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盛春时节,很多朋友会选择去颐和园看春景,颐和园的美景不仅在万寿山、昆明湖的湖光山色,也不只在仁寿殿、佛香阁的精美建筑,更浓缩在一块块内涵丰富的匾额楹联之间。
正所谓游颐和园,初级看水,中级看山,高级看的是……牌匾。
东宫门(东宫西宫)
在北京的皇家园林中,颐和园的匾额楹联最多(故宫不能算在园林之列),故事也最多。
“排云殿”九龙斗匾。排云殿位置在明代为圆静寺址,在乾隆时期为大报恩延寿寺的大雄宝殿。光绪十八年改建为排云殿,慈禧曾多次在此举行大寿庆典。
颐和园中的匾额一般分为两类:题名匾与抒意匾。题名匾就是为景观或建筑题名的匾额,常常标以“轩”“堂”等字。抒意匾则是对题名匾的补充发挥,常悬挂于题名匾之后以及室内,与楹联配合密切,相当于“横披(批)”。
如“仁寿殿”为题名匾,意为“仁智者长寿之殿”。其后的“大圆宝镜”为抒意匾,是对“仁智者”的进一步补充发挥:这里“仁者”的智慧如大圆明镜,洞察秋毫。殿内正中匾额接续“仁智者”思路,题为“寿协仁符”:堂上之君既仁且寿,是儒家理想的典范。这样,题名匾与抒意匾在思想内涵上相互呼应、层层递进,由室外渗透到室内。
题名匾通常定于建园之前,抒意匾则悬于建园之后。题名匾一旦确定就很少更改,而抒意匾则依朝代、时事屡有变化,二者意蕴也往往因此不相连贯。如乾隆题名的“道存斋”,寓意观山水而悟天地大道;慈禧的抒意匾却为“恩风长扇”“膏泽应时”,与原题毫无内涵呼应,反映了两个时期园主人的情趣差别。
颐和园前身是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清漪园,系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而建。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皇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新兴建,并改名为“颐和园”,为“颐养冲和”之意。
所以颐和园中多有以“寿”为题的匾额,如“仁寿殿”“乐寿堂”“永寿斋”,园林布局设计中,也多有长寿的寓意,这些,你都发现了吗?
从东宫门进颐和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块九龙金匾,上书三个大字:“颐和园”,皇家匾额边款上有奇数龙头,如三五七九,龙数越多规格越高,可见“颐和园”匾额的至高等级。
古代认为帝王“和气”的颐养关乎天下太平、百姓福祉。乾隆皇帝多次用“颐和”命名并题写殿堂,紫禁城有“颐和轩”、避暑山庄和圆明园有颐和书屋,以备年老归政后的颐养;沈阳故宫的颐和殿则是乾隆帝为母后修建的。
那么,颐和园中的“颐和”究竟和谁有关呢?关于这三个字的题写者是谁,一直以来颇有争议。有的说是光绪皇帝,也有的说是慈禧太后,还有的说是清末书法家严寅亮……
其实,看看额章便知。
清代皇家匾额钤印采用“额章”形式,就是将印玺钤盖在匾文的上部正中,这在以前帝王书法中只是偶尔为之,自乾隆皇帝开始正式确定下来。
我们把额章放大给各位看看,发现没,牌匾额头处,赫然盖着老佛爷的大章。如果是光绪皇帝御题金匾,为何钤印没盖在“额头”位置?额章的“C位”,为何会被慈禧太后的“慈禧太后御览之宝”占据?
遍查古籍,我们可以还原这样一个真相:
《颐和园志》载:
《颐和园史话》称: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颐和园修缮竣工,光绪帝亲笔‘颐和园’匾额悬于大(东)宫门。”
《颐和园楹联镌刻浅释》载:
“光绪为表示孝敬,以博母后欢心,题额曰‘颐和园’。”由此可见,东宫门金匾上的“颐和园”三个字确系光绪皇帝所题。
按照清廷规制,皇家园林的正门或正殿上的匾额多由当朝皇帝书写。
“三山五园”中的畅春园正门匾额为康熙题写。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赐给皇四子胤禛的花园,其正殿圆明园殿额为康熙所题。
胤禛继位后该园升为御园,其正门的“圆明园”匾额为雍正所题。
玉泉山静明园南宫门(正门)匾额为乾隆御书。
香山静宜园东宫门匾额也系乾隆御题。
重修颐和园时光绪在位,其正门匾额理应由他题写,这样才符合清廷规制。也正是其匾额由光绪所题,所以才盖有“光绪御笔之宝”的钤印。
电视剧中光绪题写“颐和园”三字
“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在正中方,将“光绪御笔之宝”盖在左边,实际上是让他“靠边站”了。
这枚本应盖在匾额正上方的玉玺,实际上代表了当时两者的主次关系:在清代,后宫不许参与朝政,即使是在政治上起到了很大作用的孝庄皇太后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表现出来,慈禧太后当政时却乱了规制,将她的“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盖在匾额的正上方,可见清朝初期和晚期宫廷势力的对比,特别是后宫在政治中的地位——表面上看是表示这三个字经过了老佛爷的审阅,且赏识,实际上表现出她独揽大权、盛气凌人和对光绪皇帝的打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