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歌向暖
汉武帝
尚宫局(尚宫局祛斑化妆品怎么样)
01
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刘彻驾崩于长安五祚宫。
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年仅8岁的小儿子刘弗陵。
人精刘彻自然知道8岁的小孩儿无法亲自操持起大汉的天下。
就给刘弗陵配了四名顾命辅政大臣——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
其中,霍光担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名副其实的内廷+外廷一把手。
上官桀担任左将军领尚书事,掌控京师长安外城警备力量;
金日磾担任车骑将军领尚书事,掌控未央和长乐两宫的防卫力量;
桑弘羊担任御史大夫,三公之一。
为什么介绍这么仔细?
发现没有?
四大顾命没有一个是丞相。
倒是除了桑弘羊,霍光、上官桀和金日磾都有一个兼差:领尚书事。
什么是领尚书事?或者说为什么会出现领尚书事?
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汉丞相的权力实在太大。
比如,刘邦在位七年,一大半时间都在剿灭异性诸侯王叛乱,而朝廷里的事情基本都交给了萧何处理。
开句不恰当的玩笑,与其说萧何是刘邦的丞相,不如说刘邦是萧何的大将军。
萧何之后的周勃、陈平、周亚夫等人,也是都让文景两帝头疼的刺儿头。
至于武帝朝的窦婴、田蚡,就更不用说了。
02
所以等到强势丞相都死光了,刘彻为了政由己出,就往政府机构里掺了几把沙子,设立了尚书台。
尚书台的一把手称尚书令。
和后世不同,“尚书”一开始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大家看古偶剧都知道后宫里有一些“尚宫局”、“尚膳监”之类的机构。
在汉武帝之前,“尚书”和这些机构管事人的地位差不多。
简单点说,“尚书”就是皇帝的大秘,其作用就是绕过以丞相为首的外廷,把大臣的章奏直接送到御前。
又因为,尚书台是一个挂在少府以下的临时办事机构,品级不是很高,远远够不上托孤的资格,所以就让原有的大司马等官加上了领尚书事,也就是让重臣带着原有的官职去统领尚书台,打理日常政务。
这套办法直到明清还在用,最现成的例子就是X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
同样,内阁从一开始也是秘书机构。
不过,丞相是被绕开了,但如此一来,霍光的权力就太大了。
所以,刘彻让上官桀和金日磾跟霍光同领尚书事,其实就是在分霍光的权,他期望这三个人互相之间保持平衡。
然而,刘彻没想到的是,霍光把家里的两个女儿做了定点培养,一个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另一个嫁给了金日磾的儿子金赏。
这个局就这么破了。
03
霍光作为中国古代的知名权臣,当然和绝大多数权臣的进步路数不一样。
他高光的第一步是刘彻给他铺好的。
所以,他要把朝廷内外搞成霍家的一言堂,其实就是要对付其他三个顾命大臣。
这场权斗大戏,最终进入决赛圈子的,其实就是霍光和上官桀两个人。
因为——
桑弘羊,在受顾命时没有被加上领尚书事的兼职,所以和其他三人相比,他这个顾命的“含权量”其实是不足的;
金日磾,在接受顾命一年后就去世了,所以他也没有和霍光起什么正面冲突。
04
上官桀和霍光,虽然结成了儿女亲家,但两家关系不是太好。
因为上官桀一直不服气自己在顾命班子里只排老二。
自己早在刘彻时期,就已经做上了太仆,位列九卿;
而当时的霍光只是跟在皇帝身后的大秘。
不过只是因为二十年没犯过错,就被光速提拔成内外一把手!
这算什么才能?
这个气,上官桀忍不了!
为了抢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官桀开动了一番脑筋。
汉昭帝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上官桀向霍光提出一个建议:把自己的孙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许配给刘弗陵做皇后。
论身份,上官氏贵不可言,无可挑剔。
而且这事对霍光很有好处,自己的外孙女成了皇后,政治地位只会更加的稳固。
但霍光拒绝了。
上官桀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霍光一清二楚。
一旦事情运作成功,上官桀就成了皇帝的直系外戚,堪称最大受益人。
到时候,上官桀就可以借势和霍光分庭抗礼,搞二元政治体系。
霍光毕竟只是外祖父,在关系上,始终比上官桀差着那么一点。
所以,让上官氏当皇后是假,给自己争权才是真的。
最后,霍光义正言辞,给出了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上官氏此时只有5岁!大汉朝出了5岁皇后,让天下人怎么看?吃相太难看了!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
“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繇是与光争权。”
05
霍光的路子走不通,上官桀就找到了刘弗陵的姐姐鄂邑盖长公主。
盖长公主的身份说是姐姐,其实干的活和养母差不多。
因为刘弗陵年幼,刘彻特许盖长公主住在宫里照顾其起居饮食。
这关系自然过硬,说话也相当好使。
上官桀就重贿了丁外人,让他去吹盖长公主的枕头风。
丁外人是盖长公主身边最受宠的男宠,
最终,上官氏成功入主大内,成为了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后。
可是不久,上官桀就悲剧地发现,即使自己当上了第一外戚,依旧不是霍光的对手。
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朝廷上下的要害部门,尤其是军队,早就被霍光安排满了自己人。
司马光《资治通鉴》载:
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为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
而且,上次推上官氏上位皇后的时候,满朝上下都知道了,霍大将军大公无私了。
反观上官桀,上窜下跳,一心肥私,哪有一点顾命大臣的样子?
上官桀气疯了:明明霍光什么也没干,最后却名利双收。
人在出离愤怒的情况下,就容易干出点傻事......
06
上官桀想出了一个昏招——拉拢藩王势力对抗霍光。
他私自交通刘彻的另外一个儿子燕王刘旦。
但就是这个举动,把他自己和整个上官家族送入了死地。
上官桀找来一个人,以刘旦名义上书,说:
1、前段时间,霍光检阅羽林军,车驾竟然采用了皇帝的规格!还擅自增加其幕府的兵力!
2、之前,苏武在匈奴二十年不降,对朝廷忠诚到家了,但回来之后,霍光却只让他当了个小官;而霍光的长史杨敞(司马迁的女婿)什么功劳也没有,却平步青云做了搜粟都尉!
你看,霍光已经专权跋扈到了什么程度!
上官桀的上奏时机挑的也很好,他是趁着霍光休假的时候跟刘弗陵偷偷打小报告的。
为了一击必中,上官桀还找来了桑弘羊帮腔。
汉昭帝画像
可是刘弗陵虽然年纪小,但并不好拿捏,他一阵见血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刘旦远在燕国,为什么他对长安城里刚发生的事儿掌握地如此之快?
这封奏疏一定是假的!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
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
又引:
“苏武前使匈奴,拘留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而大将军长史敞亡功为搜粟都尉,又擅调益莫府校尉。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光出沐日奏之。……书奏,帝不肯下。
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时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之广明都郎,属耳;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
07
其实,我们暂且不论上官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就说两点:
1、在汉朝历代皇帝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到了昭帝时代,藩国势力早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了。
可不是刘邦吕后时代的藩国,甚至和七国之乱之时也不可同日而语。
2、朝中顾命大臣私自勾结藩王,这是什么行为?谋反!
而且燕王刘旦一直是皇位的觊觎者。
刘彻晚年的时候,刘旦几次三番公开表示过自己的夺嫡之心。
所以上官桀纯粹是在作死,都不用霍光下场给他捏造口实。
诬陷霍光不成,上官桀就更疯狂了——他和盖长公主密谋,假意宴请霍光,在酒宴中搞伏兵刺杀,然后进宫废掉刘弗陵,迎刘旦为天子。
刘旦急忙密书一封,暗许事成之后封上官桀为王。
而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野心更大,他还做了一份B计划,——事情办妥后,再诱杀刘旦,继而拥立老爹上官桀做皇帝!
由于这帮人的计划太过夸张,盖长公主一个门客的父亲知道之后,觉得跟着这帮人迟早要玩,就火速向杨敞报告。
杨敞这个人比较怂,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装病不出。
但关系太大,杨敞就把消息告诉了前来探病的知谏大夫杜延年,由杜延年向朝廷上奏......
当年九月,刘弗陵下诏将上官桀、上官安、丁外人等一干人等逮捕并诛三族。
刘旦、盖长公主听到消息,自缢而死。
至此,霍光不费吹灰之力,就扫平了朝中最大的反对派。
08
解决了官桀一门之后,皇后上官氏的实在亲戚就剩下了霍光。
霍光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了,开始要求刘弗陵和上官氏同房。
要是生个太子,得利的只剩下霍家了。
可事实是,此时的上官氏才8岁,怎么生孩子?
所以,为了不让别的女人捷足先登,霍光一拍脑门,把后宫宫人穿的裤子全都缝了起来。
《汉书·外戚传》载:
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
再在刘弗陵安插了很多亲信,专门负责劝皇帝——为了您的健康着想,要节制欲望哈!
就这样,直到驾崩,汉昭帝刘弗陵也没有儿子。
而裤子的经典样式流传至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