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鸳鸯蝴蝶派,在以青年男女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中,体现出的独特文学思潮一直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而张恨水,因小说中多写多情才子与貌美佳人之间的故事,也被称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者。
他对《三国演义》等小说的迷恋,到后来起伏多变的人生经历,为他的浪漫现实主义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新闻报刊界从事编辑的他,借由便利条件,不断发表着自己的作品,《春明外史》就是他的成名之作。
张恨水(张恨水代表作)
事业红火时,他同时在十家报刊上拥有自己的小说专栏,由于他的勤奋和高产,便被他人称为最会挣钱的作家,仅凭一己之力养活了三个妻子和十三个孩子。
老舍先生对张恨水的评价是:“在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他一生的经历十分丰富,不仅有细水长流,还有大起大落。就拿他在北京的生活来说,在江西、武汉、湖南等多地漂泊着的的张恨水,不停地在学校和工作场所之间辗转。
最终离开家乡,前往北平,本来打算如之前同样一边找工作维持生计,一边继续学习以报考北京大学。无门路可走的张恨水投靠了在报馆从业的同乡王夫三,以每月十元成为驻京记者秦墨晒的助手,接着以月薪三十元的价格获得《益世报》助理编辑的兼职工作,忙于工作的他只好放弃了学业,却也因此走上了事业上的成功之路。
巴尔扎克、狄更斯,是十八至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代表中现实主义坚定信仰者,而中国的鲁迅也是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
但与这些着重于彻底地揭露社会黑暗的作者们有所不同的是,张恨水的现实主义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既有社会背景下的无奈,有充满爱的诗情画意,就如他的人生情感遭遇一样。
从一贫如洗的报社员工,到多部大受欢迎的小说作者,虽编写的内容不同,但却都是是支撑着张恨水走完人生的主要精神和物质动力,从职业上来说,他就是一个报社工作者,写作只是他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却让他住上了大宅院,养活三个老婆和小孩,虽然最终落魄收场,但他的人生就和他的小说一样充满情调。
他的小说和人生经历不仅让他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受到了尊重和追捧,也如愿结识了年轻时敬仰的小说界前辈。所以说,人生的青春只有在不断地磨砺之中才能更为璀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