能,而且文化知识考核只占一小部分,蒋先云能考第一名绝对是文武双全的大咖。

毕业后蒋先云留校担任蒋介石的贴身秘书。国共合作后期,蒋介石相继发动“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1926年4月上旬,蒋介石宣布军队中不能有跨党党员,希望蒋先云能带头响应。

但蒋先云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也永做共产党员。”

蒋介石为了留着蒋先云的人,并没有当众批驳他,而在人后多次劝说他,并企图以中将教育长等头衔,引诱他脱离共产党,甚至写了一封言词诚恳的信给蒋先云,在信中说:“不论你退出共产党也好、不退出共产党也好,都希望你回到吾身边工作,吾现时部务之繁杂,宜得精明之辅佐,吾身边不能没有你。”

蒋先云断然拒绝,明确回答:“头可断,而共产党籍不可牺牲!”、“官可以不做,而命不可不革,我蒋先云为革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反革命面目彻底暴露。蒋先云义愤填膺,毅然与蒋介石决裂,立刻前往武汉组织各期黄埔学生,成立了讨蒋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席,高举反蒋大旗。4月23号,蒋先云在武汉阅马场举行的有30万群众参加的讨蒋大会上,痛斥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革命群众的行径,高呼:“蒋贼不除,世无宁日。”

蒋先云拒绝了蒋介石伸出来的橄榄枝,一心要为自己心中树立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但是,蒋介石并不想放弃这位全才英才,故意将自己和蒋先云以前一起拍的相片放到报纸上,离间蒋先云和共产党人之间的关系,让众人认为蒋先云跟他站在相同的立场。

蒋介石的行为让蒋先云有口难辩。不少人看到照片上的二人亲密无间,议论纷纷。

有的说蒋先云过去投靠蒋介石是为了升官发财,回归共产党是伪装革命;有的说蒋先云忠于革命是假,忘恩负义是真……

当时共产党内也有一些领导人无法分辨是非曲直,张国焘就叫嚷着不能相信蒋先云,甚至对人说:“他要不去投靠蒋介石,我不姓张。”不光说说而已,张国焘还专门派人对蒋先云进行全面审查,这使生性耿直的蒋先云感到莫大冤屈,苦恼万分。

屋漏偏逢连夜雨,偏偏在此期间,蒋先云的妻子李祗欣因病在武昌红十字医院去世。

接二连三的打击使蒋先云怅惘若失,从此陷入痛苦之中。虽经交情深厚的学友多次劝慰和开导,但他总是无法真正走出内心的郁结。

1927年夏天,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与军阀勾结,对武汉革命政府采取了外部封锁、内部破坏的手段,革命处于紧急阶段。为了打破反革命的包围,扩大革命根据地,武汉革命政府决定举行第二次北伐,向盘踞在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进攻。4月18日,武汉革命政府在武昌南湖举行了第二次北伐誓师大会。

听到打仗的消息,蒋先云决定请缨北伐,以在战场上表明心迹。蒋先云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1军26师77团党代表兼团长。这个团的士兵多是新兵蛋子,为了对新编的官兵进行训练,蒋先云决定以阶级教育启发战士的觉悟,并且以自己树立模范行动影响大家。

经过蒋先云的改良,不到一个月,全团上下已是面貌一新,官兵们热情高涨,怀着革命决心开赴前线。出发前,蒋先云向全团指挥员发出公开信,鼓励全团官兵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他在信中指出:自称革命是不够的,革命者是必要从工作上去表示他的努力。尤其是在困苦艰难之中,枪林弹雨之下,更要能表示他能忍耐牺牲的精神,否则不是一个真实的革命者!

蒋先云率领全团辞别来车站送行的蔡和森、彭湃、夏明翰等战友,开赴河南前线。5月中旬,逍遥镇之役受挫,张发奎急调26师增援,77团是先头部队。兵贵神速,80里的路77团一夜就赶到了,敌人被全线溃退。张发奎大感意外,逢人便说:“蒋先云不得了”。

战斗打响后,敌人的炮火不断落在在外场待命的77团附近,但蒋先云很沉着,他到村外观察后判断,敌人的重炮阵地就在我方右翼前方,于是对26师代理师长吴仲禧说:“不摧毁敌人的重炮阵地,我军正面的进攻就不能成功,应当建议张总指挥派我们从右翼出击,包抄敌人的炮兵阵地。”

吴仲禧很赞成他的意见,就打电话到总部请示,张发奎很快就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下令蒋先云部立即从右翼出击,直趋辛庄,抄敌之左翼。接到命令后,全团官兵连夜轻装出发,向辛庄跑步前进。

5月28日拂晓,77团到达距辛庄六七百米时,与敌前哨部队接火,77团受阻于一片平坦的麦田前。经研判,蒋先云疏散队形,自己领先向敌军逼近,但由于没有地形地物掩护,官兵伤亡颇大,蒋先云的足部也被枪击受伤,师部命令立刻他下火线,但蒋先云坚持不下火线,说不捉住张学良自己绝不下火线。为了抢时间,在敌人增援来到前拿下阵地,蒋先云果断地发起了冲锋。

蒋先云率领部队冲出掩体,此时的他左脚已被子弹打穿,但他拒绝救护,还命令卫兵牵来马,他骑上马背,挥舞着军刀向前线冲杀而去。敌人的炮弹密集地朝他打来,蒋先云连人带马重重地摔倒在地,又中了一弹的他,坐在地上拼命喊:“我已受伤,你们要死战勿退!”蒋先云拄着一支步枪,在两名士兵的护卫下重新跨上战马,继续向前线冲锋,最后倒在了敌人的炮火下而英勇牺牲。

一位睿智的、奋斗的青年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生命和共产主义事业,令人唏嘘不已。周恩来怀着悲痛无比的心情,在武昌主持召开蒋先云追悼会,恽代英深情致悼词,并号召“同志们,踏着蒋先云的道路前进!”

满腹才华、文武双全的蒋先云,如果不是战亡沙场,以他的才能学识,必然能为解放中国,振兴中华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让人遗憾的是,就在蒋先云北伐之前,妻子李祗欣已因病去世。感情深笃的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聚少离多,甚至没有生下一男半女。

到了战场上的蒋先云心无旁骛,奋勇杀敌,似乎已抱着必死的信念,他的行为是与丧妻有关,或者是因为受到流言蜚语的伤害不能自拔,最终决定以死明志之坚定,不得而知。

然战争就像一个吞噬巨兽,将蒋先云以及跟他一样千千万万的中国优秀青年无情吞咽。而也正是千千万万像蒋先云一样的热血青年,他们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将新中国托举起来,为开创中国人民富强美好和平的生活,不惜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去换取!

上一篇: 郁保四在梁山排名第几(郁保四人物简介)
下一篇: 倭寇的意思(倭寇意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