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人常常用坚强,自强不息来指一个人努力向上的力量。
刚毅木讷(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
也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坚毅,它是积极的,向上的。
而与之相反的木讷,则指一个人反应慢,不善言词,少言不会说话。
它是淡默的,懒怠的,为大家所不喜的。
如今社会,谁不会说话,不会沟通,就好像失去了最基本的条件,丢掉了有利的先机。
可刚毅木讷,真是如人们理解的那样,是一褒一贬之意吗?
刚毅木讷,这四个字出自论语。
【原文】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白话:孔子说:“刚强、果决、朴实、口拙,这样就接近人生正途了。”
因为“刚毅”比较抽象,许多人就把重要放在了“木讷”上。
是不是不会说话,言语少,就是儒家的正途,就是所谓的行仁?
其实孔子要传达的是另外一层意思。
孔子曾说:“吾未见刚者”,我没见过真正刚毅的人。
有人就说了,你的子弟申枨不就是吗?
孔子说,申枨有欲望,怎么能算是刚强呢?
从这里,便引出了大家所熟知的一句成语“无欲则刚”。
人有所求,必有所待,有了欲望就会有所牵绊。
别人会顺着欲望会来左右你,操纵你,满足你的欲望。
所以,刚强,代表一个目标,一个原则,行事不受任何的影响。
真正刚强的人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人不可能一点儿欲望也没有。
孔子才说,吾未见刚者。
“毅”指的是果决,曾子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字代表是气势恢弘,毅就是指果决,有坚定的决心。
坚毅就是摒弃掉自身不该有的欲望,坚定决心为了目标,坚守原则。
木,就是朴实,实在,树木原来的样子,就是最初的原木。
原木没有经过雕琢,可以有很多种可能,可以是桌子、椅子、房梁,各种漂亮的物品。
也是说人朴实无华的本性,指的是人的真诚,诚心。
道家也经常用“朴”来形容万物本身的状态。曾国藩也曾说过,“天下之至诚胜天下之至伪”
可见,真心实意,是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根本。
讷,说话迟缓,好像吞吞吐吐的样子。
人存在于社会,沟通无处不在,要学会恰到好处的说话,宁可说话慢一些,也不要急于出言。
“敏于事而慎于言”人可以勤快,但说话要谨慎。
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
木讷就是以真诚的态度,谨言保持人该有的本性。
所以,“刚毅木讷”并非人们常常理解的意思。
它是指修炼好自己的品德,离开欲望的控制,坚定人生的目标,以真诚的本性对待一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