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失火时,大火在两分钟内从2楼直接烧到了17楼,为什么火势会窜的那么快呢?
2019年3月14日晚,河南开封市禹王台区滨河路元宏锦江小区,一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火情或因楼道电动车充电引起的,几分钟就烧到楼顶。
火势是顺着管道类结构,沿着外墙向上迅速扩散,这熊熊大火看起来真是触目惊心,而这还不是个例,这样的情况在高楼失火时很常见。
向下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什么气体)
其实这种现象被称为“烟囱效应”,烟囱效应是指户内空气沿着有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气对流加强的现象,它是令高层建筑火灾加剧的原因之一。
高层建筑内部有大量的管道、竖井、楼梯间、排气道等各种横竖向通道,从地面一直通到最高处。一旦发生火灾,这些部位就变成了一座通风的“烟囱”,加速火势的蔓延,且管道越多、火势蔓延速度越快,因此建筑物越高,“烟囱效应”也就越明显。
低层火灾造成的热空气经竖井向上流动,使高热气体不断在通道的顶部积聚,从而导致高楼顶层火势堆积,造成逃往天台的求生者也需要面临火灾威胁。
据试验测试数据显示,一座高度为100米的建筑(约30层)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顺着竖向管井扩散至顶层只需要30秒,瞬间整栋建筑即可形成“立体火场”。可以说高层建筑一旦失火,疏散困难和扑救难度都很大,往往难以控制、后果非常严重。
当然是有的。烟囱效应还可以用来造电。比如澳大利亚的千米“太阳塔”工程,这座高达1000米的“太阳塔”,发电容量达到200MW,足够20万户家庭使用。投入运行之后,每年可以减少至少90万吨温室气体CO2的产生。
该“太阳塔”工程的原理为:太阳对“太阳塔”底部圆盘状集热器中的空气加热,由于“烟囱效应”,集热区域的空气被太阳辐射加热后便向塔底部流去,在塔内集中并形成一股向上流动的强大空气流。
热气流沿着“太阳塔”这根“烟囱”继续向上升,推动塔内特别设计的一组32台每台发电容量为6.25MW的涡轮产生电力。
塔底入口处空气温度为70℃,空气流速为15m/s,塔顶空气出口温度为20℃,到了晚上,白天积聚在热能存储单元中的热能,此时开始释放出来继续推动涡轮旋转,因而“太阳塔”可以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不得不说,凡事都有两面性,就看人们如何去应对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