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家悦
2022年8月我去了伊斯坦布尔,纯真博物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小说中的故事让我相信,这是存在于世的一种爱情,如果你也会收集印着她嘴唇的每支香烟……
奥尔罕帕慕克(奥尔罕帕慕克我不想去上学了)
去土耳其之前,在Tripadvisor上浏览伊斯坦布尔的景点,除了被地下水宫殿的巨型美杜莎头像吸引,另一个有生之年系列当属纯真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建成于2012年,是根据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纯真博物馆》里面的故事线和物件建成的,单凭这一点,就足够吸引我从淘宝火速买了帕慕克的小说空运到迪拜,然后带着这本书向伊斯坦布尔出发。
后来看世纪文景在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对帕慕克的采访,帕慕克说:“世界上有一批fantatic(狂热的)读者,他们会带着这本书来博物馆。”是在下!
一部长达42万字的长篇小说,我读得慢极了,回头看着扉页上的记录,才发现整整读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下楼梯时、开车门时亦或站在洗脸台前,芙颂和凯末尔的故事都会隐隐出现,在阅读的过程中,从头至尾我都有一个疑问:“凯末尔究竟爱上了芙颂什么?”
去博物馆的时候我没有买门票,只要带着这本书,终章就有一张免费的门票,翻开给工作人员看,她会在上面敲上一个博物馆logo,是作为读者进入博物馆的票据。《纯真博物馆》被翻译成了40种语言,这个故事的浪漫之处在于,往后的世世代代,都会有读者拿着这本书进入这座博物馆,这恰恰是芙颂、凯末尔和伊斯坦布尔故事的涟漪,读者就这样被作者悄咪咪地邀请到故事中了,帕慕克果然是有着俏皮脑洞的双子座。
博物馆的一楼有一整面墙的烟头,是凯末尔收集芙颂的4213的香烟嘴,上面有的有焦油的黄色,有的有芙颂桃粉色的口红印,烟蒂的不同形状表现出芙颂掐灭烟那一刻的情绪,凯末尔把这些瞬间都永恒地保存了下来。
上到二楼后可以按照顺序参观一个一个的展示箱,全书83章,每个章节都有一个独立的展示箱,里面存放着本章节提到的物件。除此之外,楼梯扶手下面的玻璃窗里,存放着凯末尔8年来从芙颂家偷偷拿回的盐瓶和勺子。我们应该在博物馆展览我们的人性。
有人说男主是恋物癖,而我不这样认为,“渣男”“海王”“恋物癖”“欲望”“猥琐”……这些片面截取的词汇,不足以表明男士在面对心爱女孩的那种腼腆、谨慎和克制,在抵抗着社会阶级、年龄差异和近亲关系时那种想要破釜沉舟但又包含着的无奈和畏惧,“爱江山更爱美人”是爱,“想要触碰又收回的手”也是爱。每个人都有勇敢去爱的权利,同样,也有犹豫不决和后悔莫及的权利,后者同样可以被理解和尊重。这是我很喜欢帕慕克作品的一个原因,很多事情,不是简而言之,或者三言两语地概括,要用语言还原人性的那种复杂、多层、糅合和错综。
凯末尔在爱慕的女孩餐桌旁整整等了8年,我理解了这种比重逢更远的耐心,那么,比欲望更深的爱意是什么呢?从帕慕克细致又柔情的描述中,我渐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成功男人迷失在对芙颂的迷恋中,不能自拔,这看起来好像是他不寻常的地方,但要知道,我们只是把这种感情隐藏起来而已!我相信在故事的开始,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场爱情会令他如此失态。帕慕克在采访中做了这样的解释。
爱情是一种巨大的关注和怜爱。
如果我们非常、非常地爱一个人,如果我们为了他可以献出我们最宝贵的东西,那么我们就会知道他是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伤害的。牺牲就是这个意思。
直到今天我仍旧相信,这个世界上会存在那个在未来的时空中等待着我们、会与我们相遇的人,两人之间会出现一种惊人的亲近,会让我们体会到迄今为止“从未认识的一样东西”。“Happinessmeansclosetotheoneyoulove,that’sall.”,从博物馆买了第51章的海报,于是带回了迪拜。
帕慕克自己也说,这是我最柔情的小说,是对众生显示出最大耐心与敬意的一部。从帕慕克的描述中,凯末尔在找不到芙颂那近一年时间的混乱和消沉,我确确实实感受到爱情失去时的刻骨伤痛,就像豆瓣网友说的,我在那些非常可鄙的地方都留下了眼泪……帕慕克跟纳博科夫可能因为写了这些变态故事而更有普及性,普通事件对小说家来说没有意义,小说的作用就是解释人的行为的,读他们的时候,那种令我通电的肉麻一般的颤栗是来自于同一种对文字的编织力。
每个周末的清晨都会在5:40自然醒来,打开台灯沉浸在无限的阅读中,期间站起来走向阳台,看见鸽子们都站在对面的房檐上。“文学有时最大的魅力不在于情节,而是通过作者巧妙的文字所营造出的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具体发生了什么可能是次要的,重要的可能是一种氛围所带来的感受……这时,阅读不是为了得到什么经验或者启示,而是获得纯粹又复杂的,或许只属于人类的精神快感。”
愿我们的人生,都有那种应该真诚去体验的幸福,而不是在一个由各种压力和必须去相信的谎言构成的狭窄空间里,不断去扮演一个角色的状态。去在黑夜里走进花园,当生命被画上休止符那一刻,以我们经历的人生为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