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惟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

惟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

惟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4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句子,全诗是:惟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写送别的诗有十多首。有送友人远行的,如《送友人》《黄鹤

4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句子,全诗是:

惟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

惟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写送别的诗有十多首。有送友人远行的,如《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自己即将远行辞别的,如《渡荆门送别》《赠汪伦》;有隔空喊话送行的,如《闻五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摆酒送别的,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在李白所有的送别诗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算得上写得最好的一首,而在这首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又是写惜别之情最精彩的句子。

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开始,李白居住在安陆。在这里,李白结识了比他年长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概是惺惺相惜的缘故吧,李白非常赞赏孟浩然,曾经写下《赠孟浩然》一诗,诗中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之句。孟浩然对李白也非常赞赏,两人因此而成为挚友。开元十八年(730)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捎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李白在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这首诗的语言十分浅近。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交代送别的对象是“故人”(老朋友),送别的地点是黄鹤楼。次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写送别时的季节和“故人”将要去的地方。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友人乘船离开后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情景。这首诗没有写离别时的难分难舍,却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充分地表现出来,而将这种依依不舍之情充分表现出来的诗句正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是一张帆,这里代指一条船。孟浩然乘船离开时,长江上有很多船,但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乘坐的一条船。有了这样的心理,在李白的眼里,长江上也就只有孟浩然乘坐的一条船了,因为李白对其他的船是视而不见。“远影碧空尽”写船渐行渐远,最后在视线中消失,诗人的眼中只剩下碧空。当时孟浩然乘坐的船虽然是顺流而下,但速度也不会很快,一直看到孟浩然乘坐的船在视线中消失,那得多长时间呀!可见李白是多么的不舍。就算是孟浩然乘坐的船在视线中消失了,李白还站在江边朝孟浩然离去的方向看,看到的只是流向天际的长江水。“唯”是“只”的意思,是表示范围的副词,强调看到的只有流向天际的长江水,其他什么都没有。那有什么可看的?但李白还在看,为什么?因为那是孟浩然离去的方向。不写依依不舍,只写伫立江边凝望友人离开的方向,写看见流向天际的长江水,依依不舍之情就像那滚滚的长江水从“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个诗句中流淌出来。这就是古人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送别时,目送友人远行,直到友人消失在视线中,还站在原地看着友人离开的方向。唐代边塞诗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的两句写的也是这种情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如果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长江版的深情送别的话,那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就是雪地版的深情送别。这两组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送别的名句。

上一篇: 与时舒卷(与时舒卷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肖战是什么星座(肖战是什么星座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