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说)在哪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吃不饱也就罢了,满地的军阀,过境的兵患,还有坐在头上的地方豪强,哪一波来了这都得盘剥老百姓一次,当年的中国老百姓就没有过上几天的好日子。
为了理想,很多人都走出了家门,去抗争,有些人倒在抗争的路上,有些人看到了理想的实现。在这些人中,有些人继续实现新的理想,为祖国添砖加瓦,但也有一些人归于平静,继续过着他们之前过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韩起功(韩起功抓兵)
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伙说道的这个人,就是在硝烟结束之后,不愿意接受国家帮助,重新归于平静的人。
作为历史的看客,小编就带着大家伙重新阅读一下,他的人生经历。
他叫熊国炳,红军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个人物。
1899年的十月八号,出生在四川通江县熊家湾,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改名变成了万源县竹峪镇太平村了。
这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地方,人没有多少,树林和竹林倒是随处可见。
当年巴山地方的人,日子不好过啊,这里充斥着各种的苛捐杂税,地方豪强的高额地租,已经你一辈子都没法还清的高利贷。
当地常年都有这一个民谣:
从这首民谣当中,您就能感觉出当年巴山人的苦难日子。
而熊国炳出生一户贫苦的农家,家里前后出生了六个兄弟姐妹,等到他长到十来岁的时候,父母无力供养这么多子女,于是熊国炳就被过继给了别人家当儿子。
继父叫熊邦杰,是熊家坪的一名医生,日子要比生父家好一些,但仅仅是一些而已。
当然因为过继给别人家了,所以熊国炳的名字也由原来熊延南变成了现在这个名字。
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别人,亲身父母也舍不得,离家的那一天父母给了熊国炳四个红苕(红薯),也算是留个念想,离家的时候不至于落个挨饿的印象。
懂事的熊国炳并没有把那四个红苕吃掉,而是分给了自己的弟弟妹妹,他哭着和这个家告别了,从此他要在别人家里生活了。
继父熊邦杰对熊国炳很好,虽然家里行医,但也没有太多的钱财顶多就是个糊口而已,但继父还是从不多的家庭收入中挤出一部分钱财,让熊国炳入了学堂。
毕竟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想法,人这辈子,不管如何,读书识字的人总要比大字不认识一个的要好很多,以后就算是出去吃口饭也容易的。
但这段入学的经历,也仅仅让熊国炳上了一年的学,再上下去家里也撑不住了。
于是一年后,熊国炳就跟着养父进了山,在山里开始挖起了草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熊国炳就会挑起养父的挑子,继续做一名医生。
那么当熊国炳长到十六岁的时候,养父一家也开始给熊国炳忙碌着找一个姑娘家,好给他们完婚。
于是养父母就开始四处打听有姑娘的家,托人做媒。那会也不兴自由恋爱啥的,父母点头答应,这婚事就能敲定了。
所以没有多久,熊国炳就娶了太平山上一个叫赵紫香的姑娘为妻。
日子似乎很平静,但平静的日子在哪个动荡的年月总有打破的时候,养父在一次出诊的路上,不知道怎么就掉到了水里,最后溺水身亡了。
而养母面对这样的事情,受不住没过多少日子也就去了。
老两口这么一走,熊国炳就成了没有爹娘的孩子,没有爹娘的孩子受人欺啊!
所以在1930年的时候,这熊姓家族就开始琢磨着想着法子的驱逐熊国炳两口子。
至于为什么驱逐?这不用小编解释,您也明白,都是那点子利益,瞅着熊国炳是过继过去的,他们就想侵占人家的利益而已。
所以这些人为了能够把这两口子从熊家坪赶出去,他们还偷偷摸摸的花大价钱买通了保长甲长。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别人收的税很重,而熊国炳两口子收的税更重,这也就算了,他们还没事挑刺,有事无理取闹。
那么这个保长和甲长是干嘛的呢?大小算是一个没有品级不再编制的芝麻绿豆的官。
这东西可有年头了,叫保甲制,几户合一块为甲,几个甲合一块为保,当年蒋介石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所谓的剿匪,也出过这么一套东西,当时是十户是一甲,十甲为一保。
其实这些东西也不算是一个管,撑死了就是一管事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东西,还是捉弄的熊国炳在熊家坪过不下去了,就撑了一年,熊国炳就迁到了生父居住的地方熊家湾。
那个年月啥地方都不好呆,在熊家湾他又要面对这个地方的那些个地痞盲流的欺负。
最后没法子的熊国炳就搬去了太平山和岳父住在了一起,过起了刀耕火种的日子。
深山里头没有那么多糟心事,但熊国炳就要面对各种蛇虫鼠蚁,老虎的骚扰。
当然了深山里头,最合适的职业还是猎人,所以熊国炳也会在山里打猎。
这不有一天他中招了,被其他猎人布置的陷阱给射中了,当然这是误会,不是有意为之的。
被箭射中了这不算啥,要命的是这箭上他有毒,你不把毒挤出来这可是要命的事。
所以熊国炳自己把箭拔出来,硬生生的在伤口上挤,直到黑血变成了红血为止,这才捞了一条命回来。
自己挤,您想想这经历,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后来熊国炳在山里还独自射杀了一头老虎,所以山里头的人给熊国炳起了称呼——巴山勇士。
日子就这么平淡的过了下去,猎到猎物肉吃了,割下来的皮货卖给进山的皮货商人,好歹糊口还是可以的。
这样的生活,也让熊国炳有了一个魁梧的身材。
转眼到了1932年的十二月份,这山里来了一位阔绰的皮货商人,向村子里头收购各种东西,皮货也罢,土特产也行都收,而且价格还格外的公道,遇到穷哥们这价格还略有上扬。
当然了作为一名优秀的猎人,熊国炳手中的皮货也是商人志在必得的东西,所以熊国炳卖给商人的皮货要比卖给其他人还要好一点。
一来二去的,双方就熟悉了,最后这皮货商人交代了实情,原来他叫刘子才,是红军的侦查员,这次来川北这块为了侦查敌情,为红四方面军入川做准备,为此他还带着电台呢?
刘子才有些小伙伴不熟悉,他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在和熊国炳接触的这一年,他担任的是中共亦北县委书记,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之后,他留在当地担任红军巴山游击队司令员的人。
只不过后来,刘子才在1940年被国民党抓住,同年就被国民党给杀害了。
好了咱接着说事。
而刘子才和熊国炳接触过程中,在刘子才的指引下,熊国炳也知道了这些年老百姓的日子为嘛越过越难的原因,最终熊国炳就跟着刘子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再往后,熊国炳就跟着刘子才在巴山里头勘察,了解敌人,摸大山的地形。
最终这些情报汇总起来,就被刘子才用电台发给了红四方面军,为红四方面入川打好了基础。
当红四方面来到通江洪口之后,这里就被顺利的解放了,熊国炳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当地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且加入游击队配合红军作战。
熊国炳得到了家乡人民群众的认可,就推选他为竹峪乡赤卫军队长以及竹峪乡苏维埃政府主席。
后来因为在创建赤北,赤江,洪口,南江等等这些地方的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熊国炳的表现相当出色。
于是熊国炳在1933年的一月份,受到了祁继勋(红六军军长)和袁克服(川陕省委书记)的推荐,熊国炳就开始担任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委员,从而参加了川陕苏维埃政府的筹建工作。
到了这一年的二月份,熊国炳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川陕省第一次党代会上,成为了中共川陕省委常务委员会委员。
打这里起,熊国炳开始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中出现。
根据张国筹警卫的回忆,1933年二月份的时候,熊国炳来见张国筹的时候,还是一身的短襟的打扮,上身还套着一件兽皮背心,头上一条很大的帕子包着头,一脸的络腮胡子,光脚板登着一双麻窝子草鞋。
也就是在这一年,熊国炳在第一次苏维埃工农代表大会上,全票通过了川陕省主席的任命。
作为一名平民推选出来的省委主席,熊国炳表现了他很高超的组织能力和办事能力。
说个数据您就明白了,熊国炳当选为省主席之后,就带着一个小组开始工作,仅仅用了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就在江口建立了六个县苏维埃政府。
这还不算,熊国炳组织群众还修建了四条交通线路,将巴中,南江和陕南,宣汉给连通了起来。
还造了三座长达一百米的桥,光动员的群众就有五万多人,顺道还把巴中到江口,以及江口到苦草坝的河道给顺通了。
路这东西,大家伙都知道他的重要性,在那个打仗的年月里头,不仅可以让调动兵员成了一个便捷的事情,还让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至少商品的流通加快了不少。
您如果要是想研究一下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不论是是政治工作,还是思想工作,熊国炳的研究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
简单地说个例子。
当年熊国炳根据很多一年到头都在田地里头忙乎的老农,学习种田经验,最后制定出了调剂耕牛,农具,以及粮食种子和劳动力的制度。
组织起了代耕队,割谷队,对农田进行灌溉耕耘直到最后的收获,做了统一安排。
这一套做下来,当时苏区的粮食那叫个大丰收,这事还被毛主席表扬过。
这动静大的,让当时四川军阀,还头戴蒋介石委任“剿匪”总司令帽子的刘湘,恨熊国炳恨的牙痒痒。还列出了足足两千大洋的悬赏,对熊国炳进行缉拿。
1933年的八月一号,巴中城召开了第二次全身工农兵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目前的政治形势和川陕省苏维埃的任务》的决议,制定了公粮,婚姻和禁止鸦片的各种条例。
这次大会结束之后,熊国炳亲自带领检查突击组,进行了查田运动,很有力的保障了红军对敌人的胜利,还顺道把根据扩大了不少。
不知道大家伙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熊国炳在1932年的十二月份和用皮货商人做掩护的刘子才相识,到了1933年八月一号,举行第二次全省工农兵代表大会,这才多少时间?
有限的时间,却做了多少事情?那会的人都为理想而奔命。
说有一次,熊国炳就接到了一份举报,举报什么呢?
举报赤江县苏维埃主席赵有义田地多,招租纳佃的事情。
熊国炳并没有因为一封举报信就想当然,当时就召集了人手进行讨论,然后派人员下去调查,最后自己下去还召开了一次赤江县苏维埃执行委会议,最终查出真相,还保荐赵有义做了川陕省戒严局的局长。
这还有,有一个老婆婆跑到省苏区保卫局的门口哭诉喊冤。
熊国炳知道了,就让老婆婆把事情的原委说一下,这才知道,老婆婆的男人是通江县的医生许昌,因为医术好还救过不少的红军指战员。
如今却被人告发毒死了县农协会领导张家其,目前许昌和儿子都被抓了起来,被定成了死罪。
最后熊国炳把这案子从保卫局里直接调了过去,,最终把这事查清楚了。
原来许昌的医术很了得,治疗了不少红军战士,
这让一个叫“白扇会”的组织给记恨上了,那么这个白扇会是干嘛的呢?
这帮家伙不是什么好东西,是会道门的一种,搞个迷信啦,吞个符啦,弄个治不了病的膏药啦,骗人的!
全国的会道门就有三百多种,这些会道门在解放初期的时候,大半都被特务控制利用,当然这是后来的事了。
那么现在这个白扇会和国民党勾连的也深,那是处处和红军敌对,这些家伙还有自己的武装。
所以白扇会记恨上了许昌那是在所难免的,于是这白扇会就下了一个套,派人在暗中下砒霜毒死了从许昌这里拿药的张家其。
然后拿这事大做文章,嫁祸给了许昌。
事情明了了,许昌爷俩就被释放出来了,这事在当时很轰动的,当时老百姓都叫熊国炳为青天大老爷。
1933年的十二月份,一个叫廖丰伍的家伙纠集了三十多个人,跑到元潭乡袭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府,弄走了不少的枪支。
熊国炳知道了这事之后,当时就领着五十多个人,去抓廖丰伍,一锅全给烩了,一个不漏的全抓了起来。
一帮子地主组成的还乡团进入了川陕根据地,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苏区。
而熊国炳的家庭在这次白色恐怖中遭到了打击。
长子被还乡团杀害,二子被打死,老婆外逃的时候,因为身上有伤被活活的饿死,生父母也被还乡团吊起来打,而且一打就是好几次,最终造成了肢体残疾,而弟弟一家也被还乡团折磨的搬入了深山,出嫁的三个妹妹也被还乡团迫害,流落他乡。
当熊国炳接到消息的时候,他还在长征,他也只能擦一擦眼泪,继续长征。
1936年七月份,当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会师成功,当时很多党政干部被委派到军队中任职,而熊国炳在这个时候出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经历处处长和群众工作部部长。
这其实就后勤,对于后勤这块熊国炳很陌生,但在他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了这方面的内行。
到了1936年的十月份,红四方面军才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没多少日子,熊国炳被任命为西路军军政委委员会委员,这就开始了渡过黄河,转战河西。
您都不知道,当时西路军每个人手里只有六发子弹,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歼敌两万多人,最后弹尽粮绝止步于祁连山。
1937年三月十三号,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西路军召开了石窝山会议,陈昌浩宣布了一个军政委决定,陈昌浩和徐向前离开队伍,回陕北汇报,剩下的人打游击。
西路军的两位领导人离去之后,西路军开始分散,被分成了左,中,右三个支队行动。
当时熊国炳跟着右支队行进,而熊国炳和后勤机关人员组成了一支二百多人战斗队,当时被叫做总后营,营长姓吴(至于他的全名很抱歉小编没有找到)。
当时总后营在1937年三月十八号的时候,来到了肃南县老虎沟。
结果驻扎在当地的马家军的一个旅,旅长马忠义听到总后营的信,这就带着他的一个团的骑兵围拢过来。
老虎沟这块易守难攻,红军两挺机枪架在制高点上,马忠义还就没辙,后这家伙找来当地一个低头哈腰的保长(这家伙在1958年被绳之于法),趁着天黑用黑炭和羊粪在老虎沟北边的冰面上铺了下去,方便骑兵在攻击时候的冲锋。
然后爬上高台袭击了两挺机枪的机枪手。
等到这一切做完之后,马忠义得意洋洋地就带着他的骑兵团从三路围攻。
面对数量众多的敌人,阵地是守不住了,熊国炳被吴营长推上了马匹,自己留下来狙击。
最后杀出重围的,只有熊国炳和吴营长的警卫员十来个人。
而吴营长在子弹打光之后,用石头还砸死了两个人,最终包括吴营长在内的六十多个红军被马忠义俘虏。
三天后,这个马忠义又俘获了九十多名红军战士,前后一百五十多人被马忠义邀功一样的送了上去,最终他们都韩起功被活埋了。
韩起功这家伙就是一头杀人魔王,在他手上被枪杀的五百七十五人,烧死的五十六人,被活埋的有两千六百零九人。
而在这个过程中,您能想象得到所有酷刑,听都没有听过的酷刑都用在了这些红军战士的身上。
您要看了韩起功的所作所为,就感觉这还是一个人吗?这么个东西下了地狱,不把十八层地狱走个几百个来回这都不成。就算是这样,他都洗不干净身上的血迹。
咋说呢?马家军和土匪也差不多,从上到下都一个样。
好了,咱接着说,当时熊国炳骑着战马突围出来了,但在跑过雪山边缘的时候,战马就被敌人给打死了,而他自己被摔到一个雪坑里头晕了过去。
等到熊国炳醒过来从雪坑里头爬出来,碰到了寻找他的吴营长警卫员和支队参谋长。
到了三月二十一号的时候,熊国炳一行人准备找个地方先把熊国炳的脚医治好,结果和二十多个搜山的马忠义部队给遇到了,一场激战是免不了的。
熊国炳因为脚伤让其他人转移,自己留下来,用手榴弹炸死了七八个敌人,而五个人转移成功,吴营长的警卫员因为坚持留下来扶着熊国炳走,两人一块被抓了起来。
熊国炳被俘虏之后,这帮子家伙审问的时候,熊国炳只承认是伙夫,其他一概不知。
敌人看着熊国炳穿着也破破烂烂的,两支脚丫也被冻坏了,瞅着也不像,感觉不是什么大官就被他关到了一个头人的帐篷里头。
后来头人悄悄地把熊国炳给放了。
而这个时候,马家军开始到处的悬赏捉拿熊国炳,悬赏的额度达到了一千二百快大洋。
面对这种情况熊国炳不能走了,就假装是做生意的生意人,路上被土匪洗劫了,这就进入到一家酱园铺子做起了帮工,晚上呢就去附近的一家道观里头休息。
一来二去的熊国炳和道长倒是熟悉了。
咋说呢?当时面对战友一个个的被杀,熊国炳心里一直就埋藏着痛苦,道长看出熊国炳的痛苦但知道是什么事,但劝说熊国炳皈依道门。
当然了,熊国炳没有这么做,后来为了生存,他就和一个叫白玉生的寡妇结了婚,而熊国炳也改名叫张炳南。
到了1945年抗战结束了,熊国炳就去了玉门油矿做起了矿工,当然这么做依然养活不起一家老小,温饱也达不到,到了1948年回到了酒泉,摆地摊卖火油和干果讨生活。
1949年的十月份,解放军来了,酒泉解放了,当时政府要调查当年的红军,熊国炳填写了自己的真名和过去的职务。
但当时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熊国炳被当做了一般红军对待,给发了五十块银元和四石小麦,做了一次性补偿。
后来熊国炳也没有进行争辩,似乎他已经习惯了这么生活下去,再往后他就被安排到酒泉县人民医院做了一名没有编制的勤杂工。
1952年土改的时候,熊国炳以一个西路军老红军的身份,参加了土改工作队。
咋说呢?这项工作,对于熊国炳来说轻车熟路,毕竟二十多年前他就干过,而且干的还相当不错,当时熊国炳手底下管着六百多万人口呢?一个工作队又能管理多少人呢?
但土地改革结束之后,熊国炳依然回归了农民的身份,没有去找组织。
后来昔日的战友对此询问过熊国炳为什么?
熊国炳的回答是:
这事想过了,也想开了,也就算了,当年和我们一起长征的兄弟死了多少?
这就是熊国炳对自己的看法,直到1960年的时候,这位曾经的红军高级将领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