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史称亚历山大一世,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四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位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保罗一世之子。
由于他在拿破仑战争中领导反法同盟击败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复兴欧洲王室,从而被欧洲各国贵族称为“欧洲的救世主”,加上其做为战后欧洲神圣同盟的领导者,故又被称为“神圣王”。
亚历山大一世在位期间改革俄罗斯兵制,设立军团制,改变了从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余年的贵族统兵制。
拿破仑一世(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他的统治前期主要在战时中渡过,后期则沉寂在和宫廷仕女游玩,以及神秘主义的研究上,开始渐渐不理政事。
历史对他的评价往往是两极化的。
亚历山大1777年12月23日诞生于圣彼得堡,是保罗一世的长子。亚历山大的降生,令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欣喜万分,马上就把长孙抱走,自己抚养。
亚历山大看起来整天很快活,无忧无虑,很讨周围人的喜欢,对人和蔼,态度恭谦,有时候甚至是带着媚态陪祖母和祖母的宠臣们聊天。他在那里打牌,喝酒,听歌剧,参加舞会;可是,只要一回到父亲保罗的封地加特契纳的时候,就完全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穿着笔挺的普鲁士式制服的军官,表情严肃地监督部下的工作,而且还能面无表情地听上司讲粗话。
亚历山大一世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英语、法语和德语,五岁的时候学习地理,曾拿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地球仪,在老师指导下,在一个半小时之内,竟然掌握了祖母当年花了数年才掌握的地理知识。
在不到十岁的时候,就感觉到了祖母和父亲二者之间的对立与分歧。在二者之间的周旋,使得亚历山大很早就懂得如何讨人喜欢,能够揣摩别人微妙的心理活动。
亚历山大年仅十三岁时,祖母就为他找好了未来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看上了巴登公国的公主路易丝·玛丽亚·奥古斯特,后来接受东正教洗礼,改名为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芙娜。1793年,当亚历山大十六岁的时候,二人成婚。
婚后亚历山大到父亲保罗组建的加特契纳团服役了一段时间,服役的结果是左耳部分失聪,据说是由于服役部队是炮兵,大炮的轰鸣损伤了听力。
亚历山大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祖母一心想绕过父亲保罗,让他直接继承皇帝位。亚历山大在祖母那里表示同意继位,另一方面回到父亲身边时又发誓说承认父亲是合法的帝国皇帝继承人。
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逝世,保罗一世登基,亚历山大正式被立为皇储。
此外保罗一世又陆续给亚历山大加封大量官衔:谢苗诺夫斯基近卫团炮兵上校,圣彼得堡禁卫军总督,枢密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圣彼得堡骑兵师和芬兰步兵师钦差巡检等等。
他对父亲惟命是从,做任何事都要请示,就连自己的时间也不能自主支配。
随着保罗自负、狂躁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他,并着手策划推翻他的统治,扶植亚历山大即位。
1801年3月11日夜,政变开始。
反对党冲进沙皇寝室,将保罗杀死。当夜,亚历山大躲在一个套间里,战战兢兢地守在妻子身旁。当父亲被杀的消息传来时,他嚎啕大哭。
反对党的首领进来对他说:“行了,别耍孩子气了,登基去吧!”就这样,亚历山大成了新的沙皇。
1801年宫廷政变后,亚历山大开始主政,首先是更改了保罗一世时代的大部分法令,恢复了贵族的特权,宣布大赦逃亡的农奴,将保罗时代被判刑的12000多人从流放地赦免或者平反,解除了贵族子弟不准出国留学的禁令,恢复从欧洲的贸易进口。
1802年,俄罗斯开始实行行政细化,推行部委制度,各部大臣由皇帝本人任命。
1803年,亚历山大签署自由耕作法,试图逐步解决限制俄罗斯发展的落后的农奴制度,规定农奴可通过赎身手段获得自由。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先后在与土耳其的战争(1806年至1812年)、与瑞典的战争(1808年至1809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极大地巩固了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在亚历山大一世执政期间,俄罗斯相继吞并了东格鲁吉亚(1801年)、芬兰(1809年)、比萨拉比亚(1812年)、阿塞拜疆(1813年)和华沙公国(1815年)。
俄罗斯的西部边界线在亚历山大一世时期固定下来并一直维持到1918年。
1812年,拿破仑率军攻入俄罗斯,俄罗斯开始了卫国战争。
战争初期,俄军节节败退,亚历山大一世认识到自己无力指挥军队夺取胜利,于是就把指挥权转给陆军大臣米哈伊尔·波格丹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将军,此后又再次任命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
在库图佐夫指挥下,俄军一把火烧掉了莫斯科,主力部队撤出了莫斯科。
拿破仑的军队拿到手的只是一座残垣断壁,没有给养的空城,在俄罗斯的寒冬到来之际,饥寒交迫的法军被迫后撤。以逸待劳的俄军乘机追袭,拿破仑大败。
俄罗斯军队在同拿破仑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一路西进,攻陷巴黎,整个欧洲的命运都掌握在亚历山大一世的手中。
在1813年至1814年间,亚历山大一世成为欧洲反法同盟的盟主,1814年更是以反法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在巴黎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
但是年轻的青年近卫军看到了巴黎的繁华和革命带来的自由,痛感俄国的落后,立志推翻俄国专制政府,这些人统称为十二月党人,终于把亚历山大逼上了绝路。
尽管俄法战争结束,拿破仑遭到流放,但欧洲的君主专制体制已经遭受到了严重打击。
1816年至1819年间,在亚历山大一世主持下,在波罗的海地区开始推行农业改革。
亚历山大的反腐措施使得政府里很多人对亚历山大心怀不满,加之他还从欧洲聘用了大量的专家进入政府,最终俄罗斯保守派开始全面抵制亚历山大一世制定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
亚历山大一世与皇后早年生下的两个女儿夭折,此后亚历山大一世不和皇后住在一起,而是和情人玛丽娅·纳雷什金娜成为实际上的夫妻。
1823年,亚历山大一世起草了秘密诏书,在诏书中宣布立三弟尼古拉为皇储。
1825年9月,亚历山大一世得到密报,军队中正在准备政变,少数军官阴谋推翻他。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采取镇压措施,而是离开圣彼得堡,到气候适宜但位置偏僻的亚速海小镇塔甘罗格疗养。
起初,疗养的生活还算惬意,可过了不到两个月,俄国皇宫突然宣布,亚历山大一世于11月19日在疗养地驾崩。
亚历山大一世四平八稳的执政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俄罗斯的持续繁荣发展。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亮点还是在军事和外交领域。
在亚历山大心中却始终只有一个女人的位置———她就是叶卡捷琳娜·帕夫洛夫娜女大公。叶卡捷琳娜公主是亚历山大的大妹妹,二人年龄相当,从小一起长大,朝夕相处的岁月竟让两人产生了超出兄妹的感情。
家庭成员
父亲:保罗一世·彼得罗维奇
母亲: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符腾堡的索菲·玛丽·多萝西娅·奥古斯特·路易丝)
祖母: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
妻子: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芙娜皇后(巴登的路易丝·玛丽娅·奥古斯塔)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