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一家公司做项目辅导时,一位学员跟我说单台设备的OEE(设备综合效率)他知道怎么算,但是一个生产单元(由两台及以上的设备组成)的OEE不会算,问我该如何处理。
欧阳生(欧阳生简介)
当时我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该公司的项目核心团队,我说:假使我不在你们公司,你们没有人可以请教,你们打算如何处理?另外,假使你们成长到我现在的水平,碰到类似的问题,没有对象可以请教的时候,该怎么处理?
接着项目团队成员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人说分别计算生产单元里面每台设备的OEE,有的人说将生产单元看成一台设备,有的人说按照OEE的公式去……
在大家发表看法的过程中,我在想这个问题有些类似于:一个人可以是单打冠军,可放进一个团队里面,团队未必是冠军。这和我们中国人很像,中国人个人能力很强,但是团队能力不强。要如何破这个局呢?当时在想,这个话题比较有普遍性,打算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如何从单打冠军变成团队冠军”。
等大家将自己的观点说完后,我说:刚才你们在发言的过程中,我联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从单打冠军变成团队冠军,这两个问题很相通。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来,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假设一个生产单元由2台设备组成,每台设备的OEE都是60%,那么这个生产单元的OEE该如何计算呢?我说我比较认同从OEE的概念上入手的观点,回归原点往往是寻找问题答案的捷径。
我接着说: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讨论这种问题本身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我认为如果一台设备的OEE是60%,那么由两台设备组成单元后,这个单元的OEE目标要大于或者等于60%。如果能实现这样的目标,那么就能从单打冠军到团队冠军。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由两台OEE都是60%的设备组成的生产单元,如何也能做到OEE不低于60%呢?
OEE的计算公式如下:
OEE=设备可用率*设备绩效*良率
从OEE的第一个影响因子来看,设备的可用率不会因为设备是单独摆放还是集中摆放而改变,因此生产单元里面每台设备的可用率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单机和生产单元设备可用率有三个方面的差异:第一方面来自于生产单元的规划,好的单元化规划可以提升设备的可用率,这是由于单元化生产减少了物料周转从而降低了设备待料风险而实现的;第二方面来自生产计划的排配,单机生产安排较灵活,而生产单元的安排则相对比较固定(这是在工业4.0以前的情形,工业4.0有可能消除这种差异);第三方面是设备停机,生产单元的设备停机如果不同步的话,有可能会降低单元设备的可用率。
因此要做到生产单元的设备可用率不低于单机可用率:单元化规划、生产计划和让设备同步停机就起到决定性作用。熟悉精益管理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些都是精益管理的核心内容。
从OEE的第二个影响因子来看,设备的绩效在单机生产和单元生产上也不会有差异,除非是为了追求单元生产平衡而人为的去调整设备绩效。
从OEE的第三个影响因子来看,单机的良率和生产单元中每台设备的良率相比的话,应该是稍低,因为生产单元降低了由于转运和存储带来的质量不良风险。但是生产单元的良率是由各台设备的良率相乘而来,因此若单台设备的良率没有提高,那么生产单元的整体良率会低于单机的良率。其实这也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单机生产的话,最终还是要将各台单机的良率相乘才能得出产品的最终良率。因此从良率上看比较单机良率和单元良率没有一个相同的基准,但是从整体效果上来看,单元良率应该稍好于单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实单元生产的OEE不应该低于单机的OEE才对。那么为什么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旦形成单元化生产后,往往是OEE降低了呢?
其实从刚才的分析也能看出,单元和单机最大的差异就是在单元整体设计和管理上。单元整体设计会决定该单元效率的高低,而管理将决定单元长期的绩效表现。因此这二者是真正的原因。
回到主题如何从单打冠军变成团队冠军,这两点也是互通的。当单打冠军进入团队后,单打冠军本身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要让整个团队变成团队冠军,就需求进行团队前期的设计,团队设计涉及到团队成员选择、匹配、互补、分工、融洽等等,能不能成为团队冠军,团队设计是决定性的;在有了单打能力强又互补又融洽的队员后,团队的管理就极为重要。一个好的教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将非单打冠军成员组成的团队变成团队冠军;而一个不称职的教练即使手底下全是单打冠军,也赢不了比赛。
联想到过去很多企业的老板跟我抱怨说:在高薪聘请了人员,和买了先进的设备后,公司的绩效就是达不到预期。这和本文阐述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根本原因是在聘请人员和选购设备时没有充分的规划设计,以及公司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
近年来工业4.0来袭,众多企业用打补丁式的方法来推进工业4.0,让自动化公司来实施自动化,让信息化企业来实施信息化、让智能化企业来实施智能化。如此这般折腾,到头来往往是在花了大代价后,没有提质降本增效,反而还降质降效增本,真的是不应该。
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要从单打冠军变成团队冠军,需要牢牢记住两条铁律:一是设计、二是管理。二者缺一不可。
精益智能制造创始人;中国最具实战力的精益大师,被业界称为Mr.Lean;曾负责富士康,江森自控,博世的精益管理工作;为上百家企业提供了咨询培训和辅导服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