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北周王朝历代帝王(北周武帝宇文邕)

北周王朝历代帝王(北周武帝宇文邕)

北周王朝历代帝王(北周武帝宇文邕)从184年黄巾起义算起,到北周灭齐的577年,中国已经乱了近四百年;到589年隋朝灭陈,已经只差12年。期间经历了汉末群雄争霸、三国鼎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直到北周的出现,让这场超级大乱世有了被终结的具

从184年黄巾起义算起,到北周灭齐的577年,中国已经乱了近四百年;到589年隋朝灭陈,已经只差12年。

期间经历了汉末群雄争霸、三国鼎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和南北朝。

直到北周的出现,让这场超级大乱世有了被终结的具体可能。

北周王朝历代帝王(北周武帝宇文邕)

北周王朝历代帝王(北周武帝宇文邕)

随着历史的巨轮缓慢转动,偶然和必然的诸多因素加在一起,使得北周酝酿出了一个足以解决中国分裂困局的权力结构新形态。

事情还要从汉文帝讲起……

公元前180年,一个天大的馅饼劈头盖脸地砸在了年仅二十四岁却已经准备好当一辈子代王的刘恒头上。

周勃陈平铲除诸吕后,派人跑到代国,跟刘恒说:中央已经决定了,由你来当皇帝。

一番试探和推让之后,刘恒登基即位,这就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

刘恒当了皇帝,立刻摆出一副谦恭克己无为而治的模样。

你们去折腾吧,我只管大事。

但是国家没什么大事,所以等于不太管事……

其实不谦恭也不行,因为站在他面前的是强大的功勋集团……

面对这样局面,刘恒深刻感到有改变一下的必要,目的就是要把权力从功勋集团手上收回来。

于是刘恒于前178年文帝二年下诏:

诏书先讲,朕做的不对的地方亲们要记得提醒我哦。然后才暗搓搓地提出让大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上来,帮着一块提醒我。

后面这句才是下这道诏书的目的——以招谏议官的名义,为大汉王朝输入新血。

为的就是分功勋集团的权,但是以比较温和的方式。

但是,灌婴手下一个叫贾山的立马上书,表达了反对意见。大概说的是,有品行本事大的人都已经在朝廷服务了,不用再招了,省的惊扰地方,搞得民心浮动。

贾山虽然什么也不是,但很明显他的上书代表了功勋集团的意志。

文帝也只好“嘉纳其言”。

功勋集团很明显在文帝试图改变权力格局这件事情上采取了消极乃至对抗的态度。

文帝大概也从此更加下定决心收拾功勋集团,隔年就以“诸侯就国”为由,罢免了周勃,让他回自己的封地。灌婴死后,又逮捕了宅在家里的周勃。在张苍罢相之后,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大臣已经没有了。继张苍为丞相的申屠嘉在刘邦时代不过是个小兵起家的小脚色而已,已经算不上是功勋集团了。

随着文帝收拾了功勋集团,景帝武帝收拾了同姓诸侯,汉王朝大量的人才缺口使得征召“贤良方正”的办法成为了汉王朝不定期从全国各地知识阶层补充人才的重要办法,并经过完善,成为汉代选拔机制的征辟察举制。

从此一个新兴的知识官僚阶层登上了历史舞台。

到汉末三国,他们发展成了掌握地方政权、影响中央政治的清流士族。他们在地方上推行国家大政方针,在中央作为外戚宦官轮流执政体系下的重要力量发挥作用。

把士族政治推向繁荣的是陈群。

为了积极拉拢士族认同,实现代汉,目光短浅的曹丕接受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首次以国家制度的方式把国家权力分配限制在了士族豪门之内。

到这一步,国家的人才政策已经违背了汉文帝爷孙仨人广泛吸纳中下层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治理的原初方略,培养出了一个疯狂保护家族利益为核心的既得利益阶层。

到两晋南北朝,他们甚至进化了成了垄断政权的强大门阀。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氏自身就是一个从士族进而成为皇族的。

到“马与王,共天下”的东晋时代,门阀已经牢牢地控制了国家政权。在家族利益大于国家利益的基本考量下,东晋政权之所以存在,仅仅因为它是一个保护门阀利益的“最低共识”方案。

建立在这样一个权力格局之上的政权,是不会有人既有意愿又有能力去统一天下的。

而北方经历前赵后赵,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统治阶层,看上去随时磨刀霍霍,要说统一天下,根本不是计划的一部分。

北方距离统一南方最接近的时刻是肥水之战,但也只是看上去很接近而已。

相对于南方政权门阀兴衰迭起,北方政权对各民族力量的融合吸收则是一个更缓慢的过程,因而直到王猛去世,还在感叹北方政权未成气候,没有达到可以消灭东晋,统一天下的政权成熟度。

直到北魏东西分裂,北方也没有成功整合内部优势力量,打造出一股足以兼吞天下的新型军事组织。

改变这一切的是北周太祖宇文泰。

因为西魏人口经济都比不上北齐,为了用组织优势弥补综合国力差距,他创造了府兵制这一划时代的建军原则。

放在那个私兵部曲横行的时代,府兵制的出现,相当于“支部建在连上”。

当然,刚刚诞生的府兵制还远做不到“党指挥枪”,因为宇文泰的府兵制和后世的唐代府兵制不一样。宇文泰未成熟的府兵制,通过承认陇右军事贵族的特权,把有限的力量整合成了一个相对北齐南陈更有力量的暴力组织。

后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正是用这样一支力量消灭了北齐;隋文帝也正是用这样一支力量消灭了南陈。

更重要的是,北周军事贵族分享国家权力的新方案,彻底挤压了士族门阀的存在空间。

从汉文帝到隋文帝,一个知识官僚阶层因为历史机遇登上权力舞台,又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从新血变成了腐肉,甚至于成为了一颗顽固的毒瘤。

曹操和刘裕都一定程度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着手尝试解决。刘裕消灭了门阀,却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接手稳定政权的新的权力阶层,直到北周太祖宇文泰,以军事门阀代替知识门阀,才无意识地剜除了这颗毒瘤。

虽然军事门阀代替知识门阀本身并没有什么进步意义,但积极的地方在于,知识门阀退出历史舞台,重新给中下层知识分子腾出了地方,为科举制的诞生创造了空间。

从这一点上去理解,北周虽然短暂,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

上一篇: 笑什么如花(笑什么如花笑靥如花怎么读)
下一篇: 2023广州车展时间(2023广州车展时间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