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整个二战时期,最为惨烈的地面战争发生在苏联和纳粹德国之间。德军在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后席卷苏联东部,打败了几百万苏联军队,还在占领地进行恐怖的屠杀。德国的侵略导致苏联平民伤亡2000万以上,苏联军民总伤亡接近5000万。
苏德之间的血海深仇举世皆知,以至于在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在美军俘虏的德国士兵里,凡是去过苏联境内的,往往会送还给苏军处置。
苏沃洛夫(苏沃洛夫突击)
要知道在1941年,苏联曾险些亡国。要不是几百万苏军在勒热夫和斯大林格勒豁出命去挡住德国人,可能二战历史就要改写。而巴巴罗萨行动早期阶段确实顺利得太过夸张了,其中包含着很多谜团,以致于对于苏军在1941年的一泻千里,有人怀疑是另有隐情。
到了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解密了很多卫国战争的秘密文件,其中有一份《大雷雨计划》吸引了历史学家的目光。根据该计划,苏联原本将在1941年先发制人,打垮在东欧的纳粹德国军队,进军德国本土。
《大雷雨计划》名声很大,迅速在网上引起了人们对二战史的怀疑。这份计划到底是真是假?如果苏联真的发动“大雷雨”,能否让二战提前结束呢?
在很多二战德国老兵的回忆录中,他们提到1941年的苏联军队部署非常奇怪。“苏联人几乎没有任何战略纵深,也没有工事、地堡,他们将大量的军队直接部署在边境一线,就在大炮的射程内。”
苏军离边境太近,使得德军的进攻十分高效,几乎一波冲锋就打穿了苏军的防线。
苏联后来对这一部署的解释是:当时苏军前线指挥官经验不足,导致军队没能按照正确方式展开,酿成了1941年6月的悲剧,这一理论被封为“公论”。但一位俄罗斯学者在1992年于军事杂志上刊登了一篇“苏联战争计划”的文章,为苏军在1941年夏天的表现提出新的解释。
他声称该计划来自于解密后的苏联武装力量参谋部,是档案管理的机密档案。这篇名为“大雷雨计划”的秘密战略,居然是苏联对于纳粹德国的进攻计划。
该计划的通过日期在1940年5月,开战时间定在1941年7月,仅仅比巴巴罗萨行动晚了10天。按照发现《大雷雨计划》的学者维克多·苏沃洛夫分析,大雷雨计划解释了为什么苏联军队如此靠近边境,而且在开战前没有进行防御。这并不是前线部队疏忽大意,而是因为他们正在枕戈待旦准备进攻。
按计划,苏军将在1941年7月用150个师主动出击,先打断德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力量,然后进攻波罗的海,最后包围在波兰的德军,将其围歼。该计划在苏共内部称之为“西部扩张战略”。
《大雷雨计划》出现后在欧洲军事界引起议论,这份神秘出现的秘密档案真的是苏军机密吗?
首先,这份《大雷雨计划》原件确实很真实,被军事学家们认为是二战时苏军武装力量参谋部的内部文件,其格式和落款都很正规。但是,这份文件虽然是真实的,但是其内容却有点经不起推敲。
首先这封原件没有外皮,直接是一封纸质文件,这不符合军事文件的规格。军事文件一旦通过审核,下发各军区和部队,外面都会有文件袋。文件袋里面的内容装订整齐,而且最后有领袖的签字,但是《大雷雨计划》并没有这些东西。
此外,正式的军事文件应该全文用打印机打印出来,规整而清晰。可是《大雷雨计划》正文是一份手写的稿件,正文用钢笔书写,还有铅笔在下面多处标记,这根本不像正式文件,更像是草稿。
在这封文件最后,确实有“铁木辛哥”和“朱可夫”两位元帅的落款,但是这不是两位元帅亲笔签名,是起草文件者自己填上的,不具有本人签名的真实性。
除了这些元素外,这封文件的盖章以及纸质都被认为是真实的,应该真的是出自档案馆馆藏,但是不是苏联武装参谋部的档案,谁也不敢确定。
《大雷雨计划》出现后迅速流传,甚至登上了不少学术周刊,被一些纪录片纳为“二战秘史”加以宣传。俗话说“三人为虎”,“传言”传着传着就成了“真相”。该计划的真实性渐渐被人遗忘,但今天基本可以确定的是,这一计划可能只是当时苏军参谋部的某个“不起眼的假设”。
《大雷雨计划》可能是参谋部人员起草的战略构想,而非经过军事委员会以及苏共中央批准的国家战略。
在经典的抗战电视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等一批将领,在中央军事学院毕业时,都要讲出自己对未来的战略构想,包括国家防御部署、假想敌以及进攻战略。《大雷雨计划》可能跟其类似,是当时苏军内部参谋的一个秘密战略构想而已,是否实行它,还需要一系列的审核和检验。
有人要问了,如果大雷雨计划真的在1941年变成现实,苏联红军打出“苏式闪电战”,能不能击垮纳粹德国呢?二战会不会提前结束呢?其实真实的答案很残酷。
首先,在该计划中多次提到“苏军优势兵力”一词,这个词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1941年夏天的苏德边境,在军力对比上,当时的苏军在武器装备、指战员水平、军队数量和素质方面都不如德军,根本没有所谓的“优势”。
苏军在1941的西部边境有军队260多万,而德国和仆从军在前线有300多万人,全部动员力量达到550万,数量上碾压苏军。此外,1941年的苏联正在军队转型期,前线开始换装新式武器,陆军用T34坦克和KV1重型坦克换下老旧的T35,空军的雅克-1型飞机和拉格-3、米格-3型飞机刚刚入列,飞行员们甚至还没熟悉新装备。
苏军战士们承平依旧,加上内部长期的动荡,大量有经验的指战员被撤职或下放,前线的军队战术素养跟打了几年仗的德军老兵没法相比。在苏军高层,朱可夫曾在跟西部方面军的巴普洛夫大将进行演习,演习结束后他非常担忧。他给苏共高层打报告说:“西部方面军从司令部到前线指战员都缺乏军事素养和纪律,将领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士兵缺乏训练,战斗力差。”
以朱可夫为代表的一批高级将领,都对当时苏军的战斗力不抱太高希望,他们认为苏军需要整顿,需要训练,让他们在1941年去主动进攻德国,实在有些不可思议。而苏军在开战后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1941年6月到9月,苏联几十万军人几乎没有大规模抵抗就被俘虏,在明斯克和基辅,德国人共俘虏了百万苏军,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靠的是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战争动员力,这是苏联之“长”,也是德国之“短”。如果苏联放弃自己的长处,反而跟德国拼“速胜”,显然不会有好结果。
跟德国对抗,苏联需要“稳”,需要“防守反击”,而不是主动出击。可能这就是在半个世纪前,《大雷雨计划》被苏军搁置的原因吧。
发表评论