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五个方面去戏说韩信,让韩信的形象更立体化.本文仅为个人阅读古籍文献后的一些随笔,只供自己娱乐。
韩信活了多少岁数(韩信活了多少岁死)
韩信是淮阴人,当他还是普通老百姓的时候,很穷!穷到他的母亲去世了都没有钱安葬。因为没有做出任何让乡亲们觉得了不起的善行,所以没办法被推荐去当个小官吏啥的。(他都穷成那个样,哪里还有余力去做善事)又不能做点小生意养活自己,(唉,还是因为穷啊,做生意不得有个小本钱吗?连饭都吃不起,肯定没钱做生意啦!)他到处蹭饭,搞得乡里乡亲的都讨厌他。司马迁在写韩信时,并没有提及韩信当时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假使他自己有一块地,但是他却混到没饭吃,假使他没有土地,那他也没有去有钱人家打工啥的,从他有时间到处蹭饭可以推断当时的他是个懒汉无疑,否则自己种地肯定是有饭吃的,帮别人做事也是有饭吃的。
韩信在自己的乡里混不下去,就跑到淮阴县的下乡继续混吃混喝。倒霉的南昌亭长被韩信赖上,他竟然在人家骗吃骗喝连续好几月,亭长的妻子早就忍无可忍了,为了避开韩信的蹭饭,刻意比平时早做饭,饭做好后就端到房间躲到被窝里吃,等到韩信踩着点来吃饭的时候,已经完美错过吃饭时间。当然,人家肯定不会单独给他做吃的啦!
看看,韩信把亭长家都逼成啥样了,不要说哪个年代,就算这个年代如果有个人无缘无故在我家蹭几个月的饭,我也养不起啊!韩信知道亭长一家不想让自己继续蹭饭,不但没有感恩亭长家给自己几个月的白饭吃,竟然大怒而去,扬言要和亭长绝交。(说不定亭长还巴不得他这辈子都别再出现呢!)
亭长家不能蹭饭了,那怎么办呢?看着流动的淮水,韩信有了新的生存之道:钓鱼。在他钓鱼的旁边,有一群漂母在淮水中帮人漂洗丝絮,其中有个漂母看到韩信饿得不行,就拿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连续漂洗了十多天就给韩信吃了十多天的饭,韩信很高兴,对漂母说:“我一定有重重报答您恩情的时候!”漂母很生气地说:“你一个大男人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的,哪敢奢望你能报答我!”
韩信想钓鱼让自己活下来,但是又不成功,他都不想想有一群人在旁边噼里啪啦地击水,那鱼儿能上钩吗?真是为他着急。不过纵观韩信的蹭饭经历,可以得知,韩信脸皮确实厚到无敌了,果真想要成大事先决条件是先有厚脸皮!
淮阴屠户中有一个小年轻欺负韩信,他曾经侮辱韩信:“别看你长得人高马大的,走到哪里还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骨子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并当众辱骂韩信:“韩信,你要是不怕死,你就用你的剑刺我呀!你要是不想死,你就从我的跨下爬过去!哈哈......”韩信盯着小年轻看了许久,俯下身,从他的跨下爬了过去。所有围观的人都爆发出了嘲笑的声音,大家都一致认为韩信就是一个懦夫!
从韩信蹭饭经历及其所受的胯下之辱,充分展现了他的坚韧的个性。司马迁说他到过韩信出生的淮阴县,当地的人们给他说,韩信还是平民老百姓时,志向就和普通人完全不同,当时正值秦二世时期,不堪忍受秦国苛政折磨的人们开始造反。韩信的心里明镜似的,为了等待时机,他厚着脸皮蹭饭;当屠户小年轻侮辱他时,他有那个能力杀掉侮辱自己的人,但是跟这种连自己生命都不爱惜的人较劲不值当,保住性命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韩信的志向是领兵打仗,做一番大事业。当揭竿而起的项梁渡淮而来时,韩信赶紧追随其麾下,但是并未得到项梁的赏识。及至项梁兵败,项羽接手项梁的指挥棒,韩信又追随项羽,在项羽手下做一个小小的执戟郎中(其实就是门卫),并多次找机会向项羽献计,项羽没有一次采纳。项羽自己就最擅长带兵打仗,韩信的能力估计在项羽看来不过如此而已。韩信终知项羽看不上自己的才能,自己留在项羽军中前途无望。当刘邦被项羽赶到巴蜀当汉王时,韩信从楚霸王项羽那里逃出来投奔汉王刘邦,寻找崭露头角的机会,仍然是无名小卒一枚,做一个小小的连敖(官名)。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做事谨慎的韩信却因连坐要被砍头,和他一起倒霉催的还有十三个人,那十三个人头已经落地,轮到韩信了,韩信抬起头来,刚好和夏侯婴的目光相遇,韩信趁机问夏侯婴:“咱家大王不想统一天下了吗?为何要斩壮士?”夏侯婴被韩信豪气冲天的话惊到了,继而被韩信的气度不凡所吸引,放了韩信。夏侯婴和韩信一聊天,哎哟,可把夏侯婴开心坏了,这可是有本事的是人啊!夏侯婴向刘邦举荐韩信,刘邦只是让韩信当个管粮食的都尉,估计都没见韩信,所以并未发现韩信有任何出奇的能力。
韩信当上都尉估计要向丞相萧何汇报工作,所以逮到机会接触到能真正说得管事萧何,多次和萧何聊天后,萧何惊叹于韩信的才能。到南郑时,有十几个思东归的将领悄悄跑了。韩信心想“萧何他们应该早就在刘邦面前提及过我的才能,但是刘邦到现在还没大用我,估计刘邦和项羽一样也是看不上我的才能,那我就没必要再留下来。”所以韩信也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跑了,真是急火攻心啊,来不及给刘邦说一声,自己就趁夜去追韩信,也才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典。有人报告刘邦:“大王,不好了,萧丞相跑了!”刘邦被这个消息吓懵了,只有大发雷霆的份,瞬间就像自己的双手被砍掉了一样,没有萧何,分分钟都要gameover啊!
谢天谢地,过了一两天,萧何来见刘邦,看到萧何回来了,刘邦是又生气又高兴,大骂道:“听说你跑了,为什么要跑掉?”萧何说:“臣不敢跑掉,臣是去追逃跑的人!”
“那你追哪个逃跑的人?”
“追的是韩信!”
刘邦又开口大骂:“跑掉的将领有十几个,也没见你去追任何一个;你说追韩信,肯定是瞎编的!”
萧何答道:“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而韩信啊,是国士无双的人才啊!大王您要是打算一直在汉中当大王,那肯定用不上韩信;大王要是想争夺天下,没有韩信出力是办不成的。要不要把韩信留下来就是看大王怎么决策了。”
"我也想向东挺进啊,怎么可能郁郁寡欢的在这个地方长久居住呢?”
“大王计划一定想要向东争夺天下,用得上韩信,那韩信就会留下来;否则,用不上韩信,韩信迟早都会跑掉。”
“那就拜他为将军。”
“虽然是将军了,但是韩信肯定不留下来。”
“难道拜他为大将军?”
“那太好了!”
于是刘邦打算召韩信进来拜为大将军。
萧何说:“大王你平时傲慢无礼惯了,如今拜大将军都像招呼个小孩似的,这样拜大将军,这就是韩信肯定要走的原因。大王您真的想拜韩信为大将军,那就必须得选良辰吉日,斋戒,设坛场,按正式的礼节来进行,这样拜韩信为大将军才可以。”刘邦同意了萧何的提议。
从萧何推举韩信话中,萧何仅仅是通过和韩信的聊天就敏锐地发现了韩信带兵的能力无人能敌,并且相信自己的判断无误;同时刘邦仅凭萧何几句话,就毫不犹豫地拜韩信为大将军,可见刘邦对萧何的信任度之高。
拜韩信为大将军的所有仪式好不容易完毕,刘邦终于可以坐下来,心中的一万个为什么也终于可以和韩信面对面揭开。
刘邦直奔主题:“丞相多次在我面前提起您,将军有何计策要教给寡人呢?”
韩信谢过刘邦,然后反问刘邦:“我们如今要向东去争霸天下,难道不是去和项王争吗?”
刘邦答曰:“是的。”
韩信紧接着灵魂发问:“那大王您自己评估一下,在勇猛,强悍,仁厚及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
刘邦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才说:“我不如项王。”(哈哈,韩信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明眼人都知道那会刘邦就是项羽手下败将,所以才被赶到巴蜀。)
韩信再次拜贺道:“我也觉得大王不如项王。(韩信就是在别人伤口上撒盐)”然后韩信就扒拉扒拉开始演说,评论了项羽的为人:项羽大吼一声都能把在场所有人震慑住,但是又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将领,只不过是只不过是逞匹夫之勇罢了。平时有人生病他都会心疼得掉眼泪,但是当有人立功需要封赏时,授印都被他把玩得光滑了还舍不得授予,他的仁慈只不过是妇人之仁罢了!
接着韩信就点出刘邦比项羽更有优势的地方,项羽的军队所过之处无不惨遭残害毁灭的,所有人都对他怨恨不已,百姓都不亲近依附他,只不过是被他的权威和强势所压制勉强归顺罢了。项羽坑埋秦军二十万降卒,封让人民痛入骨髓的三秦王。项羽早就失掉了天下人心。而刘邦的军队所到之处秋毫不犯,还为老百姓着想,约法三章,刘邦当王是民心所向。
并告诉刘邦怎样才能统一天下: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没有什么是诛灭不了的!用天下的城邑来分封给有功之臣,没有什么人会不心服口服!以正义之师,顺从想要东归的士兵的心愿,没有什么样的敌人是击不溃的!
韩信对项羽的批判中肯犀利,对于刘邦想要统一天下怎么去做又是具有可操作性,一针见血地直指要害。
听完韩信的长篇大论,刘邦是从心底高兴啊,只恨自己得到韩信太晚了。然后一切都听韩信安排,开始部署将领准备大举东进。
在韩信的带领下,汉军东出陈仓,定三秦,出函谷关,收复魏国及河南,韩王及殷王都望风而降,击破楚军于京索之间,让楚军不能向西扩展。汉军被楚军打败后,三秦、齐、赵、魏都反汉降楚,韩信带兵击魏虏魏王豹,定魏。随后引兵东进,向北击赵国和代国,击破代兵,在于与擒住代国丞相夏说。
韩信引兵下井陉,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计策让士兵背水一战,仅以几万兵力不用一个早上的时间就破了赵国二十万大军,在泜水上斩下成安君陈馀的头,生擒赵王歇,名声响彻海内,威震天下。紧接着韩信采纳广武君李左车的计策,弱小的燕国望风而降。继续引兵东下,袭击齐国,摧毁楚军派来救齐国的二十万大军,杀死楚军将领龙且,占领齐国,当上了齐王。
刘邦被项羽困于固陵时,韩信和刘邦会于垓下,项羽遭遇了垓下之围逃跑,然后在乌江自刎而死,自此天下大定。可以说刘邦整个江山几乎都是韩信帮忙打下来的,没有韩信成就不了汉高帝。
韩信能为刘邦统一江山扫除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绊脚石,特别是帮助刘邦除掉最强大的对手项羽,智商绝对碾压普通的将军。
韩信是练兵奇才,他领兵攻下魏国,大破代国军队后,刘邦就收了他的精兵用来抵抗楚军,让他继续练兵。他只用一个早上的时间就攻下赵国,并不是他的兵训练有素,实际上他自己说了当时他的兵与普通的老百姓无异,只是他利用了人求生的本能。可以说在带兵打仗上能百战百胜韩信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韩信收复赵国后,被项羽打得狼狈不堪的刘邦带着夏侯婴,在清晨,诈称是汉使,悄悄跑进韩信的卧室,趁他和张耳还在睡梦中,把兵印给夺走,他的兵权在毫无征兆的情况就被刘邦夺走,他也没有任何不满。
韩信平定齐国后,刘邦再一次被项羽围困,只能再一次征用韩信的兵来对抗楚军。刘邦三次收了韩信的兵,韩信其实也是毫无怨言的,毕竟他自己是刘邦一手提拔起来,再怎么厉害也是刘邦的人。
按说韩信为汉高帝刘邦统一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要论功劳,韩信的功劳绝对不亚于臣相萧何,萧何在刘邦定天下后得到善待,而韩信却只能落个斩之长乐钟的下场呢?
原因还得怪韩信情商不够高啊!刘邦第一次和他说话,他说话就很呛人,那个时候明眼人都知道刘邦哪哪都不是项羽的对手,可韩信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大王你自己估计一下在勇猛强悍仁厚及兵力方面你和项王谁强?“把刘邦都难堪死,估计刘邦心里都在骂娘了,所以憋了半天才窝火地回答:“我不如他。”谁知韩信跟着来一句:“我也觉得大王不如项王!”要不是韩信接下来说的很有道理,估计刘邦都得当场废了他这个大将军。
韩信引兵东下,准备攻打齐国时,就听闻刘邦派郦食其已经劝说齐国归汉,韩信打算停止攻打齐国,但是齐国辩士剻通怂恿韩信继续攻打齐国,说什么郦食其只靠三寸不烂之舌瞬间就说下齐国七十多座城,而韩信做大将军几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拿下赵国五十多座城,还不如一个文弱书生的功劳大。
韩信觉得剻通说得很有道理,就不顾郦食其已经说下齐国这事,就继续攻打齐国,致使郦食其被齐王田广烹,田广逃走,然后才有项羽派龙且率二十万大军救齐国,韩信大战龙且,击破楚军,杀死龙且的戏码,虽然也是平定了齐国,但是却颇费周折。姑且不论刘邦会不会心疼他的大臣郦食其丧生,只说韩信知道刘邦已经派人说下齐国,没有知会刘邦一声仍然攻打齐国这事,光顾着自己逞能,却忽视了刘邦是自己主子这件事,有点没把刘邦放眼里。
韩信平定齐国后,估计是觉得自己功劳很大,想趁机邀功,想让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先镇住齐国,原本如此大功劳,也无可厚非,可是邀功的不是时候啊!正值刘邦被项羽困得焦头烂额,翘首以待韩信能来救自己呢,没想到却盼来韩信要在齐国自立为王的消息。这可把刘邦气得七窍生烟,也幸亏刘邦情商够高,巧妙化解了危机,违心封了韩信为齐王,顺便收了韩信的兵抵抗楚军,但是刘邦的心里对韩信就有了忌惮之心,而韩信自个还沉浸在自己的大功劳里无法自拔呢。
韩信杀掉龙且后,项羽也是惊恐不已,派武涉劝韩信和自己合伙,韩信坚定地表态自己对刘邦是忠心无二的,拒绝了项羽伸过来的橄榄枝。武涉后脚刚走,剻通前脚就来了,剻通给韩信分析他现在的尴尬的境地:因为功高震主,归楚,项羽不相信,归汉,刘邦时时忌惮,不如自立为王,和楚汉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但是不管剻通说得再天花乱坠,一想到刘邦当初对自己毫不犹豫的信任,把仅有的几万兵力都交给自己,韩信始终不忍心背叛刘邦,并且认为自己功劳这么多,刘邦总不会夺走自己的齐国。
韩信要是见好就收就得了吧!没想到他又在关键时刻往刘邦心窝子上捅了重重的一刀。刘邦和韩信及魏国彭越约好一起攻打楚军,想着有韩信一起打,就放心大胆去追项羽到固陵,谁知韩信和彭越都出尔反尔,两个人都没来和刘邦会集,害得刘邦被项羽打得满地找牙,只得坚壁不出。
韩信知道自己当的齐王并不是刘邦愿意封的,在这个节骨眼上,韩信要刘邦答应亲自封自己为诸侯王才同意出兵打项羽。这明摆着就是要挟,但是刘邦就是刘邦,格局不是一般的大,为了更宏伟的目标,又一次违心答应封韩信回自己家乡楚地。韩信得到刘邦的同意,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把刘邦得罪得透透的,很大的祸患已经无声埋下,还美滋滋地带兵来帮助刘邦攻打项羽。低情商和高智商简直是无法匹配。
项羽乌江自刎后,天下大定,刘邦信守承诺封韩信为楚王,顺势夺了韩信的兵权。如果韩信情商稍微高点,刘邦一夺兵权就应该知道刘邦要对自己下手了,可韩信还是很自信自己功多。
项羽自刎后,项羽手下大将钟离昧逃到韩信的楚地藏匿起来。刘邦知道这件事非常生气,钟离昧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不知道啥时候就会鼓动韩信造反。刘邦正愁没理由收拾韩信,正好就有人上书告韩信造反,正中刘邦的下怀。
刘邦是想发兵征讨韩信的,在战场上刘邦未必是韩信的对手,所以陈平献计让刘邦假装巡守诸侯,在韩信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擒住韩信。韩信得知刘邦要来楚地,还是很害怕的,毕竟窝藏钟离昧。韩信当时的心情是非常复杂,想发兵造反吧,自认为并没有犯什么错干嘛好好的要造反;想面见刘邦呢,又怕被刘邦因为钟离昧的事把自己给擒了,可谓是六神无主。有谋臣献计说只要把钟离昧斩了再见皇上,皇上一定会开心,就不用担忧了。
谁也想不到韩信竟然跑去和钟离昧商量要砍钟离昧的头这事,这真够滑天下之大稽的。钟离昧听韩信跑过来是和自己商量砍自己脑袋,差点没当场气绝身亡,大骂韩信:“刘邦为什么不敢来击破你的楚地,是因为我钟离昧在这里。如果你想抓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要是死了,你的死期也到了。”钟离昧已经暗示到这个份上,韩信还是没听懂钟离昧话里的意思,没有和钟离昧合伙造反,钟离昧气愤自刎后,韩信喜滋滋地提着钟离昧的头去见刘邦。
哈哈,韩信提着钟离昧的头一出现,刘邦立马就让武士绑了一脸懵的韩信。韩信被刘邦绑了后,发出了令很多后人误解刘邦容不下功臣的灵魂质问:“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只说了四个字:“人告公反。”其实刘邦本意也不是要置韩信于死地,只不过不想韩信有威胁自己江山社稷的势力,所以到了洛阳后,就赦免了韩信,封韩信为淮阴侯。
韩信从诸侯王一下子降为淮阴侯,终于从以前认为的“终不夺我齐”的迷之自信中醒悟过来。知道刘邦畏惧忌惮自己领兵的才能,常常假称自己生病不上朝。之前那个一身傲气的大将军精神上开始慢慢萎缩,日日夜夜的唉声叹气,怨恨和失望交织在一起,郁郁寡欢,曾经威风八面的大将军竟然落到与绛侯、灌婴等同等职位的境地,这让韩信觉得很羞耻。就连樊哙将军跟自己称臣,韩信都觉得自己此生就要和樊哙这样的人为伍是多么掉价的事。
刘邦去掉韩信这个心头之患,心情倒是不错,时不时和韩信轻松地聊将军们的能力。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的能力能统领多少兵?”
韩信说:“陛下您最多能统领十万兵。”
刘邦又问:“那你的能力能统领多少兵呢?”
“我当然是多多益善啦!”意思就是他自己能统领的兵数量是没有上限的,这摆明说刘邦不如己吗?
刘邦哈哈大笑:“多多益善?那你为何被我擒了呀?”
韩信这次竟然开窍般高情商,狡诘地回答:“陛下虽然不善于统领兵,但是善于统领将军啊!这就是为什么我被陛下所擒住的原因。而且陛下是所谓的上天授予的,并非是人力能达到的。”
韩信被刘邦随便编个理由“人告公反”就从楚王贬为淮阴侯,地位可是一落千丈,一片忠心终究是付诸东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崩塌后,信任危机的连锁反应就开始慢慢浮现。
陈豨被刘邦拜为钜鹿太守,走之前来和韩信辞别。韩信拉着陈豨的手走到无人的地方,仰天长叹,问陈豨:“可以和你说说心里话吗?我有话想和你说说。”难以想象韩信已经到了无人可言的地步。陈豨说:“只听将军的命令。”
韩信说:“你现在要去的地方,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好地方。而你现在是陛下所信任宠爱的大臣。如果有人说你造反,陛下肯定不相信,再有人说你造反,陛下就要开始怀疑了,如果还有人说你造反,陛下肯定发怒并亲自去征伐你。我会在这里起兵响应你,一定可以夺得天下。”
韩信落到如此田地才想起来造反,可势单力薄的他只能鼓动陈豨反叛,壮大反叛的势力。陈豨是知道韩信的领兵能力的,所以就听信韩信的话。
汉十年时,陈豨果然造反了,刘邦也果然要亲自去捉拿陈豨这个叛贼,韩信就假装生病不一起去征讨,悄悄派人送信给陈豨让陈豨放心大胆起兵造反,自己会协助反叛。
韩信和家臣谋划乘夜晚的时候伪造诏书赦免官府所有的奴隶和罪人,打算用这些人去袭击吕后和太子。一切都部署妥当,就等着陈豨发回消息。韩信的一个门客得罪韩信,韩信囚押了这个门客并打算把这个门客杀掉,门客的弟弟叛变,把韩信想要造反的事状告给吕后。吕后想召韩信入宫,又害怕韩信的家臣不听,所以就找萧何合计怎么把韩信骗出来。萧何就出计策:假装派人从战场的方向来送信,说陈豨已经死了,所有的诸侯大臣都要来庆贺。怕韩信推辞不来,萧何特意发信给韩信:“虽然生病了,也要勉强来庆贺。”
韩信傻傻的就来了,一走进来,吕后就让武士绑了韩信,韩信此时才恍然大悟,悔恨交加地大喊:“我真后悔当初不听剻通的计策,现在被妇人小子的奸计所杀,难道这不是天意吗?”然后就被斩于长乐钟室。一代骄王就这样殒命,真的可悲可叹啊!
假使韩信像萧何或张良般情商高点,不邀功不要挟刘邦,不对刘邦造成任何威胁的氛围,做一个有始有终的忠臣,宅心仁厚的刘邦也不会对他存这么大的戒心。刘邦得知韩信死,也是且喜且怜之啊。
假使韩信真想反叛,他也应该抓住好的时机。平定齐国当上齐王之时,有齐国的兵力,可谓是要兵有兵要将有将,气势上碾压刘邦,那个时候韩信想脱离于刘邦那简直是易如反掌,他要说不听刘邦的话,刘邦拿他是一点办法没有。
还有打败项羽后,刘邦徙韩信到楚地,封为楚王之时,又有项羽当初的大将钟离昧,韩信只要和钟离昧一合伙,想要造反也是可图的。偏偏在最佳的两个时机,韩信都自信自己对刘邦忠心无二,从未想过刘邦会容不下自己,也从未想过自己在刘邦心里已经种下了恐惧的种子。直到贬为淮阴侯,想反叛可谓是有心无力啦。就连吕后召自己入宫,明知是死路一条,可还是只有赴死的路,没有其他生路可选。
所以,韩信的死,他自己得负大部分责任,而刘邦一次又一次夺他的兵权,也只是需要用到他的兵和感受到来自韩信发出的威胁信息所做出的正常举措。而吕后斩掉韩信也是为了自保,毕竟是韩信先想要置吕后于死地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