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出身叶赫那拉氏族出身,但慈禧上位时期,叶赫那拉氏一族无论是在宫中还是在朝中,都尽显疲态,族中无人能在朝堂上发挥作用。
而且咸丰帝死前,也已经看出慈禧“恋权”,故留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人为“顾命八大臣”,来辅佐少帝同治,阻止慈禧揽权。
慈禧垂帘听政(慈禧垂帘听政是哪个朝代)
可以说无论是背景家室,还是朝中政治斗争,慈禧当时的状况都不算是太尽如人意,虽然小皇帝同治是慈禧的亲生儿子,慈禧也因此被抬为“圣母皇太后”,可是她头上还有一位“母后皇太后”慈安压着。要知道在清朝“母后皇太后”作为先皇的正宫皇后,地位是远远高于“圣母皇太后”的。
就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慈禧还能最终上位,并且强势掌权近半个世纪,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喃?
1、慈禧自己的政治手段,善权谋
慈禧不仅有迷恋权力的心,还有掌控权力的手段。这一点作为慈禧丈夫的咸丰帝是再清楚不过了,所以留下的“顾命八大臣”的目的也是直指慈禧,这一点慈禧本人也是心知肚明。但由于这一时期,慈禧也仅仅是空有新帝生母的虚名,而并不掌握任何实权。
于是,她便将皇室地位崇高的“正宫皇太后”慈安也拉了进来,充当在不久政变中的“挡箭牌”,同时,又拉拢朝中的恭亲王奕訢以及军中实权派人物僧格林沁加入自己的阵营,密谋发动“辛酉政变”扳倒一直挟制自己的“顾命八大臣”等势力。“辛酉政变”也是慈禧揽权道路上的第一次政治战争,从中也能看出来慈禧玩弄权术的高超手段。
咸丰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被扳倒以后,曾经的战友“东太后”慈安及“议政王”奕訢,便成了希望大权独揽的慈禧的“眼中钉”,于是慈禧先后玩弄手段,使慈安暴崩于钟粹宫,而奕訢也“三起三落”,渐渐被排斥到权力中心以外。
自此,再也没有能威胁到慈禧掌权的人物了,虽然后来光绪帝曾发动“戊戌变法”,尝试夺权,但一切也都在慈禧的控制和监视之内,最后一击“重拳”,便将光绪帝等人彻底击溃。
2、清朝“皇权制度”本身造成的
封建制度下,皇权是一个不断集中的过程,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一时期,君主的权力无限膨胀,达到了顶峰,这就造成了君权无法遏制的局面。所以,在君主权力的面前,任何臣子都是无法抗衡的。
而慈禧作为当朝皇太后,特别是在正宫皇太后慈安死后,俨然成为整个清朝皇室资历最高的人,很多皇室都是其后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