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大禹治水在哪里(大禹治水在哪里治的水)

大禹治水在哪里(大禹治水在哪里治的水)

大禹治水在哪里(大禹治水在哪里治的水)临夏大禹的故乡●董克义禹是古代夏后氏部落的首领,姒姓,名文命,字高密,后称大禹(伟大的禹)、夏禹、戎禹,是炎黄以后的又一人文初祖,因治水功劳伟大,在舜死后担任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祖,是中国古代

临夏大禹的故乡

●董克义

禹是古代夏后氏部落的首领,姒姓,名文命,字高密,后称大禹(伟大的禹)、夏禹、戎禹,是炎黄以后的又一人文初祖,因治水功劳伟大,在舜死后担任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治水英雄。

大禹治水在哪里(大禹治水在哪里治的水)

大禹治水在哪里(大禹治水在哪里治的水)

大禹出生在哪里?哪里是大禹的故乡?可谓众说纷纭,争论不断,其主要围绕一个“禹生石纽”的感生神话及其文献记载、大禹遗迹、祭禹习俗等进行考证、研究。由于古文献中关于石纽这一地名的记载较多,特别是近年随着大禹研究的深入,又发现一些新的石纽的地名,因此大禹的出生地更是观点频出,扑朔迷离。目前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四川说、重庆说、河南说、山东说、安徽说、青海说、甘肃临夏说等。

笔者认同大禹出生在甘肃省临夏,临夏是大禹的故乡的观点。本文拟从古文献记载、遗迹与神话传说、史前古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等方面进行初步探析。

01

古文献记载

古文献四个方面的记载,都指向或透露出大禹出生、生长在甘肃省临夏,临夏是大禹的故乡的信息。

一是关于“禹生石纽”的记载: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伯禹,夏后氏,姒姓也。母曰修己,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于石纽。虎鼻大口,两耳参漏,首带钩,胸有玉斗,足文履已,故名文命,字高密。身长九尺二寸,长于西羌夷人。”

南朝宋裴驷《史记集解帝王世纪》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西羌’是也。”

宋朝《太平御览》载:“女狄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

这里“禹生石纽”是绝大多数专家认可的记载,关键是“石纽”在什么地方。目前有在四川北川、汶川、茂县,重庆宜宾,河南登封市,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等说。

甘肃临夏也有“石纽”之地。《甘肃通史》载:“据《寰宇记》所引《十道录》说,‘石纽是秦州地名’,在甘肃东南部。”《寰宇记》载:“大夏县西二十里金剑山,亦有金剑故城,一号金柳城。今按金纽、金柳、金剑,皆一也。当在今河州东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洮水右合二水,左会大夏川水。水出西山,地源合舍而乱流,经金纽城南。”这里所谓金纽城者,在和政县蒿支沟口,遗址尚存。又《水经注》引《十三州志》曰:“大夏县西有故金纽城,去县四十里,本都尉治。由东北经大夏县故城南。”有专家论述金纽乃石纽之转音。考甘肃东南部,只有临夏有金纽之地名。

大禹出生在金柳山下的石虎村,石虎村有金纽城,城以山名。

据临夏学者马志勇先生考证,“大禹生于叫石纽的地方,石纽就是大夏县西10公里的今和政县蒿支沟,因石山为红色,历史上因此曾设过金纽县。《元和志》《寰宇记》并云,大夏县西北至河州七十里。金剑山在广河县西二十里,后改为金柳县、金剑县(隶属大夏县)。”①

二是关于“大禹出西羌”“禹兴于西羌”的记载:

《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出于西羌。”

《太平御览》记载:“伯禹夏后氏,娰姓也……长于西羌,西羌夷(人)也。”

西汉陆贾《新语·术事》云:“文王生于东夷,大禹出于西羌。”

西汉《盐铁论·国疾》载:“禹出西羌。”

东汉牟融《理惑论》载:“禹生西羌而圣哲。”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戴良传》:“仲尼生于东鲁,大禹生于西羌。”

根据以上记载,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禹是羌族人,大禹生于西羌,长于西羌。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繁衍生息于河、湟、洮、岷间,古代文献中把羌人称为“氐羌”“羌戎”“西羌”“西戎”等。《后汉书·西羌传》载:羌族“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这里赐支即析支,秦汉时称析支河(赐支河),今黄河上游,指今积石山县至贵德县一带。唐朝经学家孔颖达疏引王肃曰:“析支在河关西。”《后汉书·西羌传》说:“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河关”是河之关塞,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置河关县,治所在今临夏州积石县大河家镇。“河关之西南”,就是河、湟、洮、岷一带,这里是古羌族的繁衍生息之地。大约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2500年间,羌族就与九黎、三苗、夷人等构成远古传说时代中国历史的核心,也形成了早期华夏文明的核心。据《元和郡县志》载:上古时期,河州(临夏的古称)为“罕羌侯邑”,居住着罕羌、幵羌、钟羌、枹罕羌、罕幵羌等羌族部落,这里应当是大禹的故乡。

三是关于“大夏”“禹出大夏”的记载:

《水经注·河水》引《晋书·地道记》云:“大夏县有禹庙,禹所出也。”这里的“禹所出”词义很明确,是说大禹出生在这里,或者说这里出了大禹这个人物。

南北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卷一《兴王篇》云:“帝禹夏后氏,名曰文命,字高密,母修已,山行见流星贯昴,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于石坳,夜有神光,长于陇西大夏县。”

《汉书·地理志》记载:“陇西郡有大夏县。”其县名因临大夏水而得名。《太平寰宇记》云:“大夏县与郡同治,取县南大夏水为名。”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后一度改大夏县为“顺夏县”。东汉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大夏县名。公元345年,前凉张骏始设河州,取“大禹导河之州”之义,辖兴晋、大夏、永晋、武城、金城、武始六郡。隋、唐朝时都置大夏县。大夏郡县的建置从西汉至唐代,断断续续,但基本上一直存在。《元和郡县志》:“大夏水经大夏县南,去县十步,大夏县西北至河州北七十里。”从这些记载和出土文物,专家考察确定,一致认为今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古城村的古城遗址为大夏县故址。

大夏水是古称,即现在的广通河,发源于太子山中部,由南向北东流,经和政县、广河县注入洮河,全长约88公里,流域面积1573平方公里。

广通河流经的川道古称大夏川,大夏县因大夏人、大夏部落、大夏山水而得名。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这里繁衍生息着一个古老的羌族部落大夏,大禹属大夏部落,出生在这里,后来成为大夏部落的首领。今广河县有禹王庙遗址、大夏古城遗址。前文所说的“金纽”也在大夏川范围内,所以这与“禹生石纽(金纽)”“禹出大夏”“大夏县有禹庙,禹所出也。”是不矛盾的,指的应该是同一件事,即临夏的广河县、和政县一带是羌族首领大禹的出生地。

四是“禹所积石”的记载: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内容。《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有一种观点认为《山海经》的原创时代最早可推至大禹之世,“谓大禹之世”,大致可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也就是中国社会正处于原始部落联盟解体,奴隶制社会兴起的时代。笔者从《山海经》中欣喜地发现了有关“积石之山”“禹所积石之山”“禹所积石”“禹所导积石山”等信息。

《山海经·西次三经》载:“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②

《山海经·海外北经》载:“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③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④

《山海经·海内西经》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⑤

这里的“禹所积石之山”,也称“禹所导积石之山”,指的是《禹贡》所记载的“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的积石山。“所”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处,地方,住所。“禹所”,应该就是大禹的处所、住所、所在。简而言之,就是大禹的家乡。许多专家研究表明,《山海经》中的“禹所积石”就是今天积石山县一带。

从“禹生石纽”“禹出西羌”“禹出大夏”“禹所积石”等史籍记载,说大禹的家乡在西羌、在大夏、在积石山是有道理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临夏的积石山县或广河县、和政县一带就是大禹的出生地。

2

遗迹与神话传说

临夏州及周边地区有许多关于大禹治水的遗迹和传说。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合乎情理的推断:大禹生活的年代,他的家乡发生了大洪水,为保护家园,保护部落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为了生存,他带领他的部落治理水患,取得一系列成果,积累了治理水患的丰富经验,所以留下临夏州及周边地区许多关于大禹治水的遗迹与传说。

河关古城遗址

积石山县的积石峡有禹王石、大禹斩蛟崖、骆驼石、天下第一石崖、大禹支锅石、大禹洞、禹王庙遗址等,《尚书·禹贡》载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大墩峡有禹王石、禹王洞、禹王泉等传说遗迹。大山庄峡有禹王石、锅盖石、大禹支锅石等传说遗迹。

广河县有大夏县遗址、禹王庙遗址。

和政县有金纽城、金剑山遗址。

位于临夏县和东乡族自治县交界的泄湖峡有传说是大禹刻上去的岣嵝文和鸟迹篆遗迹,《续修导河县志》载:“泄湖峡,禹所凿,泄大夏水。石有二篆字,传系禹迹,类岣嵝文。”泄湖峡西面有一个村庄叫“禹王庄”,泄湖峡以东不远处有一个村庄叫“禹里家”。

渭源县有大禹导渭水遗迹三危山、鸟鼠山、禹河、禹王神池、大禹庙等,《尚书·禹贡》载:“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岷县有大禹导江的传说遗迹,《太平寰宇记》载:“岷山在县南一里,山土黑无树,西有神女祠,洮河经其下,禹见长人受黑玉书处。”《水经注》也载:“河水又东,洮水注之。……洮水东北流,经吐谷浑中。……又东经甘枳亭,历望曲,在临洮西南,去龙桑城二百里。洮水又东经临洮县古城北。禹治洪水,西至洮水之上,见长人受黑玉书于斯水上。洮水又东北流,屈而经索西城西。”《尚书·禹贡》里所谓“禹锡玄圭,告厥成功”,是说禹得到了帝舜赏赐的玄圭,宣告治水成功。

历史典籍中还有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蟠冢导漾,东流为汉”“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等记载。岷江、漾水(西汉水)、弱水都在甘肃境内。“合黎”即今山丹、张掖、高台、酒泉之北的合黎山,“弱水”今黑河,源头在张掖鹰落峡西南之祁连山内。

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黄河北面就是著名的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遗址。其西有一条峡谷叫禹王峡,目前已开辟成景区,有禹王宝座、禹王脚印、禹王石臼、禹王岭、洗脚池、洗脸池、禹王仓廪、储水池、禹王洞、禹王祭祀台和岩画等关于大禹的传说遗迹。

这些遗迹与神话传说佐证了文献记载,佐证了临夏是大禹故乡的观点。

3

史前古文化遗址和文物

根据大量的古文献记载、出土文物和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古羌人是仰韶文化的参与者之一,当仰韶文化发展到中期,一批古羌人沿渭河、黄河西迁到甘肃、青海,创造了黄河上游即西北地区最大文化干系——马家窑文化。

积石山县出土的蛙纹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24年首次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发现得名,距今约5300年—4000年。临夏是马家窑文化的核心区之一,遗址众多,出土文物丰富,特别在大禹导河的积石峡、禹王峡、寺沟峡黄河两岸的台上和黄河支流刘集河、银川河、大夏河、洮河等流域发现了众多马家窑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

大禹是羌族人,大禹生于西羌,长于西羌,是古羌人杰出的部落领袖。笔者推断:他在家乡带领他的部落民众,“导河积石”,治理好黄河上游的水患,积累了治理水患的丰富经验,之后应“四岳”即四方诸侯之长的推荐,接受尧舜邀请或命令东进主持治水,建功立业,夏族发展壮大,之后建都或迁都“禹都阳城”。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丁新博士与笔者有类似的观点与推断,他在其专著《中国文明的起源与诸夏认同的产生》一书中,用大量的考古资料,通过论述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陶寺文化、齐家文化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夏文化的关系后认为,公元前2050年马家窑文化彻底失去踪迹,这个时间刚好是夏朝完全建立的时间,其消失的过程与大禹治水及其统治中原这个历史过程同步。他分析,尧舜大洪水时期,中原和东部地区,由于洪水影响,生产力遭受巨大破坏,而西部的马家窑文化区洪水影响相对较小,使西方文化明显占有优势。大禹在黄河上游治理洪水取得巨大成效,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因此,尧舜接受“四岳”即四方诸侯之长的推荐,邀请或命禹东进主持治水。

丁新博士研究认为马家窑文化就是禹夏文化。他认为在治水的过程中,马家窑文化的大禹部族应邀到中原一带治理洪水,在中原站稳了脚跟,形成二里头文化,夏文化从此诞生。“远处西羌的禹受邀从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区东进陶寺地区,并在治水过程中掌握了中原控制权,继承了尧舜统治权力。”⑥

齐家文化是因1924年首次在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距今约4050年—3950年,是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文化,也是早期的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别。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区属于黄河上游地区,临夏州分布有几十处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丰富的文物,有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浅腹盘、镂孔圈足豆、袋足鬲、三耳罐、侈口罐等富有特色陶器、小型铜器和玉琮、玉刀、玉璧、玉环等玉器。

考古学专家研究还证明,齐家文化的年代大体与夏文化时间相当,齐家文化就是早期夏文化。

位于积石峡东口、与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一河之隔的青海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的喇家遗址就是一处著名的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重点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巨大聚落,抑或是一个遥远的城邦古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古城”。

民和县禹王峡古岩画

喇家遗址还发现了大量陶、石、玉、骨等珍贵文物,特别是反映社会等级和礼仪制度的“黄河磬王”、玉璧、玉环、大玉刀、玉斧、玉锛等,对研究齐家文化的文明进程和社会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出土的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大的石磐——“黄河磬王”,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学术意义,由此许多专家推断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巨大聚落,甚至有人推测这是大禹的故乡,因为只有大禹才有资格与反映社会等级和礼仪制度的“黄河磬王”相配。

甘肃著名学者冯国瑞在其《炳灵寺石窟勘察记》中言:“所以从汉代追远的传说,夏禹的事迹在这条水上(即大夏水),甚至说是夏的发祥地。郦道元引《晋书·地道记》说:‘大夏县有禹庙,禹所出也……’我们这次到宁定,看见当地人收藏的彩陶多种,有四双手人的画像,当然是象征劳动创造的意义。还有宁定人普遍把彩陶叫‘夏陶’,又在临夏地区民间话有‘好夏家’‘这夏家难惹’等,也是有力的证据。”

大夏古城遗址所在的大夏川

2018年5月,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五家乡牛沟村上湾社实施散居群众扶贫移地搬迁集中安置工程时,推土机推出了七片不规则的每片带四个孔的玉质片状器。经我国著名考古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先生鉴定:属齐家文化,并命名为“玉·七联璧”。该璧直径74厘米,孔径24.5厘米,每一片均四个孔,现珍藏于东乡族自治县博物馆。这套“玉·七联璧”实属罕见,是迄今我国发现最大者。上湾离大夏古城这么近,这么大的七联玉璧的拥有者是谁?是否和大夏部落与大禹有关?值得联想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博士认为:齐家文化就是夏早期或中期的文化,“齐家文化分布区也恰是中国地理的中心区,生态多样性为孕育和接受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这一地区成为上古时期东西文化交流和人类迁徙的要冲,其率先接受青铜、游牧文化的洗礼,逐渐成为了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中心。”“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使齐家文化成了中国生态文化的早期代表。齐家文化是向夏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它开启了二里头、殷墟文化传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调。”他还认为:“‘夏商周断代工程’重新测定了二头里文化的年代,比原来宣称的晚了约两百年。因此二头里文化如果是夏文化,也只能是夏晚期或末期文化。那么,夏代早期的文化遗址在哪儿?是怎样产生的?与二里头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我认为,以甘青宁为地域范围的齐家文化就是夏早期或中期的文化,二里头文化是夏晚期文化,可能由于迁都而到达。”^⑦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专家都认为古羌人是齐家文化的缔造者,齐家文化就是夏文化,这些论述无疑是深刻的和有其合理性的。

可以看出,有的学者认为马家窑文化是夏禹文化,有的学者认为齐家文化是夏禹文化;有的学者认为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没有承继关系,有的学者认为齐家文化是在马家窑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界的这种争鸣还会继续,相信随着考古成果的不断面世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会有更科学的论断出现。但大禹是羌族人,大禹生于西羌,长于西羌,是古羌人杰出的部落领袖,他“导河积石”而后负责治理了江、淮、汉、济等江河的水患,完成了惊天动地的治水事业,赢得了九州百姓的拥戴和舜帝的高度赞扬、赏识,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成为部落联盟领袖,建立夏朝,这是大家都认同的。

综上所述,从多种古文献记载、丰富的遗迹与神话传说、众多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及出土文物,还有一批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有理由推断和相信:大禹出生于甘肃临夏,临夏是大禹的故乡。#港澳委员看甘肃#

考参文献

①[马志勇.大夏解码.民族日报晚刊[N].2014.2.24.]

②[山海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31.]

③[山海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257.]

④[山海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339.]

⑤[山海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277.]

⑥[丁新.中国文明的起源与诸夏认同的产生[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31.]

⑦[马守璞.华夏文明发源于齐家文化——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易华.民族日报晚刊[N].2014.9.11.]

编辑:马斌责编:马志涛审核:范海东

上一篇: 太极的好处(太极的好处英语作文)
下一篇: 藩属国是什么意思(藩属国的读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