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中将张克侠有“佩剑将军”之誉。剑,向来为军人所爱。他拥有的这把剑,名为“中正剑”。此剑是蒋介石为了拉拢、培植死党为其卖命,特地在德国制作,用以激赏部下的。此剑身全长380mm,刃长255mm,剑柄为铜皮包覆。剑身刻有“不成功,便成仁”6字,剑柄上刻有“校长蒋中正赠”字样。
但让蒋介石没有料到的是,当他把“中正剑”颁发给张克侠时,张克侠已秘密加入了共产党,且是有5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更让蒋介石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在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张克侠和何基沣率部战场起义,打乱了整个国民党军的部署,取得了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的“第一胜利”。
李连城(李连城述职)
秘密加入共产党
张克侠,原名树棠,又名双印、大伟、慕义、子华。1900年10月7日,他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东村乡侯陵屯村。说起张克侠秘密加入共产党的故事,还真有一番曲折。
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中华民族的义愤,举国爆发反日风潮。张克侠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考入北京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投笔从戎的。1921年秋,张克侠升入保定军官学校。1923年,张克侠以优异成绩毕业,主动请求分配到冯玉祥部,在宋哲元的第二十五混成旅任见习军官。
1924年2月9日,冯玉祥因前妻去世,续娶了张克侠妻子李德璞的胞姐李德全。这样一来,张克侠就成了冯玉祥的连襟。也就是这位大姨姐,成了张克侠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领路人。起初,生性好强的张克侠不愿攀亲附戚,婉言谢绝冯玉祥的聘请,只身去了广州参加大革命,开始,他在陆军讲武学校(黄埔分校)任教官,后来当队长。北伐开始后,张克侠专门回到张家口,动员冯玉祥率部参加北伐。此时,身在苏联的李德全带回一封信,希望张克侠去莫斯科学习。
1927年春,张克侠辗转到了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在苏联学习期间,张克侠向冯玉祥的随从副官、共产党员张振亚(又名张存实,还曾以“张惠增”一名从事秘密工作)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在党组织考察张克侠期间,国内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次大革命由于蒋介石的叛变失败了,大批共产党员被逮捕“法办”,而冯玉祥对蒋介石表示了公开支持。如此一来,张克侠入党的事不但没有得到批准,而且还要被要求离开中山大学。谁让张克侠是冯玉祥的连襟呢!但是,张克侠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埋下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种子。后来,张克侠回忆说:“我加入共产党,与大姐李德全邀请我去苏联学习是有关系的。”
1928年秋张克侠回国后,仍旧在冯玉祥的西北军部队工作。但张克侠没有与张振亚失去联系,时常把冯部的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向张振亚汇报,并多次表达要求加入共产党组织的愿望。1929年7月,张克侠接到张振亚的一封密信,通知他到上海去一趟,接头地点在静安寺教堂,接头人是一位牧师,叫董健吾。
张克侠赶到上海后,在约定的地点与董健吾取得了联系。董健吾说,张振亚两天后来见他。果真,过了两天,张振亚如期而至。见面后,张振亚对张克侠在白色恐怖中能矢志不渝争取入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还说党组织很快会派人来对他当面进行考察和审查。
又过了两天,张克侠在另外一个秘密住所,见到了张振亚和李相武。经张振亚介绍,张克侠知道了李相武是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李相武和张振亚认真听取了张克侠的汇报,又询问了张克侠几个问题,随后认真地说,他俩将做张克侠的入党介绍人,对组织还有什么要求,现在可以提出来。
张克侠说:“希望到苏区(根据地)去工作。”
李相武说:“这需要几天后,才能通知你。”原来,对于张克侠的入党要求,周恩来十分重视。当时,周恩来在上海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和军事部长。李相武需要回去向周恩来汇报后,才能决定是否安排张克侠进苏区。
最后,周恩来批准了张克侠为特别党员,规定单线领导,不得与地方党组织发生关系;任务是在西北军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张克侠的党内名字是张光远。
周恩来的三点指示,很快由张振亚通知张克侠:“中央已批准你为共产党员,是特别党员。你不能与地方党组织发生关系,不可暴露身份,要严守党的纪律。以后,中央会直接和你联系,你与党进行书信联络时,使用张光远这个名字。假如发生意外,你也不要说出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党是会记得你的,也会设法保护你的家人。”
张克侠牢记党的嘱咐,一直到1950年才公开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事后,张克侠回顾入党过程时,写下了这样的话:“我已经成了一名共产党员,党的需要即是我的需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我将不惜自己的生命去完成党交给我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卧底敌营20载
张克侠在敌营前后卧底20载,为什么敌人20年都发现不了一个身边的共产党员?而且在敌营里一个秘密中共党员是如何得到“中正剑”,官至中将的?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重新整理一下张克侠前半生的传奇身份。
张克侠兼有两种不同的政治身份:公开的是国民党军的校级、将级军官,直至官居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秘密的是中共中央直接掌握的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这是其一。其二,张克侠在庞大的、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军中,因早年毕业保定军校而归保定系;又因在1923年就进入冯玉祥部队属于“正宗”西北系;还因在黄埔军校的前身陆军讲武学校当过教官而跻身黄埔系。这三种经历,让张克侠到处能碰上同窗、同僚、故交、旧友、师长、学生、老上司、老部下,为他卧底敌营造就了人脉网。其三,他是冯玉祥的连襟,这是许多人不具备的条件,正如张克侠自己所说:“我成了冯玉祥的连襟,为我以后长期在西北军从事党的工作,构成了有利条件。”谁会怀疑冯玉祥的连襟是共产党员呢?!
入党后的张克侠在国民党军任职经历是:1930年,担任国民党军西北军第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参谋长。1936年,调任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副参谋长兼三十八师参谋长(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1937年,任国民党军第六战区司令部(冯玉祥司令部)高级参谋、副参谋长。1938年,任国民党军第五十九军参谋长。1939年,国民党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成立,张自忠任集团军总司令,张克侠任参谋长。1946年初,第三十三集团军改称第三绥靖区,张克侠被任命为副司令。这一任职,直至张克侠在1948年底淮海战役中率部起义止。从1929年入党到1948年底率部起义,张克侠卧底敌营整整20年。
卧底敌营的艰辛可想而知。这可以从西北军广为流传的四句顺口溜中,看出一点倪端来:“高不过冯玉祥的个子,大不过吉鸿昌的肚子,黑不过方振武的胡子,瘦不过张克侠的身子。”
张克侠确实是太瘦了,瘦得连陈毅派去的“密使”张国恩(化名柏寒)都不敢相信。那是1945年12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不久,解放战争开始之时。根据安排,张国恩先到国民党军第六路军一师师长、中共特别党员乜庭宾那里,由乜庭宾引见张克侠,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之所以派张国恩,是因为张国恩有国民党军第六路军谍报参谋的证件,并对国民党军西北军情况知之较多。张国恩的正式身份是鲁南前线国军工作部参谋。
张国恩通过乜庭宾,很快按“正规程序”见到了国民党军第三十三集团军副司令张克侠。
张克侠问:“是乜庭宾叫你来的吗?”
张国恩连忙将乜庭宾的亲笔信递给了张克侠,说:“乜师长向张副总座致敬问候!”
张克侠点了点头,看完信后,问:“还有一封信是谁写来的?”
张国恩从怀中取出陈毅的信,双手呈上。
张克侠接过信,边看边露出意外和吃惊的表情,同时摆手示意随从副官退下,压低声音问:“你是什么人?”
张国恩如实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张克侠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声说:“欢迎,欢迎!欢迎张同志!谢谢陈毅同志!你回去见到陈毅同志,请代我向他致以敬意和问候。同时,你回去后,请尽快报告陈毅同志,就说我有重要情况和意见向陈毅军长当面汇报和请示,请陈毅军长本人或派重要干部与我见面。会见的时间和地点可由乜庭宾联系。”
张国恩连声答应,表示回去后立即向陈军长报告。事后,张国恩回忆说:“第一次见到张克侠,觉得张克侠面庞清瘦,穿着一身不合体的军服。”俗话说,心宽体胖。张克侠如此清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卧底敌营的艰辛!
陈毅接到张国恩的报告后,立即派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参谋长宋时轮和鲁南区党城工部部长王少庸从津浦前线指挥部赶往国民党军第六路军一师师部驻地,听取张克侠的意见。1945年12月31日,宋时轮和王少庸在张国恩的带领下,顺利抵达乜庭宾师部。
不多时,张克侠和三十三集团军第七十七军军长何其沣也赶到了乜庭宾师部。双方密谈了六七个小时,直到凌晨2点钟才结束。这次谈话的内容,事后证实,是张克侠和何基沣向宋时轮提出建议,利用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冯治安保存实力、不愿打内战的心理,由张克侠、何基沣劝说他按兵不动,与国民党淮海绥靖公署长官、第六路军总司令郝鹏举一起滞留于现有阵地,让国民党中央嫡系、国民党军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陈大庆单独北进。然后,让解放军集中兵力消灭陈大庆部,冯治安、郝鹏举立即向徐州退却,解放军乘胜追击,造成包围徐州态势。
1946年1月4日晚上,陈毅亲自和郝鹏举进行了会谈,劝说郝鹏举退出内战举行战场起义。郝鹏举表示一定率部起义。但消息不慎被泄露出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大为惊恐,冯治安也搞不清楚其中的详情,于是,他们派张克侠到郝鹏举那儿探听虚实。
其实,张克侠是知道内情的。因此,张克侠到达徐州后,一边装着探听消息,一边寻探其他消息。在国民党军徐州行营,张克侠看到一份密件,内容有二:一是将部队重新编组,三十三集团军改为第三绥靖区,将郝鹏举的第六路军划归第三绥靖区指挥。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密电解释说,是按照蒋介石的指示,把改编和未改编的伪军全部解决,以应对全国舆论要求惩办汉奸的强烈呼声;二是关于进攻解放区的作战部署。张克侠看到后,随手抄了一份,准备送给陈毅。
1月7日,张克侠赶到台儿庄郝鹏举部驻地。他在与郝鹏举交谈中,故意将蒋介石下令解散伪军的消息透露给郝鹏举。郝鹏举一听,吓得面如死灰。原来曾干过伪军的郝鹏举认为自己已经改为国军的番号了,汉奸这个罪名不会加到自己的头上,现在一听张克侠这么一说,便把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经常敲诈他们,还骂他们是“汉奸部队”的事告诉张克侠。
张克侠借机又“火上加油”地说:“蒋介石对你郝鹏举恨透了,必欲将你置于死地而后快。”
郝鹏举听了此言,竟咽咽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我离开西北军后,在胡宗南部当过参谋长,可是胡宗南要杀我,实在不得已才投靠了汪精卫。”
张克侠说:“你的出路只有一条了。”
郝鹏举心知肚明,说:“陈军长已派人来联系过了,今天晚上再见一次面,相谈具体细节。”
“太好了,这是你一生前途的关键时刻,一定要当机立断,决不能犹豫不决。”张克侠边敦促他边想,手头上正有一份情报要送给陈毅呢,于是又说:“今晚一定要去!我陪你一同去。”
对于这天晚上的会谈情况,张克侠在回忆录中作了如下叙述:
……这时参谋人员纷纷向我探听蒋介石徐州部队番号及指挥官的姓名,我便从口袋中取出蒋的密件抄件吟给他们听。他们说来不及记录,要求我把文件借给他们看看。我说:“这就是带给你们的。”郝鹏举在旁边看见,忙说:“这可是无价之宝啊!”……
在多方通力协作下,郝鹏举在台儿庄起义了。不过,郝鹏举是个反复无常的家伙,一年后又叛变了革命,最后被解放军活捉。
贾汪起义美名扬
1948年底,解放战争进行到了决战阶段。淮海战役在1948年11月6日打响,两天后,张克侠和何基沣给蒋介石致命一击,他们率2.3万余名官兵在贾汪、台儿庄地区起义。这样一来,国民党军精心布置的徐州防线乱了阵脚,东北部运河防线敞开了一个80公里的口子。解放军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迅速通过这里南下,直插陇海,隔断了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与徐州的联系,直至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被围歼在徐州以东的邳县碾庄地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
其实,张克侠在组织起义工作中,曾意外连连,自己险落虎口,差点儿脱不了身。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1月2日,在贾汪的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司令部前线指挥所里,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原来是张克侠从徐州打回来的。张克侠告诉何基沣,徐州刚刚发生了一个情况:五十九军军长刘振三以看病为由要去上海,而且冯治安已经批准。
如果此事发生在平时,是件很正常的事,但现在是起义前夕,刘振三的出走,有可能是他察觉到了起义动静,不愿随部队行动,而且他在团以上干部会上明确告诉大家:“部队有事要听孟(孟绍濂)副军长的。”张克侠在电话里分析说:“很明显,这是一种暗示。”
何基沣也有此担心,不过,何基沣还是从好的方面想,说:“他走了,对起义有利!”
第二天,又来了一个新情况。11月3日下午,三十七师师长李宝善命令驻韩庄的一一一团撤回南岸,到利国驿师部附近待命。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旨在防突变。何基沣立即和张克侠通电话,判断起义工作有可能“泄密”了。因此他俩决定,密告一一一团长张兆芙,把王世江(中共秘密党员)掌握的三营留在运河以北,以便同解放军接头联系,必要时可先带头起义。
11月5日,当解放军代表杨斯德根据陈毅指示,把华野规定第三绥靖区的起义时间(11月8日)正式通知何基沣时,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在司令员宋时轮、政委刘培善指挥下已越过滕县、官桥,正向韩庄急进。这时,驻韩庄运河北岸的一一一团三营的阵地前,突然响起了一阵枪声。三营营长王世江知道情况有变,急令九连连长前往查看。不久,九连长带回了两名解放军战士。
“娘家人!”王世江真是喜出望外,解下身上手枪,通报了自己的身份,并要求解放军战士带他去见解放军首长。
就这样,王世江被带到了一个大坟包后面,见到了十纵司令员宋时轮、政委刘培善。
王世江自我介绍说:“我是中共地下党员,公开身份是七十七军一三二师一一一团三营营长。”
宋时轮问:“你同我军什么人联系?”
王世江回答:“杨斯德、孙秉超。”
宋时轮又问:“他们对你有什么交代?”
王世江答道:“向我传达了陈毅司令员的命令,掌握好部队,待命起义。”
宋时轮高兴地握住了王世江的手,说:“好,你来得正好。”接着,作了自我介绍,又把刘培善介绍给王世江,然后问:“现在准备怎么样?”
王世江说:“如果现在起义时间到了,就请下命令吧!”
王世江的第三营根据宋时轮的命令,捷足先登,就地率先提前起义了。
然而,对三营提前起义的消息,何基沣、张克侠却还蒙在鼓里。11月7日,何其沣召开干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而张克侠却被冯治安召去徐州脱不了身。
起义时间仅剩最后一天,让人十分揪心。
冯治安之所以对张克侠有戒心,是因为张克侠曾多次动员冯治安起义。所以,冯治安在大战来临时,“命令”张克侠住在徐州,不允许接近部队。
冯治安的手段是让张克侠参加一个接一个“马拉松”式的会议。这期间,张克侠不断地接到来自贾汪前线的电话,开始是何基沣,后来是杨斯德,都是催促张克侠尽早赶往贾汪。
7日一整天开会,晚上,冯治安让三十三集团军参谋长陈继淹主持会议接着开,自己则去宴请邱清泉。会议中,找张克侠的电话响个不停。
陈继淹问:“都是什么人来的电话,有什么急事吗?”
张克侠沉着地回答:“是何副司令催我到贾汪,除了打仗是急事,还有什么急事?!”
会议开到了8日零时还在继续进行。张克侠为了脱身,开口说:“前方战事急,指挥官留在这里很不利,今晚让他们回去做好准备,明天可再来。”
这个意见,众望所归,会议只好结束。
张克侠心急如焚地回到天庙营房办公室,简单收拾一下行装,于凌晨4点左右叫醒司机何悌修,以张副司令的身份,骗过哨兵,冲出了徐州。
张克侠在从徐州至贾汪的途中,先到了一三二师师部,同师长过家芳见了面,同时打电话给何基沣,告之自己已安全脱离虎口。8日上午8时,张克侠赶到贾汪,并在贾汪给冯治安打电话申明:“总司令,在大战面前,我必须和我们的部队同生死共患难。”同时再次请求冯治安来贾汪前线坐镇指挥。
冯治安明知有诈,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做了一个顺水人情,命令张克侠在前线负责指挥作战。
按原定计划,起义时间在11月8日12时正。但张克侠和何基沣与解放军代表杨斯德商定,提前两小时行动。杨斯德迅速将提前两小时起义的情况报告了陈毅。
就这样,当张克侠回到贾汪两个小时后,起义行动开始。国民党军第五十九军在张克侠和五十九军副军长孟绍濂率领下,集结台儿庄。第一三二师在师长过家芳指挥下,向北移动至峰县北面集结。第三十七师一一一团在李连城率领下,从韩庄北上集结在峄县。何基沣在最后争取刘自珍干训团起义后,即随前线指挥所和直属部队向汴塘转移。至此,张克侠、何基沣率整个国民党军第五十九军两个师、第七十七军一个师和一一一团共计2.3万余人,高举义旗,投向光明。
11月10日拂晓,各起义部队先后到达运河以北的指定地点。
11月12日,解放军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政委高克亭盛情接待了起义部队。
11月28日,何基沣、张克侠、孟绍濂、过家芳、崔振伦、杨干三联名通电全国:
陈司令员、饶政委、张副司令员、粟副司令员、谭副政委,转毛主席、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既全体解放军,并全国各界同胞鉴:
西北军在北伐大革命时期,在冯玉祥先生领导之下,曾奉行孙中山先生遗教,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不仅使几濒于危的部队当时跃为劲旅,抑且参加革命的北伐战争,而写下西北军的光荣史迹。乃自民国16年秋,由于蒋介石背叛孙先生遗教,破坏国共联合战线,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凭借反动势力,进行反人民之“剿共”内战,西北军各部为蒋贼欺骗,并处其淫威之下,遂亦被迫与中共分手,远离人民,铸成严重政治错误。环顾国内,今日西北军已大部覆灭,所剩无几。抚今追昔,能不感慨系之?但过去反共、反人民,决非全体官兵所愿为,更非有政治远见者所甘心,故先后有董振堂、赵博生、吉鸿昌诸先烈之起义。抗战以后,亦有许多部分归顺人民。本军为过去西北军之一部分,虽未能早日脱离蒋贼,但当日寇发动侵略战争之初,蒋贼在敌人面前节节后退,本军广大官兵忍无可忍,曾不顾蒋贼媚日意旨,顺应人心,在卢沟桥挺身抗日。此后含辛茹苦,坚持抗战。谁意蒋贼别具心肝,对日寇则消极抵抗;对非嫡系部队,则纵使抗日有功,亦将其摧残削弱,无所不用其极。以我部队十余万之众,竟划编为十余个团犹以为不足。当日寇投降后,人民之疮痍未复,而内战之烽烟又起,既不顾全国人民休养生息之愿望,复不顾中共维护民主和平之努力,仅恃美帝之援助,甘冒大不韪,向人民解放军发动罪恶的战争。对我西北军仅剩之十余团部队,仍惶恐其存在,复又驱迫走上徐州外围的内战前线,陈师鲁南两年有余,兵不为补,弹不为给。蒋贼此种阴谋,全军为之寒心。时当今日,举国人民归向中共与人民解放军,蒋贼大势已去,覆没之期即在眼前。本军为顺应全国舆情,恢复过去爱国爱民初衷,继续为人民事业而奋斗,在全体两万余官兵坚决热烈要求下,爰于11月8日,在徐州以北贾汪、台儿庄防地毅然举行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今后誓愿在中共中央领导之下,根据人民解放军的宗旨及人民解放军宣言所示各种政策与主张,重张本军为人民军队,为驱逐美帝国主义,打倒人民公敌国民党反动派而战斗。以期早日成立全国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及全国人民的彻底解放而努力,实现孙先生、冯故总司令及诸革命先烈未竟之遗志,而慰全国人民对本军之殷望。兹当起义之初,部队整顿待命之时,特通电全国,奉告各界同胞,尚望多予指导。对我旧日同僚,军界同仁,本军愿作诚挚之进言。处此革命巨浪席卷全国之际,顺民者昌,逆民者亡。为国家民族与个人前途计,与其蹈王耀武、黄百韬的覆辙,不如学吴化文、曾泽生的举义,或效郑洞国、孙良诚等率部投诚,尚可获得人民的宽容,免受人民的惩处。如真举义有功,并非投机取巧,别有企图,则必可获人民之爱护。本军历史,即为明证。何况今日蒋贼统治已面临崩溃,全国革命胜利指日可期。时机紧迫,稍纵即逝。故望国民党军队中一切爱国志士,早日率部起义,其他则如郑洞国榜样早日率部投降,借以缩短革命战争时间。光明与黑暗,新生与灭亡,何去何从,速为抉择。谨此电达,敬会亮察。
淮海战役中率部起义的张克侠(右)与何基沣(资料图)
对张克侠和何基沣率部起义,毛泽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给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报中指出:“北线何张起义是第一个大胜利。”
部队起义后,为了便于领导,中共中央华东局指示,将部队番号编为两个军,总番号是“一一·八”起义部队,下辖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五十九军由原属的两个师组成,张克侠任军长,孟绍濂任副军长。七十七军由原第三绥靖区机关、直属队、干训团、一三二师、三十七师一一一团合编而成,军长由何基沣担任,副军长由过家芳担任。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根据命令,起义部队之五十九军、七十七军开赴安徽灵璧、来安进行整编。2月16日,根据中央军委全军统一组织和番号的决定,起义部队之五十九军和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三军,张克侠出任军长,韩念龙出任军政委,第一副军长由张震球担任,第二副军长由孟绍濂担任,政治部主任由欧阳平担任。三十三军下辖第九十七师、第九十八师、第九十九师,隶属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建制。
佩剑将军不佩剑
淮海战役一结束,渡江战役接着就开始了。整编结束后的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三军在张克侠和韩念龙率领下,抵进至长江北岸,进行渡江前的训练。
1949年4月21日,国民党南京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和朱德向解放军下令:向全国进军!
张克侠接到命令后说:“想不到,人民解放军这次伟大的历史性进军,也让起义部队参加,这是我们一生中难得的荣耀!”
4月21日晚,张克侠率三十三军在安徽省无为县泥汊镇、外滩两点渡过了波涛汹涌的长江天堑,迅速推进到南陵县战家桥一带。
4月24日,张克侠接到九兵团要求三十三军“在浙江长兴、吴兴(今湖州)切断宁杭公路”的命令后,立即率领部队不顾疲劳,不怕饥饿,不怕阴雨道路泥泞,日夜兼程向长兴、吴兴疾进。经过4天急行军,三十三军到达指定位置,与兄弟部队一起,在太湖以西广德以北地区,将10万国民党军团团围住。在围歼战斗中,三十三军在张克侠指挥下,以勇猛的战斗作风,消灭了逃跑中的战斗力较强的国民党军第六十六军和第九十九军大部,共计1.49万余人,其中,俘副军长以下1.45万余人,缴获各种枪5280支,大小火炮153门。
之后,部队立即向上海、杭州推进,并奉命参加了上海战役。上海战役中的重头戏在月浦争夺战和攻打杨行(地名)。三十三军在这两处表现非常突出,5月26日,三十三军九十八师猛扑吴淞,攻入了吴淞炮台,并担任吴淞警备任务;5月29日,三十三军九十九师占领金山。在连续10天激战中,三十三军共歼国民党军4300余人。
上海解放后,7月20日,三十三军奉命进驻上海,担任警备任务。同时,三十三军军部改称淞沪警备司令部,三十三军番号仍保留,隶属第三野战军,下辖第九十七师、第九十八师、第九十九师和吴淞要塞。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由宋时轮担任、政委由郭化若担任,参谋长(兵团级)由张克侠升任。
1950年3月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对张克侠的党员身份予以公开公布,全文如下:
张克侠同志,保定军官学校第九期毕业生。大革命时期由西北军派送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因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1928年在校曾请求入团入党,但因当时蒋介石已叛变革命,西北军首脑冯玉祥也叛变革命,本人为西北军所派,故未被批准。回国后即在冯玉祥处任职。在冯、阎反蒋战争时,本人1929年赴沪,得由张存实同志介绍入党,并负责党的任务回西北军工作。此后因党未派人联系,一度失去组织关系。1933年因公赴沪,复通过张存实同志与党取得联系。后到南京陆军大学学习,曾参加张家口抗日同盟军工作,与党保有联系,同时与第三国际一位马同志有工作关系。陆大毕业后,历任第二十九军及五十九军参谋长等职,在二十九军曾掩护我党在该军工作,在五十九军曾与王梓木同志通讯联系,抗战初期在武汉与我周、叶、陈诸同志联系,至1940年后曾中断。自卫战争开始后又与党取得联系,并在淮海战役中率部起义。上述情况,经张存实、王梓木、肖明、徐冰、叶剑英、曾志等同志分别证明属实。据此,我们认为张克侠同志虽长期在国民党军队工作,但1929年入党以来一直与党保有联系,设法为党工作,并有成绩,故其全部党籍应予承认。
同月,张克侠提出离开部队到地方工作。
在中央军委批准张克侠的转业报告后,张克侠先后出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农林部部长,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兼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1955年9月,为表彰张克侠在建立新中国中立下的功勋,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克侠受到冲击。1984年7月7日,张克侠在北京病逝。7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政协在八宝山公墓礼堂隆重举行了向张克侠遗体告别仪式。
张克侠以其精彩的传奇人生,为人们讲述了流金岁月的往事.
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责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