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垣二十八宿了解一下~
中国古称(中国古称什么为岁星)
中国古代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每组合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 其中,三垣包括: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包括: 东方青龙七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星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星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星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图源,侵删
如今我们所说的三垣二十八宿体系也并不是一口气确立下来的。
目前已知最早对二十八星宿具体名称的记载来自于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漆箱,也就是说将恒星划分为二十八组的星座体系在中国的起源早于曾侯乙所处的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
曾侯乙墓二十八宿漆箱盖面徐刚绘
到了东汉时期张衡在《灵宪》中曾记录过叫得出名字的全天星官320个,也就是大约2500颗星。
西晋初年太史令陈卓将不同占星流派的成果汇总,整理出一个包含283个星官、1464颗星的体系,并绘制星图,史称“陈卓定纪”。如今我们在文献中仍能找到踪迹的星官多沿用自此,而那些陈卓没有采纳的星官则在之后的一千七百多年中被逐渐遗忘。
《星空帝国》中展示的星座发展简史
而加入了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的完整三垣二十八宿则是由隋唐时期的《丹元子步天歌》确立的。自此,二十八星宿各自成为了28个星官组的统帅,在每个星官组内还有一些其他小的星官。
作为一篇373句的七言长诗,《步天歌》琅琅上口便于读诵,每一句都生动地描述了星点的形象与位置,因此是历代钦天监观天认星的必备“自学教材”。
现在的天文爱好者往往习惯于根据星图来认识不同的天体,但古人在《步天歌》中留下的图片早已散佚。
《星空帝国》作者徐刚老师从2007年开始创作以中国星官形象为主体的图案式星图,经过十年反复打磨后随《星空帝国》首版推出星图长卷——《步天图》,以精美又古雅的图像复现了一千年以前的隐士丹元子所描绘的星空中的世界。
《星空帝国(纪念版)》中的《步天图》
随着“上元天庭太微宫,昭昭列象布苍穹”的吟诵展开《步天图》,一个刻画精细、栩栩如生的“天界人间”便在我们眼前浮现了。
天市垣是星空帝国里最热闹有趣的市集,太微垣是天帝统治下的最高行政机关,而紫微垣则是天帝的居所。
沿着黄道继续逐一游览各个星宿,我们可以在室宿参观天帝出游时的行宫,到奎宿、娄宿拜访天宫中的将军、官员们,经过水井、仓库、关隘等星空帝国中的不同场所。
天市垣徐刚绘
我们可以从上图中看到,天市垣里有交易生活百货、玉器古玩的场所,甚至还有斗和斛两个星官负责充当公平秤,有市楼六星对整个市场进行监督。
再比如下图中展示的在秋季常能看到的奎宿中,王良和他所驾驶的车马由五颗星组成,奔驰在六颗亮星组成的阁道——天帝出行的御道上。如果再仔细观察,会发现阁道旁还有附路,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高速公路的备用车道,以免御道损坏不通影响天帝的行程。在代表天猪的奎宿南边还有用作猪圈和厕所的天溷(hùn)星官,在天溷不远处有七颗星组成的长长的外屏星官用于遮挡异味。
这样周密的布置和地面上的人间如出一辙,马车夫王良等星官又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三垣二十八宿的故事讲起来可以说是虚实相生,颇有趣味。
奎宿徐刚绘
看似枯燥的星点连线背后是古人对天界的浪漫想象,对星辰的祭祀演变成了热闹的节日,星官中的诸神成为了人间信仰的神灵,世代流传的诗歌中众星亦有一席之地……
面对艰涩的古代文献资料,徐刚老师所创作的160多个原创中国星座形象便是打开其中关窍的钥匙。
在《星空帝国(纪念版)》中,《步天歌》和32幅中国星座形象分区星图、32幅地平坐标半圆星图带领读者以三垣二十八宿的顺序游遍中国星座。
《星空帝国(纪念版)》
徐刚老师绘制的《步天图》继承了北宋天文学家苏颂在《新仪象法要》中采用的圆横结合的画法。据专家考证,这种画法是通过测定每颗恒星的入宿度和去极度进而确定恒星的投影位置,在公元1088年苏颂便使用这种方法画出了精准的星图,比西方天文学家在1569年发明的墨卡托投影法要早了500左右。
《步天图》横图徐刚绘
在徐刚老师所绘的《步天图》中,横图自角宿开始,以轸宿收尾,描绘了赤纬+50°至-50°的28个星宿;圆图的描绘范围则是赤纬+55°至+90°的北天极区,也就是天帝的居所——紫微垣的所在区域。
这一圆一横两部分星图涵盖了清代《仪象考成》中涉及的全部中国传统星官,包含了86组富有古典韵味的中国星座形象。这是第一幅完整表现中国星座形象的星图长卷,它在经历了徐刚老师十余年的打磨后,要以古典而雅致的折页形式与各位读者朋友见面了。
如果想要在晴朗的夜晚用肉眼寻找星辰中这个天界帝国的踪迹,《步天规》是帮助我们快速确定当天可见天空范围以及辨认具体恒星与星座的小工具。它能显示北纬30°到10°区域内任意时刻的星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用。
也许你在市面上见过这类被称为“活动星图”的小工具,国内最早创制此类观星工具的是中国气象科学奠基者之一的陈一得先生,他仿古代认星歌诀《步天歌》将其命名为“步天规”。“规“在古代既作为测天工具亦是天的象征。徐刚老师作为将中国传统星座绘制其上的第一人,亦沿用了“步天规”的名称。
读者在《星空帝国(纪念版)》中捕捉诗词歌赋和故事传说中星宿身影的同时,还可以对比中西星座异同,同时了解现代恒星天文知识,在阅读中完成一场中国星座的科普与文化之旅。
与2016年首版相比,《星空帝国(纪念版)》重新进行了文字上的修订,为生僻字添加了注音,并且加入了更多古代星图的精美摹本,如汉代苍龙星象画像石、唐代四神二十八宿铜镜等。古人以图说星的传统因此得到了传承,并且与现代创作的星官形象相映成趣。
西安交大西汉墓星图徐刚摹本
从2016年首版问世、2017年斩获文津图书奖至今,《星空帝国》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和天文爱好者、传统文化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经过了徐刚老师和编辑团队长时间的修订、打磨,《星空帝国》在2021年以“纪念版”和“星图版”的全新形式再次来到读者手中。通过更加考究的版式和用纸、更富有古韵的设计和装帧,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沉浸到中国星座的魅力中,重新寻回中国古天文之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